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是緣份,也應該是終生的興趣,是生活的引導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任何語言都應該是這種情況;英語如此, 自己的語言更是如此。


從初中一年級, 等於現在的國中,我才真正開始英語的學習。而最早引發我學習英語的興趣,竟然是由父母親為了獎勵我考上師大附中,所送給我的勝利牌 Hi-FI 收音機。


它的擁有,象徵著我一生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它讓我直接暴露於另外一個語言的文化領域。經常收聽的是美軍電台的全美語廣播。我收聽的重點是美國50-60年代的排行歌曲以及美語的新聞廣播。


後來家裡又為我添購了留聲機,因此也買了不少33轉的黑膠唱片,每一片都附有 “參考” 的歌詞。所以也增加了我需要 “為同學們” 去弄清楚歌詞的正確意思,因此,我只能額外努力去改正英語字中的許多錯誤  *。兩個好例子如下:


Patti Page 的 Tennessee Waltz 的歌詞給我一個很好的示範,在過去進行式, 和過去簡單式的應用情況,清楚地展現 “過去正進行式” 表現的是持續性的動作 “was dancing / were dancing”, 而 “過去簡單式” ** hi表現的卻是短暫性的動作 ("happened to see / introduced / stole)。 另外也示範了 “愛人” 的三個不同的表達, 


darling, my loved one, 和 sweetheart:


"I was dancing with my darling


To the Tennessee Waltz,


When an old friend I happened to see.


I introduced her to my loved one,


And while they were dancing,


My friend stole my sweetheart from me." - (第一段)


 貓王,Elvis Presley 的 


  ”Love Me Tender”, 示範給我們祈使句最柔美, 難以抗拒的 “請求”。


“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


All my dreams fulfilled


For my darlin' I love you


And I always will" - (第二段)


回過頭來看這一生,從一開始好像上天就 “賜” 給我一項 “測底去理解英文這個外語” 的挑戰與任務。也暗中持續在醞釀著我一定要把 English 學好,並且破解它的 “奧秘”  的強烈興趣與決心。


記得在唸師大附中 “高二” 時,有一次,在走向英語課堂時,在教室的走廊碰到同學反向要翹課回家,偏偏碰到英語老師也在後面跟上走向課堂。她很巧妙地問我,「你怎麼沒有走那個方向?」。我答說,「老師英語教得那麼好,我哪理能夠錯過呢?」


此後,這位老師一直在班上肯定我, 器重我。因此,我也建立一個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的策略,自己總會往前預先唸過至少一篇課文。


回想起來,後來從東海大學生物系轉到外語系, 似乎早就註定會有如同 “水到渠成”  的一個大轉向,從生物系轉到外語系。


東大的五年,曾經參加過英語辯論、演講, 以及戲劇的演出, Thornton Wilder 的 Our Town *** 的演出,努力擔任好該男主角 George Gibbs 的任務。這些英語應用的機會與訓練,對我英語的實用能力,提供了直接又有實效的珍貴助益。


另外,因為全數學生和教師們都住在校舍,自然增加了許多課餘時間可以應用英語的機會。


我想上天對每一個人所安排的語言上進的任何好機會, 都應該被視為是一生中 “最重要的緣份” 之一。


我絕對認為,學國語與學英語絕對沒有價值上的區分。只有學習的先與後的差異,也是一項學習上的 “時間先後” 的理想的安排。


在我們心底處唯一的正確價值觀,應該是,沒有哪一種可以被忽視的可行性,只能兩者並肩,雙管齊下。 


如此去做可以期待的是,在相得益彰的效果之下, 各自能夠發揮各自的功效, 各自綻放自己獨特美妙的花朵。


(Fred Chou, Mar.14, 2024, Hualien)


