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之星|✡️你不知道的亞斯伯格(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妳家裡的孩子明明有種天才級別的小聰明,帶點奇怪的自閉或過敏,生活能力卻一團糟,且情緒又多又大?

有可能,妳的寶貝和我兒子是同一國的!

但很少有人知道「亞斯伯格症」與納粹百分百相關。


高功能自閉症✡️星星小孩

先來說「亞斯伯格」這個名詞吧,現在有些醫生不用亞斯伯格了,使用的專業術語是「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HFA)」,雖然歸屬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其中一個類別,但通常指的是有自閉傾向,卻在語言、藝術、空間感、邏輯等特殊領域的智力上,具備相對高水平的人。

例如兒子在做診斷測驗時,空間智商級距高達97,意思是超越97%一般人。他那「奇怪的」空間感,只能說我完全跟不上,這以後聊。

所以有人會用「星星✡️小孩」來形容他們,而這個名詞在台灣被廣為人知,要感謝兩個人。

首先是天才畜牧科學、動物學博士天寶葛蘭汀,她在1986年寫下《星星的孩子:一個畜牧科學博士的自閉症告白》(Emergence:Labeled Autistic,1986),這開始讓台灣教育界開始認識,原來這些看起來過動的卻異常聰明的孩子,主要的症候並非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因為過動、焦慮恐慌和憂鬱等傾向,只是共病的表現,而真正的問題核心是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其實無法用藥物「治療」,需要的是認知與行為教育。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老師還是會強制孩子去「吃藥」,吃藥其實只對有共病的孩子有點效果,例如過動症的處理,可以透過吃「利他能」獲得緩解。

但亞斯的部分,並沒有被處理。


天寶葛蘭汀是用視覺在「思考」的(白話翻譯:用眼睛即能進行運算),她在自傳中描述兒時無止無休的尖叫、搖晃,不讓人抱、對人不理不睬,脾氣暴躁,動不動拿排泄物亂丟,或可以目不轉睛的望著幾顆砂粒、手指的紋路、重複轉圈圈連續幾個小時(後者的強迫性重複動作,反映在身體肌肉就成為「妥瑞氏症」)


早療?靜坐?

這......讓我想起兒子,但,兒子從三歲就開始跟著我靜坐,一直到六歲,無法排解的大問題是在停止靜坐冥想的習慣後才陸續浮現。所以我認為他的很多情緒問題,在小時候跟著我靜坐時都被轉化了。

當時我只知道孩子很難帶,幼兒園的老師一開始曾懷疑他自閉,當時請專業人士評估過後覺得不是,因此錯過早療時機(說實話,現在回過頭來覺得當初的靜坐效果,可能比早療好)。後來兒子拒絕靜坐,小四搬家後,問題開始變...很大,都到了老師快拒教的地步!


缺乏同理心💔說謊不想臉紅

第二知名人物應該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他那自命不凡的智商、說謊卻不臉紅,白目式溝通的「定位」標籤,讓人恍然大悟,原來亞斯伯格的「缺乏同理心」的表現,就算受過最高等的教育及文化薰陶,來自多麼主流的家庭,依然可以強大到這種地步!

其實台灣在 2012 年時,就已經取消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病名,並且將它納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範疇。緊接著,於 2013 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中,已將亞斯伯格症的診斷從手冊內移除。所以除了有明顯自閉或其他符合身心障礙的症狀共病,並無法申請身心障礙的資源。


雖然亞斯兒們雖然受大腦前額葉的神經缺憾所苦,反映在生活上幾乎可說是隱性版的生活白癡,尤其情緒來的時候...沒有身邊成員的提醒,很容易導向焦慮、恐慌、無法「自理」,卻無法享受任何身心障礙的福利


對於這點,辛苦的亞斯+過動爸媽們,只能默默臣服:謝謝老天給孩子一副特殊的好腦子,但孩子的情緒與認知教育,要靠我們父母強大的愛與耐心。否則,這些聰明的孩子容易走上歪途、被人利用,並過著憂鬱、恐慌、隨時埋在自己是受害者的暗黑世界中。

天寶葛蘭汀,不正是有一個強大心臟的母親,才讓天寶的價值「活出來」了嗎?設想天寶媽若當初缺乏覺知、無法理解孩子,結局會如何翻轉???對峙、怒吼、憤怒、極端的原生家庭很可怕,缺了天寶媽的認知,誰說1980年代,地球不會多一位具有「反社會人格」的...天才?


一顆綠豆,秒變一座火燄山

但有多少父母能天天面對亞斯兒的情緒發作?像昨天兒子又因為一顆綠豆,迅速膨脹成了一座火燄山,讓我又開啟悶鍋模式,若不是Susan Stiffelman的兩本書《教養不是作戰》+《當下的父母》,我這個亞斯媽...💔💥就等著瞧看著辦吧!


我真的感謝蘇珊。因為昨天是第一次,兒子開啟「綠豆變火燄山模式」時,沒去床上躺超過三個小時。對他來說可是非常大的突破,因為這是一次打破暗黑迴圈習慣的開端雖然他無理且自私的哭鬧行為還是很過分、過分、過分!但他至少突破了以前的受害者行為中的某些憂鬱習慣


當然,我「氣」壞了,卻還得「用力」克制自己不爆鍋,照著書上的指示做(第一步驟主要是口中認同重複亞斯兒「無理、受害者」感受,卻又不能對他講道理)。面對兒子綁架式的無理,感恩自己竟然學會在情緒風暴的火焰山旁乘涼,真是位了不起的亞斯媽,得給自己一個大抱抱才行!


