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出版暢銷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傳出27日離世,其實,他是因提出知名的「展望理論」還因此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康納曼因提出「展望理論(人是不理性的,趨避損失而非風險)」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據報導,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行為經濟學先驅、暢銷書「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於27日去世,享壽90歲。
康納曼與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顛覆經濟領域的傳統假設:乃以為人類總是會理性行事,並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優先地位。
二人實驗發現,人會依據少量數據來推斷模式和機率,並不了解隨機性的作用,例如,將基金經理人連續多年擊敗股市的的能耐歸因於本事,殊不知其中運氣的作用。他們還發現,投資人對損失的感受往往比獲利強烈。
康納曼因為此研究成果於2002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只可惜特沃斯基1996年即過世,無緣共享殊榮。
(以上,參閱:2024.3.28,經濟日報,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辭世 享壽90歲)
二、傳統「期望效用理論」以為「人會理性」、「展望理論」指出「人並不理性」!
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又稱期望效用假說(Expected utility hypothesis),指在風險情況下,個人所作出的選擇是追求某一數量的期望值的極大化。這個理論最早在1738年由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提出(See:預期效用假說-維基百科)。
亦即,其假設是:「人是理性的」,「人會趨避風險」,決策時會追求預期效用最大化。
康納曼與特沃斯基則提出所謂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其假設之一是,每個人基於初始狀況(參考點位置)的不同,對風險會有不同的態度。蓋:長久以來,主流經濟學都假設每個人作決定時都是「理性」的,然而現實情況並不如此;展望理論加入了人們對得失、發生機率高低等條件的不對稱心理效用,成功解釋了許多看來不理性的現象(See:展望理論-維基百科)。
亦即,其乃認為:「人是不理性的」,「人是趨避損失」,決策時,有時會趨避風險,但有時則會勇於冒險,這是因為參考點的問題。即:人在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標準,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這個參考標準的差別是多大。正因如此,要做重大決策時,要注意自己的參考點為何,並多嘗試以不同參考點來考察、以避免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換言之,「展望理論」只是描述性而非指示性的假設,即:它是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它只是在解釋人類的現象,而非重在分析如何作決策才是最好的。
不過,康納曼與特沃斯基的「展望理論」對於我們的提醒卻是深邃而重要的,切記:「人是不理性的」,「人是趨避損失而非風險」,因此,決策要規避風險,需要深思熟慮,才能避免風險,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個「萬一」就是風險,風險代表"不確定性"、代表"損失"。萬一風險實現,可能屋漏偏逢連夜雨,損失難以填補。
投資大師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Against the God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商周出版),從從機率理論談到量化風險,將「不確定」逐步「確定」,納入管理和控制,推動現代社會發展。最終,仍不免於擔憂對風險管控過於樂觀。其點醒我們,要成為理性投資人,要注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
依我的經驗考察,"風險",說穿了就是"機率";"機率",說穿了就是"好運的得時鐘,歹運的得龍眼";
"冒險(理性的冒險)"與"賭博",有時,其實只不過是一線之隔而已,差別在於:
"冒險"是"已經想好失敗時可承受的風險底線"或"面對風險時已預備好的有效對策"。
"賭博"則是"毫無章法"、"放手一搏"、"聽天發落",而非"自主選擇"、"自主掌控"。
因此,合約談判簽訂時,之所以同意退讓,應該是"已經想好失敗時可承受的風險底線”或“面對風險時已預備好的有效對策"。
而不是毫無章法,隨興所至,只要對方一開口要求或一嚇唬恐嚇,就同意退讓,若是這樣,只是好賭之徒在賭博,賭它不會成真而已,那萬一成真?負擔得起?賠償得起?
再加上康納曼的「展望理論」提醒,人在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標準,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這個參考標準的差別是多大。正因如此,要做重大決策時,要注意自己的參考點為何,並多嘗試以不同參考點來考察、以避免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總結來講,根據康納曼《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對我們的提醒,要想決策趨避風險,要用理性思考駕馭直覺,要深思熟慮、審慎思考、三思後行,慢想會讓決定更好,慢慢想、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