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eel better:不僅僅是「安慰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I feel better:不僅僅是「安慰劑」〉2023-04-18


  二次大戰期間,在缺乏足夠數量嗎啡的情況下,曾有醫師以生理食鹽水替代嗎啡注入為傷兵治療,而一部分的傷兵的確感受到了疼痛的減緩。在相關的實驗與研究中,當一些需要服藥的患者拿到的「藥」只包含糖的成分時,他的身體狀況仍出現了改善。


  甚至外科手術也能給出這樣的例子,當外科醫生僅僅是將患者的皮膚劃開,只要能使其相信患部有受到恰當治療,這樣的「假開刀」也能達到與標準流程的「真開刀」相似的治療效果,甚至對患部的外來刺激更少,某種意義上能被相信是更加低風險的作法。


  這類現象被稱為「安慰劑效應」,雖然它的效果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藥物盲測的普遍規定也意味著人們已經有著對安慰劑效應存在的共識。這種現象聽上去很神奇,在通俗的表述下,它被理解為「只要患者相信治療有效,即便是本應無效的治療也會變得有效」。但這樣的理解本身便蘊含了弔詭的地方,如果安慰劑效應為真,那麼,那些「本應該無效的治療」就不是本應該無效,它們「本來」就會有效。



  試著讓我們暫時忘記「安慰劑效應」這個詞,去思考一下一名「使用了醫師開出的糖片或維他命後,健康狀況的確有所改善」的患者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某一天,這個人他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他不太清楚原因,或許某個地方疼痛、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或有其他讓他注意到的問題。


  一開始他並未想太多,直到這些問題確實地影響到了他的生活,譬如讓他無法正常工作、讓他無法好好休息、或者出現出血、暈眩、上吐下瀉這類的明顯訊號,他終於去了醫院。


  到醫院之後,醫生在一系列的診斷之後給他開了所謂的「安慰劑」,告訴他要注意生活習慣,並和他約好一段時間後回診。幾次回診下來,他的確感受到問題有所改善,而在最新的檢驗報告中,他的身體的確比剛開始看診時來的健康。



  在這個故事裡面,這名患者從身體出現問題到去就醫,中間本就經過了一段時間,而從開始就醫到最後一次回診,又經歷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他的身體一直都自行地在對抗那些病症,並且,他對於那些病痛的感受,也從健康時的那種陌生與不適,變得習慣且有能力與之共存。


  而且在意識到身體出問題後,加之醫生的叮嚀,他稍稍注意飲食、注意作息、避免太過勞累和不良習慣。在這樣的條件下,本就會感覺身體狀況變好、且身體也的確會發揮自癒的效果。之後,由於他的確去就醫了,在醫院的氛圍、白袍醫師帶來的專業感與權威感、每次去醫院所花費的醫療費用與時間、以及自幼從社會中吸取的對醫療體系的信任,都讓他對於「自身的狀況會得到改善」有更大的信賴。


  而這些檢驗與專業對待、對病因的理解和對身體調養的建議也本身就是「有效的醫療行為」。因此他很容易就將這一切具體的改善與因習慣而對不適的降低理解為醫療發生了作用。而且,雖然不是基於那顆藥裡的化學元素,的確有一系列有效的醫療行為發生在他的身上。



  事實上,就一個醫療實務機構而言,無論個別的醫師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思路,作為「社會之環節」,它與監獄、警察局、消防局、戶政事務所這樣的機構有著相似的功能--去解決特定領域的社會問題。在這個意義下,就像派出所光是存在就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周遭的犯罪率,醫院與醫師的存在、開出藥品這項動作本身就具備著醫療行為的屬性。


  極端地來說,就算不常去醫院,只要住的地方附近有聲望不錯的醫院,那種「如果真的有需要就可以馬上受到治療」的認知就能讓人變得比較健康。而所謂的「安慰劑效應」,作為「讓患者脫離異常狀態,恢復社會功能」這一目的的達成方法,甚至可能因位它的效率與對成本的降低,在一些情況中反而比標準與典型的作法更「好」。



  另一方面,我們的身體也的確會在我們意識與信念的提議中有所改變,當我們為了慶祝某事而造訪一間昂貴的高級餐廳時,我們會更容易說那裡的餐點好吃。我們不願意感覺自己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是浪費,於是我們與餐廳「聯手說服」了自己的味覺與嗅覺,就像觀看自己欣賞的魔術師的表演那樣,我們心甘情願地進入了那個被創造出來的世界,將自己活生生的身體連同意識投入到那裡面。


  這種自幼學習而來的「吃藥打針會讓病況好轉」的既定印象對生理的影響不僅僅是某種特例的古典制約,更是一種對器官與腺體的催眠。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奇幻RPG中的「復活藥」能讓真正死去的人復活。藥物之所以能夠發生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夠激發或抑制身體的某些機能。


