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卡關了?想想我們有的「心態」與「技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臉友貼文說教養的挫折感,經過多年諮商沒辦法完全解決,忍不住回文。仔細想想這不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嗎?

失敗感可以分成「技術」與「心態」,有些人會以為心態調整後,就能以更彈性的方式來行動,解決技術缺乏的問題。這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但如果我想成為跨領域的醫生,可以嗎?

可以,但短期內一定有挫敗感。不論我怎麼諮商,都還是得直視我沒有成為醫生的「技術」。我可以在諮商後,好好面對、梳理我沒有技術卻不肯學習的「心態」,是否來自過去的經驗?

但不太可能是通過不斷諮商這種挫敗感或無力感,我就變成擁有醫療技術的醫生。這不代表諮商完全沒有用。我依然可以在學習成為擁有技術的醫生路上,不斷諮商我所遇到的各種感覺,幫助我把事情做得更好。

(先把留言貼過來,繼續寫,忍不住寫了一大篇。)


隨著孩子成長,我可以感覺到有些隱微的改變發生在親子相處上,但一開始非常模糊。從我的角度看,某些躁動的指責與要求反覆發生,感覺上是小孩進逼,把我逼到某個點。

這樣的感覺,令我非常不耐與不安……但我只能簡單猜測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發生她也無以名狀的情緒與感受。所有她在生活上感知到的一切,甚至包含她對自我的期許或壓力,都會內爆到我身上。

如果不能處理她指責、要求我等等帶來的憤怒與不耐煩,我就很難撐出空間(甚至會想中斷跟孩子的連結),理性支持、陪伴她走過她所遇到的風暴。

(家長們不知道能不能懂這種感覺……?)


反過來說,我們要怎麼敏察的注意到孩子所擾動的一切,進而成為她的支柱呢?

  • 技術上,我需要知道她面對什麼壓力,必須研發出更好的系統支持(也許是在我所擅長的人文、社會領域創建以她為主的課程,也許是幫她找某些老師等等,又或許是其他能力需要培養),幫助她走到想去的地方
  • 心態上,需要先處理我被擾動的過往,以及潛在的陰影或情緒。

閱讀一直是幫助我看清過去的重要方式。例如前陣子讀完的愛書《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雖然有些概念已經理解,但重讀是很好的提醒。

書中說:「若一直讓孩子背負我們認為不可接受的特質的重擔,就會讓孩子注定這輩子都得努力將自己與我們的投射分開來。與此同時,我們也失去了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因為我們從未了解那些投射出去的特質其實屬於自己。」

閱讀這段文字時,我回想起身邊的許多親子相處、想到自己,完全能夠理解書中所說「讓孩子背負我們認為不可接受的特質的重擔」是什麼意思……(變成許多悲傷的故事……)

(好沉重的人生……)

《當媽後,你是公主也是壞皇后》是從榮格心理學看童話故事中的母性智慧,雖然對有些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些難讀,但裡頭有許多直扣心靈的提問,引領讀者思考。例如:妳的孩子最讓妳發火的是什麼?最讓妳覺得丟臉的是什麼?妳會怎麼理解這件事?

(關於這本書的好,可以另外寫很多篇,以下先跳回來)

直到閱讀、處理了一些情緒,又能以相對開放的心態,檢視孩子遇到的問題。接下來,可能就是整合家長所擁有的資源,實際解決技術上的問題。這同時也考驗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找不到老師、找不到好的課程,那就自己開課、揪課、問人等等。

以上發展都得動態調整,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會不斷遇上新的難題,也可能會不斷勾起我未盡的議題(例如:我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妳不會微積分的問題啊!我以前也不會數學,找不到人幫忙……QQ)。

又例如:隨著孩子的學習進步,可能會遇上「成為完美學生」的誘惑,但她做不到時,又可能將情緒丟給我。我就必須先處理自身也有的挫敗感,以及我(過去)也是完美主義的焦慮、渴望、絕望、自負等等。

