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性騷防治~性別平等工作法及相關子法規定解析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轉載自台灣勞工季刊| No.77,作者: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吳思儀專員

一、前言

經過行政院跨院、跨部會團隊共同研 修「性別工作平等法 」及「性騷擾防治法 」 與「 性別平等教育法 」,針對現行性騷擾防治不足之處全面檢討。「 性別工作平等法 」部分條文修正案於2023 年8 月16 日 經總統修正公布,自2023 年8 月18 日起 名稱修正為「 性別平等工作法 」。本次修法基於「 有效性 」、「 友善性 」及「 可信賴 」的三大原則,明確規範工作場所性騷擾管轄範圍、建立外部公權力申訴調查機制、增訂處罰規定、簡化申訴流程及提供相關協助資源,遏阻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發生,並完善被害人保護及扶助。因範圍較大,部分條文自公布日施行,其餘條文則自2024 年3 月8 日施行。

圖片轉載自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以下皆同)

圖片轉載自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以下皆同)

raw-image
raw-image


二、「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重點

修法前性別工作平等法(以下簡稱本法)課予雇主應防治工作場所性騷擾行為之發生,並於知悉性騷擾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惟因性騷擾事件於工作場所內及部分情形下,較難期待內部申訴得以有效運作。爰除修法前第 12 條第 1 項規定之「敵意性工作場所性騷擾」及「交換式工作場所性騷擾」外,本次修法新增「權勢性騷擾」之定義,對於因僱用、求職或執行職務關係受自己指揮、 監督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 均屬本法所稱權勢性騷擾,並作為後續處理、加重賠償責任及懲處之依據。

raw-image


此外,實務上針對受僱者於非工作時間遭受性騷擾,雖非在工作場所內,惟仍與工作場所之人、事具有緊密關聯,為避免受僱者遭受持續性性騷擾,爰增訂第 12 條第 3 項,定明 3 種非工作時間遭受性騷擾類型,不再依行為分別適用不同法律, 而均適用本法規定,包括:1. 遭受所屬事業單位之同一人,為持續性性騷擾;2. 遭受不同事業單位,具共同作業或業務往來關係之同一人,為持續性性騷擾;3. 遭受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為性騷擾,以保障受僱者之權益。本次修法,除進一步確明工作場所性騷擾定義外,亦更強化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機制,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強化雇主防治工作場所性騷擾責任

有關雇主防治工作場所性騷擾責任的事前預防部分,增訂適用範圍擴及僱用受僱者 10 人以上未達 30 人之雇主,規範其亦應訂定申訴管道,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以保障小微型企業受僱者之申訴權益。 另維持修法前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僱用受僱者 30 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規範,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本次修法明確說明有關「防治措施」 之具體內涵。

至於工作場所內發生性騷擾事件,修法前第13 條第2 項規定雇主於知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本次修法進一步闡明雇主「因接獲被害人申訴」或「非因接獲被害人申訴 」 而知悉性騷擾之情形時,分別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之具體事項,使雇主更明確所應採取之行動,並能有效提供被害人協助及支持;另規範被害人及行為人分屬不同事業單位,且具共同作業或業務往來關係者,該行為人之雇主亦應同負防治義務。同條第3項定明雇主對於性騷擾事件之查證及處理原則,使雇主有所遵循,並於同條第4 項定明雇主接獲申訴,及就調查認定屬性騷擾案件之處理結果,均應通知地方主管機關。

此外,考量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恐因被申訴人具權勢地位,有礙調查之進行,爰增訂第13條之1第1項規定,定明雇主得暫時停止或調整具權勢地位之被申訴人之職務,經調查未認定為性騷擾者,其停止職務期間之薪資應予補發,以衡平被申訴人權益。又考量性騷擾案件之調查需相當時日,調查結果做成時,恐已逾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2項所定終止契約之除斥期間,爰另定明經雇主或地方主管機關認定為性騷擾且情節重大,雇主得於知悉「該調查結果 」之日起30日內,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之規定。

raw-image
raw-image



(二)建立公權力介入的外部申訴管道

修法前受僱者或求職者遭受性騷擾, 原則上應向雇主提起申訴,如對雇主所為之申訴案決議有異議者,得於一定期間內向雇主提出申復;如認雇主未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受僱者或求職者得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考量工作場所性騷擾行為人為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時,其內部申訴制度能否有效運作,不無疑慮,爰本次修法增訂第 32 條之 1 第 1 項但書第 1 款規定,如被申訴人屬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受僱者或求職者得逕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訴,並得於地方主管機關調查期間至調查結果送達雇主之日起 30 日內,向雇主申請調整職務或工作型態,雇主不得拒絕。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經地方主管機關認定有性騷擾者,得依本法第 38 條之 2 第 1 項規定,處新臺幣 1 萬元以上 100 萬元以下罰鍰。