  因此,無論再怎麼樣神奇療效的藥物,對於一名「完全失去身體機能的人」都不可能發生作用。反過來說,那些能夠被激發出來的「療效」,都要求著某些身體本身就蘊含著的潛能。雖然這絕非易事,但任何可以被特定化學物質激發的身體潛力,都存在著被以其他方式激發的可能。只要方法恰當,能被催眠的不只是人的主要意識,神經與腺體都能在非物質的刺激下,「自發地」做出與平常不同的釋放。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體驗過不同情緒對身體感受造成的影響。你周遭世界的物理結構與化學元素並不因為你聽到重大消息而產生改變,但你瞬間感受到的涼意、癱軟、胃痙攣卻具體地發生了。


  「意識影響生理」並不是什麼玄妙的超自然現象。當你想把手往前伸,你的手就往前伸了。當你心情輕鬆下來,你的肌肉也自然變得較不緊繃。如果將「安慰劑效應」理解成某種「沒效的東西因為大腦欺騙而變得有效」的心理學機制,我們的確會感到驚訝與怪異。但這種理解一方面高估了化學元素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一方面也低估了同時做為身體與意識的「完整的人」自身的潛力。





延伸閱讀:

〈”Three good things”--一個簡單的正向心理學練習〉

〈身體的意識:物質、AI與生命現象〉

〈他第一個會講的詞是"Light"〉

〈主體如何應對實際生活世界:從Schneider案例談起〉

〈行動出的知覺:從Noë的「直接經驗論」談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從生病後對生命的體悟,以及對幸福感的探索。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好好照顧自己,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邀請讀者共學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從生病後對生命的體悟,以及對幸福感的探索。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好好照顧自己,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邀請讀者共學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一位心理醫師的真心告白,為什麼停止追求快樂,對我們反而比較好?
Thumbnail
一位心理醫師的真心告白,為什麼停止追求快樂,對我們反而比較好?
Thumbnail
療癒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尋求別人的認同,也不是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是修復生命裡的最深層的創傷。 接納自己的陰影,意味著理解、寬恕、和不再防禦,這一點我深有同感,毫不誇張地說,我終其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傷痛。 現在,我終於可以放掉過去,為自己而活。 找到愛的關鍵,是軟化我們建造起來「
Thumbnail
療癒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尋求別人的認同,也不是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是修復生命裡的最深層的創傷。 接納自己的陰影,意味著理解、寬恕、和不再防禦,這一點我深有同感,毫不誇張地說,我終其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傷痛。 現在,我終於可以放掉過去,為自己而活。 找到愛的關鍵,是軟化我們建造起來「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健康時,我們通常會想到一種充滿活力和快樂的狀態。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可能並不總是感覺到這種健康。他們可能正在與各種身體狀況或疾病作鬥爭,這些都是健康不足的表現。要快速地體驗到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感恩。 當身體出現問題或疾病時,人們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擔憂、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健康時,我們通常會想到一種充滿活力和快樂的狀態。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可能並不總是感覺到這種健康。他們可能正在與各種身體狀況或疾病作鬥爭,這些都是健康不足的表現。要快速地體驗到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感恩。 當身體出現問題或疾病時,人們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擔憂、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我想要溫暖、安全、快樂的療癒方法   我不想要挖掘過去創傷,我也不想要治療內在小孩   他很好,她很好,在過去很好,在現在很好,在未來很好   當下就是威力支點   我們選擇挖掘幸福、有錢、健康、能愛與被愛的證據   我們要從現在的專注   重新拼寫每一段人生   我
Thumbnail
我想要溫暖、安全、快樂的療癒方法   我不想要挖掘過去創傷,我也不想要治療內在小孩   他很好,她很好,在過去很好,在現在很好,在未來很好   當下就是威力支點   我們選擇挖掘幸福、有錢、健康、能愛與被愛的證據   我們要從現在的專注   重新拼寫每一段人生   我
Thumbnail
Love 能治癒一切 沒有厲害的手藝, 但有心意滿滿的菜餚, 伴隨著音樂、啤酒、蛋糕、烏龍茶, 我們各自分享人生過程中沒有連結時的生活故事, 也許是大家都成熟了, 也許是彼此有著安全感, 我們可以靜靜的聆聽, 又能沒有批判的詢問故事背後的想法, 當我們再一次敘事的過程中, 那些被
Thumbnail
Love 能治癒一切 沒有厲害的手藝, 但有心意滿滿的菜餚, 伴隨著音樂、啤酒、蛋糕、烏龍茶, 我們各自分享人生過程中沒有連結時的生活故事, 也許是大家都成熟了, 也許是彼此有著安全感, 我們可以靜靜的聆聽, 又能沒有批判的詢問故事背後的想法, 當我們再一次敘事的過程中, 那些被
Thumbnail
《溫暖縫補,點滴編織,光陰如常》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A joy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broken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陽気な心は健康を良くし、陰気な心は骨を枯らす」
Thumbnail
《溫暖縫補,點滴編織,光陰如常》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A joyful heart is good medicine, But a broken spirit dries up the bones.」 「陽気な心は健康を良くし、陰気な心は骨を枯ら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