關於日常生活裡的一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日常生活裡的一餐〉2024-02-15


  不久前,去了朋友開的小店吃飯。日式無菜單料理,價格親民,好吃、能吃飽、且有不知道下一道會上什麼的驚喜。店面很小,只有大約能坐四五個人的吧檯座位、健談的老闆以及他的廚房用具。牆上幾個架子放著他收藏的卡牌、模型等ACG週邊作為擺飾。他說想做「深夜食堂」,的確,環境和氣氛很溫馨。



  聊天時他談到十幾歲時跟家人吵架,和當時的女友搬出去住。雖然那段關係沒有一路維持,但從那一刻起,他已經扛起了自己維持家計的壓力。才終於在攢了一些錢之後,租下現在的地方,嘗試依靠自己的廚藝養活自己。


  在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的這個時代,當我們二十歲上下,通常還待在學校裡。倒不是說「工作賺錢」就比讀書更加「成熟」,但我們經常會忘記,在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念書、考試、寫報告時,有些人正為了下個月的房租和餐費來回奔波。



  在他的情況中,這或許能足夠合宜地被稱為一種「選擇」。但有另外一些人,無論是因為地處偏鄉、或家庭境況更拮据。他們別無選擇地需要提前外出討生活。


  熱狗在他的新專輯裡面,將〈Start From The Bottom〉選為專輯的第一首歌。歌曲中調侃了口中說著「快要吃土」但實際擁有許多的、覺得「流浪很浪漫」但有著穩定居所的我們。他用「真正的街頭根本不是在講音樂還有潮流」作為歌曲的結尾,提醒聽眾也提醒自己,我們生活在社會、我們必須看見、我們不該忘記。



  一邊料理,他一邊說著自己開業之後最難熬的那段時間。疫情時很困難,但反而是解封後的出國潮讓他一段時間內完全沒有客人。一些人坐飛機出國旅遊,而他四處找臨時工來做,但總算是撐過來了。「至少要做滿三年」,他說。



  Life's a Struggle.


  說到生活,中文饒舌歌迷的腦中總會響起這一句。但我們的Struggle是多麼微不足道的Struggle: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譬如比去年來得高的體脂率。難過卻又沒那麼難過時,不禁要思索:當「不勞動者不得食」對你而言不再只是格言、而是日常時,你是否還有力氣坐在椅子上面對自己的存在主義危機?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mduy9HrSXQB4KKkur8ijN3PpWLyfKGkSggKPPhFeg1hP3yoWXG8GXWUrKGuYTnY6l

avatar-img
89會員
78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摘精選多本心理學書籍的精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內在世界,並將心理學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內容涵蓋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自我成長等面向,提供實用的見解,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與他人。主題包含:探討死本能與恐懼、壓力的累積、角色認同效應、說話的藝術、潛意識的力量、個人偏好、現代生活、善用感官
其實,像我這主兒女來說,多少需要主的扶持。 反正,主允許新冠肺炎再來,就感謝主。 而未信主和信民俗宗教,就感到無助了。 因此,才需要傳福音。 而在星星兒來說,容易因為新冠肺炎的再次升溫,造成星星兒的延宕式反應強烈波動。 因此,照顧者就要引導星星兒理解以下重點。 開門見山問星星兒:你有打新
Thumbnail
今天帶大家去餐廳的廚房看看,平時可是不招呼外人哦,所以要把握機會了!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
Thumbnail
這本書摘精選多本心理學書籍的精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內在世界,並將心理學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內容涵蓋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自我成長等面向,提供實用的見解,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與他人。主題包含:探討死本能與恐懼、壓力的累積、角色認同效應、說話的藝術、潛意識的力量、個人偏好、現代生活、善用感官
其實,像我這主兒女來說,多少需要主的扶持。 反正,主允許新冠肺炎再來,就感謝主。 而未信主和信民俗宗教,就感到無助了。 因此,才需要傳福音。 而在星星兒來說,容易因為新冠肺炎的再次升溫,造成星星兒的延宕式反應強烈波動。 因此,照顧者就要引導星星兒理解以下重點。 開門見山問星星兒:你有打新
Thumbnail
今天帶大家去餐廳的廚房看看,平時可是不招呼外人哦,所以要把握機會了!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