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村長不聊:想被看見、想被肯定、想要成功的創作者心理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想被看見、想被肯定、想要成功……這些都是常見的創作者心理。我談過很多次,也用我自己面對痛苦與挫折的經驗作分享。儘管我不確定過去寫的文章還有沒有機會浮現到需要的人面前,不清楚它們到底有沒有幫上忙。



想被看見、想被肯定、想要成功的創作者心理

這個月方格子發生很多事情,我自己也發生很多事。

最近剛好換季入春,我本身就對換季憂鬱很敏感,加上幾年前恰好在這個時節有過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每逢春天必復發,所以整個身心狀態不是那麼好;但這還未完。幾個月來接二連三的變化加上對自身期許過高的壓力,讓我寫起文章來有些窒礙難行。

也不是第一次經歷複合式精神打擊了。相比過去,我很快能釐清自己的病因,做適當的處理;回想剛開始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還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結果沉淪得很嚴重呢!

幾個禮拜前,方格子沙龍有作者表達自己的不滿;無獨有偶,我在更早之前也看到有作者抒發他的點閱、愛心、追蹤者不多──這不禁把我的思緒帶回到五年前,剛開始寫作、剛開始在乎數據,剛開始體悟到自己的渺小的時候。

想被看見、想被肯定、想要成功……這些都是常見的創作者心理。我談過很多次,也用我自己面對痛苦與挫折的經驗作過分享;儘管我不確定過去寫的文章還有沒有機會浮現到需要的人面前,不清楚它們到底有沒有幫上忙。

這次用「看見、肯定、成功」當標題,不外乎又想要老調重彈。

先從編輯推薦開始談起吧!反正最近在編寫倖存手札的時候剛好有提到。


被選上編輯推薦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因為能上編輯推薦,就代表我們的文章受到編輯肯定,並且有機會曝光、接觸更多讀者。

要選上編輯推薦,說容易很容易,說很難也很難。我還記得自己剛開始寫一些紀錄型、論述型的文章時,也常常自認為「這篇會中喔!」結果期待落空;但有些時候,明明沒做好任何預期心理的隨興文章,卻在隔幾天收到推薦通知。

編輯推薦確實是莫大的肯定。但在之後我漸漸察覺到,文章雖然被送到首頁,也吸引不少讀者追蹤,可是這些讀者與我自己期待的目標受眾有點不一樣;這就變成說,讀者可能久了就會發現「欸,你怎麼整天只顧著寫小說,不繼續寫那些談政治談社會的文章,我追蹤你是想看這些的耶!」因而退追蹤。

這個現象讓我不禁重新思考:被推薦固然是好事,可是對我真的有幫助嗎?

從那時開始,我就不再關心文章有沒有被推薦;更不用說,把推薦當作是唯一的肯定來源。

肯定,有很多種形式。被推薦是一種。被讀者喜歡是一種。被詢問轉載許可是一種。能夠賺錢,也是一種。

肯定,也非得要是肯定你的某篇文章。它還可以是肯定你的為人、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你給人的好印象。

所以,我們實在沒必要把肯定看得太狹隘。想被肯定,有很多種方法。

可是對於新手寫作者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就像我們寫小說會忍不住跟那些名家大作比較一樣;新手寫作者,會去凝視那些常常被注意、被推薦、受到歡迎的寫作者們,然後為自身沒能得到相同的待遇與熱情而失落。

就拿推薦這回事來說好了。有一位寫作者可能常常被選上編輯推薦,這時候新手寫作者就很吃味了。

「明明我也寫得那麼辛苦,卻是選他,而不是選我?」

當萌生這種念頭時,就是決定一位寫作者未來的分歧點:第一種,暴怒、失望、沮喪。然後從負面中衍生忌妒與憎恨。面對待遇,有相對剝奪感;面對肯定,有不受賞識的悲壯與自憐;面對毫無成長的數據,那就是苦上加苦,恨上加恨……若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這些負面思想與情緒就不再是抽象的感受,而是化為實體的血肉,驅使他去做出難以挽回的舉動。