對於經向雇主提起申訴,但雇主未為處理或業經雇主調查之申訴案件,申訴人如不服被申訴人雇主之調查或懲戒結果, 為簡化申訴流程,取消向雇主內部申復之機制,於第 32 條第 1 項但書第 2 款定明申訴人於此情形亦得逕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訴,以強化其申訴權益;地方主管機關依本法規定對上開案件進行調查時,第 32 條之 2 條第 2 項明定被申訴人、申訴人及相關人員或單位應有配合調查之義務,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同條第 3 項並定明, 前開案件經地方主管機關認定性騷擾行為成立或原懲戒結果不當者,得令行為人之雇主於一定期限內採取必要之處置。

raw-image



(三)完善被害人保護及扶助

除了強化雇主防治責任及建立外部申訴管道外,考量受僱者或求職者遭受性騷擾後所需支持,本次修正於第 13 條第 2 項新增雇主對申訴人或被害人「提供或轉介諮詢、醫療或心理諮商、社會福利資源 及其他必要之服務」,作為應採取的立即有效糾正及補救措施之一,並進一步於同條第 5 項要求地方主管機關應規劃整合轉介資源網絡,以強化雇主防治作為及被害人之保護。

另為提供受僱者或求職者在性騷擾案件申訴及訴訟之相關協助,除原於第 37 條第 1 項規定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雇主違反本法之規定,而向法院提起訴訟時,主管機關應提供必要之法律扶助外,本次於同條項新增因遭受性騷擾而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訴時,亦可獲得有關法律之諮詢或扶助。

此外,本次修正亦加重「權勢性騷擾」 及「行為人為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於第 27 條第 5 項及第 6 項增訂法院得應被害人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 1 至 3 倍或 3 至 5 倍之懲罰性賠償金規定,以增遏阻之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相關子法及配套措施

因應本次修正,亦配合修正或訂定本法相關子法,同步自2024年3月8日起施行,相關法規重點說明如下:

(一)性別平等工作法施行細則

配合本法強化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之規定,增訂本法第12條及第13條有關「共同作業 」、「 持續性性騷擾 」之定義,及第13條第2 項所定雇主「知悉 」性騷擾時點之意涵。定明雇主接獲申訴及調查認定屬性騷擾案件之處理結果,應通知之地方主管機關,為被害人勞務提供地之直轄市或縣(市 )主管機關;並新增雇主、受僱 者或求職者如有不服中央主管機關性別平等工作會於2024 年3 月8 日以後依本法第 34 條第2 項所為之審定,不經訴願程序, 得逕提起行政訴訟之規定。

(二)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

本法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雇主之性騷擾防治責任,本準則進一步定明僱用受僱者 30 人以上之雇主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規範之內容及事項,包括性騷擾樣態、防治原則、教育訓練、申訴管道、申訴調查程序、應設申訴處理單位之基準與其組成、懲戒處理及其他相關措施,並就不同規模之事業單位作更細緻的規範,以供雇主依循。

(三)地方主管機關受理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申訴處理辦法

本次修法於第 32 條之 1 定明受僱者或求職者遇有性騷擾情形時,如被申訴人為單位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雇主未處理或不服被申訴人之雇主所為調查或懲戒結果,得逕由地方主管機關受理申訴之規定。 為規範地方主管機關辦理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申訴處理程序,於本辦法定明受理申訴範圍、申訴調查處理原則與程序等事項。

(四)性別平等工作申訴審議處理辦法

本辦法規範受僱者或求職者依本法第 34 條第 1 項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以 及雇主、受僱者或求職者對於地方主管機關審議後所為之處分有異議,依同條第 2 項規定向中央主管機關性別平等工作會申請審議,有關地方主管機關受理申訴、中央主管機關受理審議相關程序及審議決定等事項,以利實務運作。

(五)性別平等工作法律扶助辦法

因應本法第37 條規範主管機關應向 受僱者或求職者提供必要之法律諮詢或扶助,爰本辦法定明各地方主管機關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經費,向受僱者或求職者 提供「法律諮詢 」、「律師代撰民事書狀之 費用 」、「 勞動事件之調解程序、民事訴訟程序、保全程序、督促程序及強制執行程序之律師費及其必要費用 」及「勞動調解及訴訟期間必要生活費用 」等法律扶助項目。

