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篇] 酒釀湯圓
avatar-img
曾箏

[飲食篇] 酒釀湯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小說,十六歲女孩的父親過世三個月後,母親改嫁,新家庭無法接受女孩,母親便將女孩送往奶奶家,自此,女孩成了皮球,人人可踢。原本受盡寵愛、無憂無慮、開朗活潑的女孩,自此替自己搭了防護罩,看似溫和謙恭,實則冷淡漠然,她不明白原本最該愛她的母親,怎麼就變成另一個人了。她對母親的孺慕,在一次次敷衍中淡化,她盡可能不麻煩任何人,默默地長大,直到險些被伯母的弟弟性侵,向母親求救的她,看到母親選擇閉起眼睛,這才明白父親死後,這世上她再無親人。

女孩跟母親拿了父親留給她的錢,獨自到遠方念大學,不主動聯繫母親,但也沒刪除聯繫方式,母親久久一次的關懷訊息,對女孩來說是知悉。直到工作後,伯母一家又出現甚至騷擾,女孩對母親說,之所以一直留著聯繫方式是因為父親的遺言,要母女相互照顧,親戚不愛她她不怪,畢竟別人沒義務,但最該關愛與保護她的母親,竟然無視她所受的傷害,給親戚機會再次騷擾她,此次為餘生最後一見,日後就各自安好,不復掛念。

掩卷嘆息,有悵然有不捨,怎麼有這樣的母親呢?不是該為母則強嗎?明明血濃於水,卻如同陌生人。這樣的情緒潛藏幾天才平復,我並沒有同樣遭遇,為什麼會如此悵然呢?

偏頭看正在吃酒釀湯圓的女兒,她們邊吃邊聊,說著笑著,依然天真可愛,有時還偎著我撒嬌,稚子心態十足,我的掌上明珠是幸運的,不管在外如何,回到家裡,有父母愛之重之,這正是家庭的意義,遮風擋雨、守護相助。

如果沒有呢?風雨加身,只能踽踽獨行,該為你撐傘的人只顧自己,卻在他的天空下雨時,要你不離不棄,多可笑啊!淋過雨的人明白溼冷的寒,儲備面對未來風雨的裝備,好護衛翼下的雛鳥,過去的溼冷已遠離,變成歷史的鏡,不需埋怨,更不會感謝,只引以為鑒,走好每一步路。

女孩說下次改煮酒釀小湯圓,好降低熱量。都行,喜歡就好,我負責買食材,想吃的時候,誰都可以煮。女孩笑瞇著眼說謝謝媽媽。酒釀暖身,女孩暖心,縱有寒風,亦將止步於屋外,而我的羽翼,會一生護衛著我的女孩。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4/2/16

raw-image



avatar-img
曾箏
62會員
357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箏 的其他內容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
以往,上班時間總是塞得滿滿的,下班後已筋疲力盡,快速吃飯、照顧孩子、處理家事,睡覺時間就到了,天亮之後,再次重複同樣的一天。當時還覺得自己能力頗佳,能在有限時間裡處理好所有事情,今年換了工作之後,新公司不再像以往衝衝衝的步調,剛開始不甚習慣,現在慢慢發現
習慣讓女兒早餐時看國際新聞,最近最熱的新聞就是以巴加薩戰爭。我看到電視裡加薩走廊的孩子在哭泣,聽到大人排隊排十個小時只領到一小條吐司,這一條小吐司得分給二十個家人,加薩的糧食存量只剩不到一星期,看得愈多
我家孩子一開學就面臨第一次模擬考,平日就認真的她們還是免不了緊張,不停地刷模擬試卷,不停地說分數怎麼這麼低,可以感受到她們的壓力與對自我的期許,除了抱抱她們,跟她們說平常心就好之外,還想著怎麼撫慰她們煎熬的心情。 何以解憂?唯有美食。 到市場買菜時,發現了以前住家附近後來搬走的無名蒸餃店,蒸餃、
福報專欄 陪母親午餐時,母親提到政府的長照政策對老人家幫助很大,尤其是獨居者,有人幫忙料理家事,實是美善之舉。母親絮絮叨叨地談長照人員,說她人很實在但不太愛乾淨,說她是50+與我年齡相仿,還說起她想結婚,但因社交範圍太小且已有年齡,恐已無法步入婚姻,母親安慰她說不結婚有不結婚的好,清閒又自在
每天到便利商店外帶一杯拿鐵,是我的習慣。有天遇到幾位動作比較緩慢,看起來十分遲疑,與我們不太一樣的朋友,店員跟顧客耐心地等著。也許是排隊隊伍愈來愈長,帶著他們的人員,開始有些急促,聲音提高了些,我感受到陪同者的焦慮與辛勞,也想起最近觀賞的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
以往,上班時間總是塞得滿滿的,下班後已筋疲力盡,快速吃飯、照顧孩子、處理家事,睡覺時間就到了,天亮之後,再次重複同樣的一天。當時還覺得自己能力頗佳,能在有限時間裡處理好所有事情,今年換了工作之後,新公司不再像以往衝衝衝的步調,剛開始不甚習慣,現在慢慢發現
習慣讓女兒早餐時看國際新聞,最近最熱的新聞就是以巴加薩戰爭。我看到電視裡加薩走廊的孩子在哭泣,聽到大人排隊排十個小時只領到一小條吐司,這一條小吐司得分給二十個家人,加薩的糧食存量只剩不到一星期,看得愈多
我家孩子一開學就面臨第一次模擬考,平日就認真的她們還是免不了緊張,不停地刷模擬試卷,不停地說分數怎麼這麼低,可以感受到她們的壓力與對自我的期許,除了抱抱她們,跟她們說平常心就好之外,還想著怎麼撫慰她們煎熬的心情。 何以解憂?唯有美食。 到市場買菜時,發現了以前住家附近後來搬走的無名蒸餃店,蒸餃、
福報專欄 陪母親午餐時,母親提到政府的長照政策對老人家幫助很大,尤其是獨居者,有人幫忙料理家事,實是美善之舉。母親絮絮叨叨地談長照人員,說她人很實在但不太愛乾淨,說她是50+與我年齡相仿,還說起她想結婚,但因社交範圍太小且已有年齡,恐已無法步入婚姻,母親安慰她說不結婚有不結婚的好,清閒又自在
每天到便利商店外帶一杯拿鐵,是我的習慣。有天遇到幾位動作比較緩慢,看起來十分遲疑,與我們不太一樣的朋友,店員跟顧客耐心地等著。也許是排隊隊伍愈來愈長,帶著他們的人員,開始有些急促,聲音提高了些,我感受到陪同者的焦慮與辛勞,也想起最近觀賞的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