最近大家都目睹過了。

第二種,經歷了相同的心境變化。只不過,選擇了自省與檢討。

要認知到「自己沒那麼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像我剛開始寫小說、投文學獎,也是一下子就覺得「出版社應該要錄用我的稿子」、「文學獎評審應該要讓我拿首獎」。可是現實的結果是,我的稿子根本上不了檯面,投文學獎的作品連初審都沒能通過。

於是我在極大的悲憤中,選擇檢視自己,然後認清自己實力不足、才寫沒幾年就在妄想能成功,實在很愚蠢的事實。

是的。才寫沒幾年而已,甚至可能連「年」都不到,才寫幾個月而已。

才寫幾個月,為什麼會覺得這樣子的自己,能寫出文筆足以匹敵那些寫上三、四年,而且持續有在吸收文學養分的人呢?恐怕我連業餘的寫作者都贏不了呢!

現在的我不是很同意「沒能被看見,是寫作者自己沒能做得更好」這句話,總覺得好像只是單方面在譴責寫作者一樣。

可是另一方面,它說的也是對的。

寫作這條路,很多人容易看得很簡單──確實是可以簡單,只要你不在乎名利、賺錢,寫作很簡單。

可是若你是懷有功利慾望,帶有強烈的目的性,那麼寫作就會變成艱辛苛刻的冒險。

就像我們讀過的每一則冒險故事一樣,冒險不容易,路途必然充滿荊棘、潛伏黑暗;可是既然選擇了,那就必須勇往直前去面對──不論你將承受多少難以負荷的挑戰。

簡單來說,就是要抱持「沒那麼容易成功」的覺悟。

如果成功很簡單,現在就不會有一群頑固的寫作者還在掙扎了。

要是你真的承受不住,身為過來人,我能給的建議就是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吧!

有些事真的急不得。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三月文章回顧&舊文章分享

這個三月雖然我自身面臨不少新挑戰與心理障礙,但沒有因此怠惰寫作。

月初首先寫了三月份的酸菜談,談的是在身心面臨糟糕處境時怎麼避免崩壞──這個話題似乎也該好應和了這次村長不聊的閒談內容。畢竟身為寫作者,我們並不是在與其它寫作者競爭,而是在對抗一直試圖將我們拐至深淵的心魔。

永遠提醒自己,在最糟糕的時候通常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正因如此,更要有所警惕。

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難免會有許許多多的負面情緒。像是埋怨、沮喪、忌妒、絕望、茫然……這些情緒就這樣在最不應該發生的時機恰好來打擾,放大我對最近幾個月發生的每一件變化的感受;也就變成,很容易用情緒化的態度去詮釋、揣測變化背後的意圖。如果放任這些思緒繼續,恐怕會讓人心沉墮落。


這個月受XinXin的勉勵寫了一篇麵包文,現在回想起來這篇〈臺灣人吃的麵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麵包嗎?〉真的是我近幾年寫得最開心的文章了!聊了好多麵包經,也想起以前買麵包、吃麵包、做麵包和逛麵包店的美好回憶。可惜我家的烤箱已經壞了,不然當下是真的很想做一顆酸麵包來吃呢!

〈臺灣人吃的麵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麵包嗎?〉算是這兩年來久違的爆文,我自己也蠻意外會有這麼多迴響,並且得知我的讀者裡面有不少對歐式麵包有深度理解或熱情的麵包愛好者。很開心有這麼多同好!下次要是有機會再來聊聊麵包~

對,臺灣人吃的麵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麵包唷!

但是,這個「好吃」的前提是以我們身為「臺灣人」看待麵包、定義麵包的角度來決定的。對於任何一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來說,撒上蔥花油香的蔥麵包、填入奶油或巧克力奶油餡的貝殼麵包、表皮菱格狀酥脆的菠蘿麵包、中心盛裝布丁的布丁麵包,以及經典款的肉鬆沙拉麵包,都是熟悉到不行也非常美味的台式麵包。


熔岩漢堡排以及墨式燉肉同樣是開店初期的產品。熔岩漢堡排毋需多言,就是多汁香嫩的漢堡排夾入融化起司,最後配上酸麵包的平衡組合。漢堡排與起司的雙重打擊,藉配料與酸麵包的酥脆緩和攻勢,三兩口就解決,再來個半份。

墨式燉肉──不知道為什麼,初次嘗試時,我分明是對裏頭的香料味皺過眉頭的。但後來前去數次,我總是會在現場吃過半份漢堡排後再加個墨式燉肉外帶。

與前兩者不同,這款三明治用的是Brioche,台灣人習慣稱布里歐,概念上則是加入大量奶油和雞蛋、以法國人定義而言應當稱之為「蛋糕」的甜麵包──講到這裡才想到了:啊,把我的味覺綁架的,就是與油封豬搭檔勻稱的Brioche。

不過可別以為隨便一家麵包店的Brioche就能亂用!這可是來自Purebread bakery的好麵包呢!