又或者:隨著孩子發育,家長會緊張情感與性教育等等。

隨著情境的改變,家長在情緒處理與(解決真實問題)技術上的調整、精進,我們也許逐漸能陪伴與支撐孩子(我們又同時要面對許多新的難題,那又是另一件事了……XDD)。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有跟小孩討論新聞時事的習慣,原因有三: 1. 語文作為認知與表達工具,內容遠遠超出課本所寫,理應落實在生活中。在新聞時事的閱讀與討論中,小孩會學到許多書面語或專業詞彙。 2. 社會新聞通常有清楚的因果邏輯與脈絡,通過適當引導,可以協助小孩發展閱讀理解與思辨表達。 3. 社會新聞往往有各階層的
這週從閱讀繪本《阿公的茄苳樹》開始,我們試著熟悉閱讀策略。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掌握方式,低年級的學生慢慢試著思考與發言。繪本往往點到即止,用共讀討論的方式,可以引導孩子更深入思考「為什麼」。這是從被動的接收故事,到主動理解故事的方法。 其中一個設計點是想測試孩子的閱讀理解,沒想到才小二的年紀
實驗教育前輩曾經分享的至理名言之一是「重用同學」,很慶幸任教單位裡有老師願意採取這樣的制度。而我,有幸擔任指導。 在遙遠的年代,計畫主持人熱血的申請閱讀書寫計畫,有一點點經費。內容是把大一班級拆成不同小組,讓大個一、兩歲的TA(教學助理)負責帶各組學弟妹讀一篇文章。計畫早就結束,可是主持人覺
青少女難得借住,可惜本人感冒,無暇接待陪玩。 第一天:還沒出門就喊熱、絕對不肯綁起頭髮的青春期遇上盛暑,在戶外咖啡杯轉啊轉後,到家吃了兩口飯便懨懨的說吃不下。(吐完才知道那臉色疑似中暑) 偶爾看見她百無聊賴的划手機,貌似看短影片,才驚覺「咦,又在划手機。」 我病糊塗的直覺反應是「妳不是來玩嗎?
因為整理書櫃,重讀這本書。評語是「體制內教育求生之道」,裡頭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很能回應廣大的家長焦慮。 例如: 在乎成績=不快樂的童年? 不在乎成績=快樂的童年? 不喜歡讀書=不需要努力? 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無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分數就不重要」?
這部電影的節奏很快,寫下分析的文字就是我定下心看的力量啊!!! 上一篇分析了婚姻與母女關係,這篇來說說其他幾個重要部分:父女、自己與他人。 三、秀蓮與父親的關係——「如果我的女兒一無是處? 大多數人都得要處理成長階段的評價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秀蓮在原生家庭的狀態是通過父親王公公呈現,他不斷貶斥女兒秀蓮
我有跟小孩討論新聞時事的習慣,原因有三: 1. 語文作為認知與表達工具,內容遠遠超出課本所寫,理應落實在生活中。在新聞時事的閱讀與討論中,小孩會學到許多書面語或專業詞彙。 2. 社會新聞通常有清楚的因果邏輯與脈絡,通過適當引導,可以協助小孩發展閱讀理解與思辨表達。 3. 社會新聞往往有各階層的
這週從閱讀繪本《阿公的茄苳樹》開始,我們試著熟悉閱讀策略。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掌握方式,低年級的學生慢慢試著思考與發言。繪本往往點到即止,用共讀討論的方式,可以引導孩子更深入思考「為什麼」。這是從被動的接收故事,到主動理解故事的方法。 其中一個設計點是想測試孩子的閱讀理解,沒想到才小二的年紀
實驗教育前輩曾經分享的至理名言之一是「重用同學」,很慶幸任教單位裡有老師願意採取這樣的制度。而我,有幸擔任指導。 在遙遠的年代,計畫主持人熱血的申請閱讀書寫計畫,有一點點經費。內容是把大一班級拆成不同小組,讓大個一、兩歲的TA(教學助理)負責帶各組學弟妹讀一篇文章。計畫早就結束,可是主持人覺
青少女難得借住,可惜本人感冒,無暇接待陪玩。 第一天:還沒出門就喊熱、絕對不肯綁起頭髮的青春期遇上盛暑,在戶外咖啡杯轉啊轉後,到家吃了兩口飯便懨懨的說吃不下。(吐完才知道那臉色疑似中暑) 偶爾看見她百無聊賴的划手機,貌似看短影片,才驚覺「咦,又在划手機。」 我病糊塗的直覺反應是「妳不是來玩嗎?
因為整理書櫃,重讀這本書。評語是「體制內教育求生之道」,裡頭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很能回應廣大的家長焦慮。 例如: 在乎成績=不快樂的童年? 不在乎成績=快樂的童年? 不喜歡讀書=不需要努力? 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無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分數就不重要」?
這部電影的節奏很快,寫下分析的文字就是我定下心看的力量啊!!! 上一篇分析了婚姻與母女關係,這篇來說說其他幾個重要部分:父女、自己與他人。 三、秀蓮與父親的關係——「如果我的女兒一無是處? 大多數人都得要處理成長階段的評價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秀蓮在原生家庭的狀態是通過父親王公公呈現,他不斷貶斥女兒秀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近幾年統計發現,青少年網路上觸法行為最多的是涉及「詐騙」相關的行為,約分為兩類,網路詐欺以及詐騙集團。而其他如網路霸凌、私密照外流等案件數也不斷攀升,讓家長們更加擔心孩子們使用網路的狀況,所以接下來將由吉官帶我們了解觸法少年的型態及建議。
Thumbnail
2022年國語日報做了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統計發現兒少的前三名夢想職業中很多網路有所關連,例如電競選手、工程師及動畫師等,那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夢想有何想法呢?邀請知名 YouTuber ,同時也是《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作者的六指淵來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疫情下每人接觸網路的時間都大幅上升,而往往「上網時間」會成為家長及孩子間的引爆點,大眾容易將上網連結到沉迷、成癮等議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全然,無論是對大人或小孩而言,網路都是很好補充「歸屬感」及「成就感」的地方,但兒少缺乏大人的自制力,經常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甚至是成癮的情況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身處數位時代下的青少年,經常比父母更懂網路世界的運作,也常利用網路查找資訊,或和他人在數位空間建立關係。而在這種數位元素的加入下,現今孩童情竇初開的年齡,相比於家長所處的年代可能來得更早。對此,資深諮商心理師利美萱就表示,父母在孩子初戀時,協助孩子培養處理情感的能力便相當重要。
