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進的育兒國度,我學會了當個不急著出手的父母。___ 選自《我去芬蘭學育兒》
《我去芬蘭學育兒》的作者為沈載源,是一位韓國華僑,他在臉書上有分享他的插畫,有人認為這是本親子教養書,有人則認為是本家庭旅遊手記。書名雖然寫著「學育兒」,但我覺得它適合每個人閱讀,從中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趣事與觀點,內容是作者到芬蘭拜訪、寄宿許多當地家庭,借此觀察與紀錄他們的生活方式、習慣以及家庭關係。
書中有一段開頭寫著「不希望孩子擁有夢想,而是找到幸福」,其實他想要表達的是,他觀察到芬蘭的教育更重視孩子追求幸福人生,而不是夢想,這個夢想可能更偏向於外在的財富、名聲等等,而不是發自內心感到幸福、平靜,就作者而言,他認為普遍在亞洲國家中,他們所追求的夢想,似乎更多是去達成父母或社會要他們達成的,較少是自己去探索出來的夢想,就算自己了解自己後,想從事某些行業,可能也會被家長有意無意的勸退。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
「希望孩子能自行找到幸福」___ 選自《我去芬蘭學育兒》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對於一段文字很有感「我們不會帶任何偏見去看待孩子所做的選擇」。與其帶有偏見,不如先試著去了解為什麼他想做這個選擇。在問答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再次思考,直接否定的結果,通常會失去思考的機會,先想的會是「該怎麼反駁」,或是忙著處理被否定後內心的情緒。
書中有提到他們如何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培養他們成為情緒穩定的人,除了教育,環境也會影響,甚至居家環境。耐心的培養不只對孩子,甚至大人也要學習耐心,有時間多多到戶外走走,看看廣闊的景色吧!
這本書有很多值得學習的觀念,當然作者也有提到並不是芬蘭都只有好的一面,一樣也有學生被排擠的問題等其他社會問題,但是該怎麼解決,能否解決?是看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還是能夠連同相關問題一併解決。有些問題是牽連整個社會結構與文化,很難快速改變,但如果願意,就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要有耐心與平和的心,並不是壓抑情緒,壓抑會導致反效果,傾聽與表達才是方法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