我不否認這篇〈我會永遠懷念那口難忘的PASTRAMI,還有漢堡排、墨式燉肉,和薯條〉是廣告文,我也希望它能起到廣告效果,畢竟Liquid Bread Co.──我最愛的美式三明治店要在三月底也就是這週結束營業了。

縱然有萬般不捨,但是該訣別的時候就是得訣別。即使現在已經不住台北,無法到場吃個紀念與回味,也期盼能有更多人嚐到這份好味道,然後一起為它的離開遺憾。


這個三月完成《識夢之懼》的修改,前前後後理所當然也有相似的體會。只是這一次我學會慢慢放下偏執,而是用較有彈性的心態來面對作品。

我們無法寫出一百分的好故事,但是可以追求。這是過去一年來我逐漸頓悟的真理。

對我來說三月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炬時秘典」的小說連載新作《識夢之懼》終於正式上路了!

這次的作品真的花費我不少心力,理由不光是修稿的艱困,還有前面提到的許多外在因素干擾我的思緒;再加上這期間一直生病,沒辦法專注投入在稿子上。好在我最終趕在規劃的時限內完成了,可喜可賀。

《識夢之懼》講述著一位患有夢遊症的漁村住民「提德」,在某次結束烘焙坊工作的隔天休假去釣魚時,偶然釣上了從未見過的奇怪魚類,因而開啟了一連串詭譎離奇的遭遇與怪事,並從中涉入了過去發生在漁村的殺人事件,以及隱藏在背後的巨大陰謀──

《識夢之懼》已連載兩週。首週按照往常一樣免費閱讀。其餘連載相關說明請參閱公告。

「炬時秘典」全新付費方案已推出。單次購買350元即可永久閱讀!請大家多多支持了!



畫伯大雜燴

最近開始常常在沙龍發一堆我用Canva畫的圖。雖然畫得都很醜,但是我自己畫得很開心,所以想把這份開心分享給更多人,於是決定在村長不聊新開一個「畫伯大雜燴」主題,展示我這個月畫的所有鳥鳥企鵝圖。


沒人可以阻止我繼續畫廢圖。


本期沙龍與回饋感想

好了,差不多是來聊聊這次的沙龍與回饋感想。

這個月因為前面那篇麵包文,除了跟很多潛水的老讀者有交流,也認識不少新朋友,所以我特別在沙龍寫了一篇自我介紹,希望大家認識我這個寫作者到底都在寫些什麼。

我是奇幻小說家,也是寫作者。很愛聊麵包,也聽團,從以前到現在就被叫村長。


這兩個禮拜開始有人覺得說,雖然被選上精選沙龍有一堆人追蹤,可是對我們好像沒甚麼幫助;畢竟這些追蹤者幾乎都是死人帳號,沒什麼在互動。

我其實有同感。目前我的沙龍有三千多人,但是常跟我玩的讀者大概只有二、三十個人,而且都是本來就很活躍的老朋友。

到底要用什麼心境來看待這件事,我自己也不太確定。畢竟搞不好這幾千人當中,就會有一兩個是真心想寫作、想閱讀的使用者;也許在未來哪天會突然被觸動,跟我互動吧!想得很樂觀,但好像也就只能這樣。

不過看到沒有打算互動的帳號一直追蹤,難免有些煩躁;好在方格子在這個月推出了新版的通知功能,我已經把追蹤通知關閉了。這下子我完全不用在乎那些不知道是機器還是真人的追蹤者。一切順其自然。

是說最近一個月應該是方格子推出新功能最頻繁的時候了,像是除了新版小鈴鐺以外,還有文章捲動到下一篇文章(目前只會滑到一篇)、付費牆功能改善、會員及訂單資訊透明化等等……雖然有的功能差強人意,但好的地方也不少。整體來說還是值得肯定的。

只是我有點好奇: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沙龍經營到現在雖然有不少良好的體驗,甚至開始有新的想法在運作,想要嘗試點什麼;可是另一方面又覺得迷茫許多?