Thumbnail
攝影的便利性在近十年來大幅提升,現在幾乎人人只要有手機,就可自拍,且隨著網路社群平台的發展、對於展露身體的界線日趨模糊,讓兒少擁有更多在數位世界展現自己的機會,自拍現象因此更為普遍。然而,青少年自拍的次數增加,經常也伴隨著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等潛在風險!
Thumbnail
談到數位性別暴力,你會先想到什麼呢? 過往也不斷出現有心人士在網路上利用情緒勒索、給予心理壓力等手法操控青少年,或故意利用性影像傷害對方。更有加害者將影像透過合成、換臉技術製作成色情影片,女性、男性都有可能淪為受害者,而這些性影像一旦外流,便很難被完全移除。
Thumbnail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孩子過往可能多與霸凌者是有交情的同學,起因通常在某些事件中產生誤解、意見不合,最終在雙方衝突下演變成霸凌事件。 然而,面對霸凌,特別近幾年來日趨頻繁的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呢?該如何讓孩子調適好自己的心境來面對這艱困的處境?
Thumbnail
現今的父母其實都相當辛苦,在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家長經常反思孩子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抉擇,或幫孩子思考,在往後的人生中應要具備何種技能,讓孩子在成年後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然而在教養青春期子女的這條路上,父母難免會遇到溝通困難的時刻,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也有以下的經驗呢: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近幾年統計發現,青少年網路上觸法行為最多的是涉及「詐騙」相關的行為,約分為兩類,網路詐欺以及詐騙集團。而其他如網路霸凌、私密照外流等案件數也不斷攀升,讓家長們更加擔心孩子們使用網路的狀況,所以接下來將由吉官帶我們了解觸法少年的型態及建議。
Thumbnail
2022年國語日報做了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統計發現兒少的前三名夢想職業中很多網路有所關連,例如電競選手、工程師及動畫師等,那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夢想有何想法呢?邀請知名 YouTuber ,同時也是《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作者的六指淵來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疫情下每人接觸網路的時間都大幅上升,而往往「上網時間」會成為家長及孩子間的引爆點,大眾容易將上網連結到沉迷、成癮等議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全然,無論是對大人或小孩而言,網路都是很好補充「歸屬感」及「成就感」的地方,但兒少缺乏大人的自制力,經常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甚至是成癮的情況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身處數位時代下的青少年,經常比父母更懂網路世界的運作,也常利用網路查找資訊,或和他人在數位空間建立關係。而在這種數位元素的加入下,現今孩童情竇初開的年齡,相比於家長所處的年代可能來得更早。對此,資深諮商心理師利美萱就表示,父母在孩子初戀時,協助孩子培養處理情感的能力便相當重要。
Thumbnail
攝影的便利性在近十年來大幅提升,現在幾乎人人只要有手機,就可自拍,且隨著網路社群平台的發展、對於展露身體的界線日趨模糊,讓兒少擁有更多在數位世界展現自己的機會,自拍現象因此更為普遍。然而,青少年自拍的次數增加,經常也伴隨著兒少性私密影像外流等潛在風險!
Thumbnail
談到數位性別暴力,你會先想到什麼呢? 過往也不斷出現有心人士在網路上利用情緒勒索、給予心理壓力等手法操控青少年,或故意利用性影像傷害對方。更有加害者將影像透過合成、換臉技術製作成色情影片,女性、男性都有可能淪為受害者,而這些性影像一旦外流,便很難被完全移除。
Thumbnail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孩子過往可能多與霸凌者是有交情的同學,起因通常在某些事件中產生誤解、意見不合,最終在雙方衝突下演變成霸凌事件。 然而,面對霸凌,特別近幾年來日趨頻繁的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呢?該如何讓孩子調適好自己的心境來面對這艱困的處境?
Thumbnail
現今的父母其實都相當辛苦,在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家長經常反思孩子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抉擇,或幫孩子思考,在往後的人生中應要具備何種技能,讓孩子在成年後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然而在教養青春期子女的這條路上,父母難免會遇到溝通困難的時刻,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也有以下的經驗呢:
Thumbnail
自Covid-19疫情開始後,孩子參與線上遠距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相較於過往,亦有變多的趨勢。網路在現今的大環境中,儼然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鑰匙,但網路也可能沿伸出網路隱私、霸凌、網路誘拐、生理健康等問題,身為家長或監護人,我們該如何妥善的應用數位科技,來協助及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