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凡存在皆合理」,是嗎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我們的「庶民性格」固然有不少可取之處,比如熱情好客,樂於助人;在能幫忙的範圍,肯定幫忙。但是,思維過於快速、爭勝好強、憑感覺辦事、容易被煽惑;事情搞錯,不容易認錯,則是我們庶民性格的「短板」。

我們常將「差不多」、「沒關係 」、「問題不大」 、「都可以」當作口頭禪。又以便宜行事、機伶巧詐為聰明;對於凡事追根究柢、 斤斤計較者,普遍都很厭煩。總認為何必這麼認真?也沒什麼大不了,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會有大事,唬弄過去就罷了;當然,也未必「什麼都可以不計較」,衹要一抵觸到自我利益,那就另當別論。 他們有個哲理作後盾,便是:「凡存在皆合理」。以為:不論好事歹事,既已存在,就見怪不怪。其實,符合公義的事物存在於世,當然合理;不合情理、不符規範的事物存在於世,其實是縱容,是大家都不肯追究所造成

凡存在皆合理這句話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Hegel)提出的,正確的翻譯是:凡合乎理性的,必有實據;凡有實據的,必合乎理性。」(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因為誤譯及望文生義,使得這句話被簡化成「凡存在皆合理」,而且容易引發歧見。比如某些有心人,做了不如理、不合情的事情,旁觀者缺乏追究勇氣,於是就以此當作逃避的藉口,社會風氣焉得不敗壞?

我個人當然服膺黑格爾這句名言,但也鼓勵大家仔細推敲原義。「凡存在皆合理」,絶對不是:不論好事歹事,既已存在,就見怪不怪,容忍它繼續存在。因為這麼去理解,會錯得離譜。

台中公園 (李建崑攝影)

台中公園 (李建崑攝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白-avatar-img
2024/03/16
朋友相處,無傷大雅,差不多、沒關係。在職為官,實事求是,分毫不差!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3/16
說的真好!我們最欠缺的,就是一種思辨的精神。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4/03/16
【補充一點】曾經住過Tübingen,黑格爾的母校,至今還存有Stift,是黑格爾年輕時讀書的地方,然而,Stift卻隸屬神學院,黑格爾原本是神學家。黑格爾體系中的Vernunft(理性)即是上帝。您之前曾經提到《希伯來書》,若將11:1的經文合起來看,這裏我引NIV的譯文︰The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hope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若與這段經文相呼應來思考,更能瞭解黑格爾當初寫下那句話的本衷,或許他想表達的涵義是︰倘若上帝是理性的存在(vernünftig),那麽祂是個有實據的存在(wirklich),並非虛妄的。再對照一篇您曾經寫過的「多馬的信」的文章,多馬的信是「眼見為憑」的信,而聖經教導的「信」是憑著心裏的「信賴」與「信心」的信,不需要眼見爲實的憑證,就能相信的「信」。將兩者參照著閲讀,來理解黑格爾的驚人之語︰「凡合理即存在,凡存在即合理」,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或許黑格爾是以此推論上帝的存在。若將「合理」帶換成「上帝」︰神是有實據的存在,有實據的存在,便是神,因此永恆的上帝是合理的存在(合乎理性的,並非虛妄)。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6
您看得如此細心,也增長我的知見,非常之感謝~🙏
凱特-avatar-img
2024/03/16
避免人多勢眾而產生盲目的追隨。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4/03/16
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若按照一般的翻譯︰凡合理必存在,存在必合理。在這裏的「wirklich」,應該理解為有實據的,而非指「存在於現實之中」而言,換言之,可以翻譯為︰「凡合乎理性的,必有實據;凡有實據的,必合乎理性。」前半句是後半句的前提(Prämisse),不能分開來理解。而語用中,「vernünftig」通常指的是︰理性。而中文的「合理」通常有「合乎邏輯」與「説得通」之意。以近代德國哲學的思路來看,「邏輯」與「理性」是分開來看。換言之,合乎邏輯推理的,並非不代表著合乎理性的。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6
薇亦柔止 非常感謝您的補充。太棒了!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5K會員
985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29
年歲不過是時光的刻痕,真正決定一個人光采的,是他面對歲月的姿態。當人生走到成熟之境,我們不必畏懼改變。相反地,若能以智慧與溫柔華麗轉身,便能成為人群中一盞安然的燈火,為世界添上一抹溫暖的光。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4/19
當前國際關係動盪不安,中共對台灣持續加大統戰策略,結合資訊戰與認知作戰之手段,試圖影響國內輿論與民心向背。 其中,內容農場大肆製作不實影片,經由社群媒體迅速擴散,夾帶虛假訊息與情緒操弄,企圖動搖我國自由民主體制,擾亂社會秩序,已構成難以忽視之國安挑戰。
Thumbnail
2025/04/17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2025/04/17
自從美中関稅大戰開啟之後,陸續看到不少中共小粉紅在世界各地宣示國威或鬧事的視頻,使人對於中國人性格之兩極化表現,印象深刻。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早年就曾在其名著《吾國與吾民》中,以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筆觸,對中國人性格作出入木三分的剖析。他以文化批評家的視角,揭示了中華民族性格中既矛盾又統一的特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凡存在皆合理」這句話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提出的,正確的翻譯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因為誤譯及望文生義,使得這句話被簡化成「凡存在皆合理」。
Thumbnail
「凡存在皆合理」這句話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提出的,正確的翻譯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因為誤譯及望文生義,使得這句話被簡化成「凡存在皆合理」。
Thumbnail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Thumbnail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