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談哲學作為生活中的活動

2024/03/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為法國哲學家Roger-Pol Droit(1949-),自2001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22種語言,副標題為「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101 Experi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Everyday Life)。一般人認為哲學高深莫測,非得長篇大論才能稱為哲學。然而,本書卻顛覆此種高大尚、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哲學觀,而將哲學視為一種在體驗生活、改變生活、解構生活的思考活動。如:當我們一般在談論「同一性」、「客觀性」的概念時,會預設時間是「綿延」的,即過去、現在、未來是一體的、不斷延續的。本書「4.只讓世界存在20分鐘」中,卻要我們試著想像一個過去與未來皆不存在、只能維繫20分鐘的世界。前一分鐘世上所有的遺跡、古物、回憶等才在同一瞬間顯現。人們口中的「過去」只存在於現在,世界將在20分鐘後永遠的消失滅跡。重點不是論證世界是否真的只存在20分鐘,而是思考這兩個世界有何差異、能察覺多大的差異?進而感受過去與未來的重要。


  本書提出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即提供101個看世界的視角,並標示各項體驗所需的時間、素材、與產生的作用,如:4.只讓世界存在20分鐘,所需時間為21分鐘、素材為一個世界級鐘擺、作用為驚恐或安心。讓我們在汲汲營營追逐幸福、快樂、正能量的感覺時,一方面能反思、體驗在追逐的過程中,那些被我們所忽視、遺忘,卻又占絕大多數、一般認為負面或不重要的感覺,二方面創造、想像、感受新的感覺。


  如:飛翔的感覺(想像星空在腳下)、房間變成你一部分的感覺(整理、組成房間)、遲疑片刻的感覺(剛起床時難以一下子都納入所謂自我的連續性當中)、不帶情緒罵人的感覺(想像有人在錄影)、盲人的感覺(在黑暗中行進)、瀕臨死亡的感覺(死亡近在咫尺)、永恆的感覺(在海洋上看見與幾百萬年前翼手龍相同的景致)、身體一分為二的感覺(自己捏自己挑起短暫疼痛)、建立偶然的關係(隨意、盲目的撥電話給陌生人)、挑戰記憶與想像的真實性(在腦海中精確的削蘋果,從想像選何種蘋果、哪款削刀、用什麼方式切削、切削後果皮的形狀等,將斷斷續續的影像想像為連貫的動作)、感受專心一致的困難(數到一千)、瘋子的感覺(為所有的問題找出最不合宜,最不搭調的答案,並發現「正常」心智狀況的範疇是如此狹隘與脆弱)、變成螞蟻的感覺(想像螞蟻的生活、螞蟻建造的城市)、打破禁忌的感覺(在墓地裡奔跑)、長大的感覺(重返看起來變小的童年遊戲地)、進入一張畫作空間的感覺(置身在好幾個空間內)、消失的感覺(坐在咖啡廳最裡面的位置)、殺人的感覺(在腦中殺人,選擇時間、地點、方式、是否自己動手、是否在場、是否流血等)、漫無目的的感覺(為坐車而坐車)、新的身體構造(邊喝水邊尿尿)、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旅行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思考旅行前與旅行後房間的差異、及又是什麼維持著房間不變的感覺?)。


  上述種種體驗,不太需要花到錢,就能在既有的生活中創造新的感覺,彷彿生活突然出現一個裂縫、一個奇特的缺口、一個只有我由我想像出來的世界。我們一般認為清醒時的理智、意識下所認識、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是保持不變的。然而,一天之中理智、意識卻是能夠輕易被剝奪、改變的,如:飢餓、吃太飽。故早上最後一堂課或下午第一堂課的老師比較辛苦,因為前者學生想著等等午餐要吃什麼、後者血液集中在胃裡。一天都能如此難以維持「現況」何況是一段時間?哲學作為體驗生活、改變生活、解構生活的思考活動,讓世界即使消失了,還有某些世界仍將存留下來的可能,那是我們思考過後在心靈留下的痕跡。


  爰此,同一個人生,不代表只有一種方式能體驗人生,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由、有能力選擇各種不同的方式體驗人生。如:同樣爬郊山,有人想像走進森林的感覺、有人則感覺怎麼還沒登頂、彷彿永無止境的爬坡。人生並非一陳不變,只是缺少了觀察與思考。故在我看似一陳不變的公務員生活中,我能否體驗辦公室老師的感覺、長官看到公文氣噗噗的感覺、電梯永不停止的感覺、掃地阿姨能讓辦公室所有男性起立的感覺、天花板哭泣(漏水)的感覺、一堆報告書躲起來不被水銷的感覺、同事考績都甲等的感覺、大家都思考建築哲學與文化資產哲學的感覺?

2022/3/12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