(六)工作場所性騷擾調查專業人士培訓及專業人才庫建置要點

依本法第12 條第5 項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性別平等人才資料庫,爰就納入人才資料庫之調查專業人士的培訓資格、培訓課程內容、回訓機制等訂定相關規範,以建置「工作場所性騷擾調查專業人才資料庫 」,提供各直轄市、縣( 市 ) 政府或事業單位調查工作場所性騷擾申訴案件時,得以遴選之。

四、結語

本次修法以有效、友善及可信賴原則,建構完善性騷擾防治網絡,雇主面對工作場所性騷擾事件,必須重視且確實 做到立即有效的改善措施,並以預防的角度,積極建立免受性騷擾之友善職場環境,讓每一位受僱者都能有安心、安全的工作環境。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健康面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職場心理衛生宣導活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家庭諮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親子教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性工法】雇主調查期間於職場上說「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顯未善盡雇主防治職場性騷擾糾正及改善義務。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4-03-14
【性工法】職場性騷擾:雇主的事前防治義務因為臺灣的#MeToo事件,政府不得不重新檢視與性騷擾相關的法律,立法院在112年7月31日三讀通過修正《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 本篇將先檢視並歸納出面對職場性騷擾事件,雇主應有的事前防治義務。 除將原本的《性別工作平等法》改名為《性別平等工作法》外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3-08-31
面對職場性騷擾-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是性騷擾嗎?」這可能是許多人在事發後所產生的困惑,其實在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2條有具體定義,白話來說分為敵意式性騷擾和交換式性騷擾。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3-07-02
遇到職場性騷擾 可以採取的四步驟 當遇到職場性騷擾時,可以採取四個步驟:勇敢說不、蒐集證據、進行申訴、尋求支持。如果公司處理不當,可以向勞動局/勞工局提出申訴。性騷擾離我們很近,需要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且提供支持給身邊的人。
Thumbnail
avatar
李宜芳 Ella
2023-06-25
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這是許多人在職場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處理和保護自己。本文將介紹性騷擾的定義、類型、影響,以及遇到性騷擾時的應對方法和求助管道,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
Thumbnail
avatar
小保羅勞動小教室
2023-06-16
【性工法】職場性騷擾--談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義務之責任近來臺灣版的#Metoo事件愈演愈烈,許多受害者紛紛跳出來指證加害者的性騷擾情事。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統計,2022年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申訴案件件數,全國受理件數高達165件,評議103件,成立則有47件。 面對性騷擾事件,雇主應當如何因應?本文帶大家從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規定及法院相關見解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3-06-16
職場性侵性騷:受害者的無言痛苦最近民進黨發生前黨工求助青年部主任卻被逼道歉的事件,這件事之所以如此夯並受到媒體關注,這與明年總統選舉有關,而且性騷事件發生在黨部,就更可以想見受害者的處境有多艱難。 過去有機會在司法機構的少年法庭與家暴中心,服務受性侵害的個案,因此對於此類受害者的苦更能感同身受。這位受害者身處一個陽剛的政治環境裡
Thumbnail
avatar
洪惠嘉
2023-06-03
【職場性騷擾】當你一向敬重的上司對你開黃腔,該怎麼辦?記得之後,長達一個多月,我成天處在解離狀態,不怎麼有辦法集中精神,一看到他就無法控制的反感厭惡,情緒波動很大......
Thumbnail
avatar
艾莎解結-跨界生涯顧問
2022-11-01
職場性騷擾,辦公室內遭到男同事強吻甲男和乙女是同事,甲男暗戀乙女,某日偷偷親了乙女臉頰,又因乙女未接受甲男的追求,於是某日甲趁乙女在辦公室茶水間休息,見沒其他人,步步逼近乙女,乙女退到牆邊,甲男一手伸出抵在其身後的牆上,不讓乙女有機會離開,強吻乙女。甲的行為有什麼刑事責任嗎?
Thumbnail
avatar
馮鈺書(鳳梨酥)律師
2021-08-01
【職場】你遇過職場性騷擾嗎?職場常見三招回應法 在職場上,男同事講話開開黃腔、說說跟性有關的笑話,或者有時拍拍女同事的肩膀、摸摸頭之類,女生到底該有什麼反應?
Thumbnail
avatar
艾莎解結-跨界生涯顧問
20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