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碎碎唸無用且有害,還剝奪了孩子沉澱心情、自我反省的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raw-image


上週帶學生閱讀《國語日報》上刊登的文章〈自我療癒〉。作者敘述某次兒子考試不理想,晚飯後落寞地走回房間,她輕輕推開房間觀察兒子,見到他在翻閱歷年得到的獎狀。見到這一幕,作者決定讓孩子自己消化情緒,不主動介入安慰他。

帶孩子讀這一篇文章,本來是想請他們分享自己自我療癒的方法,沒想到最後卻「歪樓」了。

「這位媽媽也太好了吧,小孩考不好不會罵他。」

「對呀,哪像我媽,沒達到她設定的標準,她可以唸一整個晚上……」

好吧,既然歪樓,那也沒關係,這也是延伸思考的契機。於是,我順勢問大家:

當你因為表現不好而心情低落時,會希望爸媽馬上來唸你、罵你呢?還是安慰你?或者是……不要理你?

當然沒有人願意被罵被唸,不過在安慰和不要理之間,幾乎全班同學都選擇後者。或許,對於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早就有能力自我沉澱和反省,家人過多的介入反而是一股壓力,使情緒更加惡化,甚至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其實,不只是孩子,我們成人在沮喪時何嘗不希望擁有一段自我沉澱的時間。試想:你今天被炒魷魚,都已經很難過了,一回家到,父母劈頭就問:「怎麼那麼不用心工作?」「我朋友的兒子在台積電上班,年薪百萬,你呢?」這麼問一定是火上加油吧?即使是善意的慰問:「是不是很難過?要不要聊聊?」「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恐怕也會讓你受不了。

一個女孩在文章中表示,有一次她社會考了八十六分,拿到考卷的當下,心情大受打擊。回到家後,本來想默默回到房間靜一靜,卻被媽媽攔截。當媽媽知道女兒考得不理想時,臉色一沉,隨即訓了她一頓,並且要求女孩即刻將錯誤的題目一題一題攤開來檢討。一邊檢討,媽媽還一邊唸:「怎麼這種題目也錯?」「這題評量不是做過嗎?」……直到檢討完,媽媽離開房間,女孩的壓抑的情緒終於潰堤,躲到被窩裡大哭了一場。

這些被孩子隱藏起來,不為父母所知的情緒,在稿紙上曝光,可以給我們什麼警惕呢?

孩子遇到表現不如預期的情形時,不要小看他內心自責的程度,可能比你的失望程度更強烈。這個時候,你再責罵他、碎唸他,等於是在他原先的負面情緒上又增添恐懼、煩躁、憤怒……等負面情緒,怎麼可能理性檢討過失?甚至還會撕裂彼此的感情。不如給他一點沉澱心情的時間,讓斷線的理智重新連線,才有可能進行自我反省,你講的話他才聽得進去。

  • 〈自我療癒〉原文:
raw-image
  • 以下是我在課堂上帶孩子進行的延伸思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9.5K會員
64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晚餐後,女兒坐在我身邊滑著手機,有意無意地丟出一句,「我這次數學考很爛。」 我好奇的轉過來看著她,「爛是幾分?」 「很低,我從來沒考過這麼低的分數。」她語帶哽咽。 「數學老師上課說的我都聽不懂,他還說這張沒有到80分都很差。」她眼淚撲簌簌地直掉。
Thumbnail
晚餐後,女兒坐在我身邊滑著手機,有意無意地丟出一句,「我這次數學考很爛。」 我好奇的轉過來看著她,「爛是幾分?」 「很低,我從來沒考過這麼低的分數。」她語帶哽咽。 「數學老師上課說的我都聽不懂,他還說這張沒有到80分都很差。」她眼淚撲簌簌地直掉。
Thumbnail
我知道過一陣子她還是會忘記教訓,還是會踩到同一個地雷。但我也相信,孩子們會在重複的練習中成長。 也許我發個脾氣、打罵一下,會讓她立刻得到教訓。可是我可能也會心情鬱悶好一陣子。 教養的過程,不就是充滿各式挑戰嗎? 沒有絕對的正解,條條大路也不一定通羅馬,但能用自己最喜愛、最舒適的方式,自己也有安全感。
Thumbnail
我知道過一陣子她還是會忘記教訓,還是會踩到同一個地雷。但我也相信,孩子們會在重複的練習中成長。 也許我發個脾氣、打罵一下,會讓她立刻得到教訓。可是我可能也會心情鬱悶好一陣子。 教養的過程,不就是充滿各式挑戰嗎? 沒有絕對的正解,條條大路也不一定通羅馬,但能用自己最喜愛、最舒適的方式,自己也有安全感。
Thumbnail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Thumbnail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又到陸續放榜的季節,我們被那些得勝者的歡呼、如何考上理想學校的勵志楷模,以及各種榜單、重考的訊息淹沒。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群孩子正在面對他們的挫折?或是面對考試結果早已麻木、放棄?
Thumbnail
又到陸續放榜的季節,我們被那些得勝者的歡呼、如何考上理想學校的勵志楷模,以及各種榜單、重考的訊息淹沒。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群孩子正在面對他們的挫折?或是面對考試結果早已麻木、放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