*當時唱片所附的 pop songs 的歌詞,應該是刻意不完全去印對它們的考量存在著。很多時候, 錯得實在很離譜。


** “過去進行式”,英語以 “past progressive tense" 或 “ past continuous tense" 表示, 而過去簡單式則以 “simple past tense” 稱之。


***Thornton Niven Wilder (April 17, 1897 – December 7, 1975) 是美國名劇作家與名小說家。先後贏得一次普立茲小說獎以及兩次劇作家獎。


“Our Town”, 寫於 1938, 是得獎的 "三幕" 的劇作, 也是美國據統計最常被演出的劇作之一。有機會值得欣賞該劇的劇文。

詩作讓人感覺幾分玄妙,卻流露著誘人的迷惑。 從瀏覽、朗讀,到深入解析,美感的享受總是源源不斷。 既然 “新詩” 已經擺脫僵硬的形式、韻腳,與格律等侷限。更值得嘗試的是隨興寫個幾句,後續的靈感,時常會源源而來。 創作的實際經驗,也讓詩的愛好者能夠體驗詩人的技巧, 進一步融入詩作的智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 2030年到的逼近, 我們的教育機構到底做了多少有效的先期作業,以及多少一系列該有的配套行動呢。 如果幾十年持續被強調的 “越早開始越好”、“國語發音” 模擬去記英字、學前就急著送幼童上語言學校,至於學到什麼,家長們弄不清楚,語言學校不必講究,而且教育單位也不清楚如何有效過問實際成效
隨著 2030年到的逼近, 我們的教育機構到底做了多少有效的先期作業,以及多少一系列該有的配套行動呢。 如果幾十年持續被強調的 “越早開始越好”、“國語發音” 模擬去記英字、學前就急著送幼童上語言學校,至於學到什麼,家長們弄不清楚,語言學校不必講究,而且教育單位也不清楚如何有效過問實際成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想起當初自己學習日文,是為了興趣,想要聽懂動畫、日劇、綜藝節目、歌曲在說什麼,加上常聽到上大學就應該學一下第二外語。於是,日文當然就雀屏中選啦。一路上從50音開始背,跟著學校上兩年基礎日語,利用網路資源和參考書學習,然後突發奇想,想在暑假直接報名N1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踏出校門後,你有學習什麼語言嗎?筆者以前曾上過英文及日文的補習班,相較過去一定要在固定的時段、到實體教室,花費交通時間,現在好多語言學習工具,包括線上課程、App 等,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及安排。時間,應該不再是阻礙自己學習語言的藉口了吧? 而現在出國旅行好方便,無論是
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去到雅思9分或者DSE英文5**,是想為「學習」洗白。 很多在學學生認為學習,尤其學習英語是為了應酬社會,而若芯想說的是激發自己對英語的興趣比對自己實施負強化說不考個Level幾就不能進入心儀的學校的某學系來學習得舒服。 若芯崇尚愉快學習,母親總對若芯說:「你學不好,只因方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之前,我英語很不好,直到父親讓我和弟弟進了一所隱蔽的英語補習機構。在嬰兒般的情境語言學習下,獲得意想不到的專業英語能力,並且以此能力造就了我精彩紛呈的人生道路。
Thumbnail
換個國家生活,難免都要面對語言的挑戰。       自認不擅長學習外語,學生時代學習英語,多半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記得大二上完最後一堂英語課,還曾歡天喜地吶喊著終於解脫,甚至「下定決心」永遠不再碰英語。     出社會之後,每每見到外國人便拔腿就跑,深怕支支吾吾地吐出一口破英語,自己聽了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上課學英文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活動和媒體平臺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方式。從廣播、YouTube到各種社會教育活動,都成為了快樂學英文的途徑。本文介紹了這些新興英語學習的方式,以及部分相關活動的詳細規劃。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Thumbnail
如何透過興趣與英文學習連結,讓學習變成快樂、有趣的事情,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想起當初自己學習日文,是為了興趣,想要聽懂動畫、日劇、綜藝節目、歌曲在說什麼,加上常聽到上大學就應該學一下第二外語。於是,日文當然就雀屏中選啦。一路上從50音開始背,跟著學校上兩年基礎日語,利用網路資源和參考書學習,然後突發奇想,想在暑假直接報名N1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想想看,之前學習英文的時機是在國中的時候,然後在高中達到一個相當的水準,這樣的學習時間是六年。而現在的小學生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小六也能有基礎的程度,並且能在小學階段就引發閱讀英文讀物的興趣。而有的小學生透過補習班課程,能夠在六年的學習後,達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
Thumbnail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踏出校門後,你有學習什麼語言嗎?筆者以前曾上過英文及日文的補習班,相較過去一定要在固定的時段、到實體教室,花費交通時間,現在好多語言學習工具,包括線上課程、App 等,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及安排。時間,應該不再是阻礙自己學習語言的藉口了吧? 而現在出國旅行好方便,無論是
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去到雅思9分或者DSE英文5**,是想為「學習」洗白。 很多在學學生認為學習,尤其學習英語是為了應酬社會,而若芯想說的是激發自己對英語的興趣比對自己實施負強化說不考個Level幾就不能進入心儀的學校的某學系來學習得舒服。 若芯崇尚愉快學習,母親總對若芯說:「你學不好,只因方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之前,我英語很不好,直到父親讓我和弟弟進了一所隱蔽的英語補習機構。在嬰兒般的情境語言學習下,獲得意想不到的專業英語能力,並且以此能力造就了我精彩紛呈的人生道路。
Thumbnail
換個國家生活,難免都要面對語言的挑戰。       自認不擅長學習外語,學生時代學習英語,多半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記得大二上完最後一堂英語課,還曾歡天喜地吶喊著終於解脫,甚至「下定決心」永遠不再碰英語。     出社會之後,每每見到外國人便拔腿就跑,深怕支支吾吾地吐出一口破英語,自己聽了
Thumbnail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上課學英文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活動和媒體平臺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方式。從廣播、YouTube到各種社會教育活動,都成為了快樂學英文的途徑。本文介紹了這些新興英語學習的方式,以及部分相關活動的詳細規劃。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Thumbnail
如何透過興趣與英文學習連結,讓學習變成快樂、有趣的事情,從而提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