我最近老是有這樣的感覺。大概就是因為會這麼想,所以從二月中後就一直情緒起伏不定。

我沒辦法解釋清楚這種迷茫感。雖然我很喜歡像現在這樣發廢圖廢文與大家討論話題的感覺,但就是有種「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如果你有同感,歡迎告訴我你的想法。

好了,這期的村長不聊我想就到這了,這次比較多想法其實都放在開篇閒聊,不然就是平常在沙龍貼文幹話講掉了。

這個月同樣感謝持續付費支持我的各位讀者!

歡迎大家常來我的沙龍玩玩~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instagram方格子社群沙龍「意識旅者之地」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Moonrogu首個收費專題只要299元,就能永久暢讀我的奇幻創作觀和經驗談「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目前贊助功能停止服務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炬靈書室
18.4K會員
2.3K內容數
文字是嚮導,意識是光炬。 唯有書寫,我們才得以前進,而意識也得以照拂更遙遠的境界。 儘管世界為濛霧阻饒、路途充滿荊棘,靈魂無可倖免。 文字終將引領意識。 我們都是意識的旅者。我們書寫,我們創造。
2025/03/27
在低壓風暴中,我們未必只能扮演楚楚可憐的角色。遇上不對的人、事、物,那它們就是不對,問題不在於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抄起武器,把他們狠狠地趕到外頭。 面臨痛苦,我們也未必只能默默承受。掙扎,就是最好的抗爭。
Thumbnail
2025/03/27
在低壓風暴中,我們未必只能扮演楚楚可憐的角色。遇上不對的人、事、物,那它們就是不對,問題不在於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抄起武器,把他們狠狠地趕到外頭。 面臨痛苦,我們也未必只能默默承受。掙扎,就是最好的抗爭。
Thumbnail
2025/01/22
痛苦造就了我們。有了痛苦,我們才會知道受傷會痛、生病會不舒服,有健康的身體與平靜的心靈、生活是如此珍貴;為此,你會自願採取行動,只為守護安穩。痛苦,也將刺激潛能,讓我們在面對折磨與挑戰之餘,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人生來就是為了承擔痛苦。缺乏痛苦、活於平靜,是絕對寫不出撼動人心的好文字。
Thumbnail
2025/01/22
痛苦造就了我們。有了痛苦,我們才會知道受傷會痛、生病會不舒服,有健康的身體與平靜的心靈、生活是如此珍貴;為此,你會自願採取行動,只為守護安穩。痛苦,也將刺激潛能,讓我們在面對折磨與挑戰之餘,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人生來就是為了承擔痛苦。缺乏痛苦、活於平靜,是絕對寫不出撼動人心的好文字。
Thumbnail
2024/12/24
大家好,2024最後一篇村長不聊。
Thumbnail
2024/12/24
大家好,2024最後一篇村長不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以知識類網紅為例,觀察他們在影片中如何提供知識與價值,並探討自身對於創作者的角色認知的轉變和深入思考;其中包括對於創作者是否必須擁有十足正確知識,以及對於日更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以知識類網紅為例,觀察他們在影片中如何提供知識與價值,並探討自身對於創作者的角色認知的轉變和深入思考;其中包括對於創作者是否必須擁有十足正確知識,以及對於日更的理解與看法。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這次的村長不聊與大家聊聊最露骨的創作者心理:想被肯定的慾望。 這件事我自己很有經驗,所以在文內說了我的經歷與如何面對那些在慾望驅使下釀成的負面情緒。 在文中我也介紹了這個寫的文章和用Canva畫的圖。希望大家常來我的沙龍玩玩
Thumbnail
這次的村長不聊與大家聊聊最露骨的創作者心理:想被肯定的慾望。 這件事我自己很有經驗,所以在文內說了我的經歷與如何面對那些在慾望驅使下釀成的負面情緒。 在文中我也介紹了這個寫的文章和用Canva畫的圖。希望大家常來我的沙龍玩玩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