因此,跟我在同一個陣線的爸媽、老師、精神醫師、心理諮商、特教專業的妳,趕快把那兩本書買回家,那兩本書不只對應親子教育,也對應成人情緒教育,尤其現代有很多成人亞斯,精神醫學與靈魂醫學可以1+1大於2,相輔才能相成


精神科更需靈魂醫學

其實亞斯這個名詞,是來自參加納粹「優生滅絕」的小兒科權威醫生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2018年,一份奧地利學者解密國家檔案指出,亞斯伯格事實上是納粹政權的熱烈擁護者,為了幫助達成希特勒種族優生的帝國霸業,他將數千名病童送往安樂死,其中有很多自閉症的兒童。

當然也有人說他也拯救了不少亞斯伯格症狀的孩子,但還是有很多孩子被無辜處死。漢斯.亞斯伯格這個人很具爭議性,有褒有貶,當初讀完Edith Sheffer著的《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這本書時,我落淚了。


因為在德國留學時,我親自去過德國滅絕猶太人的重點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那時雖沒開始修行,但身體感應與直覺還是有一點的。

欠缺靈魂或靈性意識認知的精神科是很殘忍的,徒讓許多星星小孩受了不必要的恐懼與痛苦!這部分就留著下次談吧,順便談談亞斯的典型症候...很多啊。




孩子雖有很多“標籤”,但我累的很快樂!💟自幼最愛玄學,在重建親子關係時讀了數百本書,而擷取精華過程中,是孩子強化自己的靈性道途。 💜想把更多覺知分享給更多的父母,也許,我們可以一起走,避免崎嶇的辛苦路? 🍷也分享給想調校情緒或擴展意識的成年人,我們現在幸福,孩子之後組成的家庭更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寫信給心理師01—我想談,這些是亞斯伯格症的特質嗎?這幾年才知道,我有亞斯症和高敏感的特質,這2者的特質好像有些重疊。   一、我知道我有的特質:   1.異常地堅持,不會停止—要被打趴在地,被壓到底層,或生病不能動了,才想到停止—這是我在看我的亞斯特質時,想到的第一項; 2.沒有好玩,有趣的需求、想法,只做「有用」的事情; 3.很仔細; 4.很認真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1-11-21
《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成人亞斯伯格症者的深剖告白從自我探索、社會處境、選擇與承擔、溝通、親密關係五大主題,深入描述、剖析亞斯伯格症者的自身現實
Thumbnail
avatar
註異文庫
2021-06-14
看一本關於亞斯伯格的書        筆者閱讀亞斯伯格書籍,反思自身實務工作經驗及與工程師老公的相處,將其讀後心得撰寫成文章,希望能與大眾分享。
Thumbnail
avatar
小魯心理師
2021-04-03
【亞斯伯格族群系列】 我的父母有亞斯特質,但他們自己並不知道沒有亞斯特質的孩子,在情感上他抓不到亞斯父母無條件的愛,在認知上家裡理性邏輯與社會人情世故明顯不同又不相容,導致成長中他常感到孤寂、無措、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定位這個生命。
Thumbnail
avatar
林仁廷心理師
2021-03-03
有亞斯伯格症的我如何在大學交友有的亞斯很不需要朋友,但是我不是,幾乎可以說我的興趣之一就是研究如何社交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殺人鯨的社交策略」,介紹我是如何用「思考」去彌補亞斯伯格症帶給我的障礙。 而這次寫的這篇文章我寫的是「實際上我怎麼做」,在常見的社交場合中我如何應對。
Thumbnail
avatar
亞斯星來的殺人鯨
2020-11-07
液態正義:以類造人的意識形態與治理術──談《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譯者之一吳哲良博士借用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的「液態」概念,以〈液態正義:以類造人的意識形態與治理術〉為題,以譯者並自己的關注的角色,演繹該書的一些重點,並試圖延伸與之對話。
Thumbnail
avatar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
2020-05-11
重探幽暗群島(下):讀《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這項計畫謀殺的智能殘疾人超過六萬,包括智能不足的兒童,部分遺體供作大腦研究的材料。牽涉的行政措施包括:執行安樂死之前攝影存檔、遺體處置、偽造死亡原因、開立死亡證明書、致寄親屬弔慰信。
Thumbnail
avatar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
2020-03-13
重探幽暗群島(上):讀《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這本書引起了讀者熱烈的爭辯:亞斯伯格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薛弗(本書作者)是否做了摘奸發伏的工作?或者這本書詆毀中傷了一位心懷悲憫的兒童精神醫師?
Thumbnail
avatar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
2020-03-13
第二十本《星星小王子 : 來自亞斯伯格宇宙的小孩》Kenneth Hall,2005,久周文化。 推薦給:想認識星星小王子的人 謝謝,然後我會問我同事要不要看。 佳句摘錄 在我知道我有亞斯伯格症以前,我常會因犯錯而非常沮喪。許多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都會因為自己犯錯而不高興,我可以了解他們的感受。我正在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這種
Thumbnail
avatar
❦ 莊小昕
2020-01-21
不認識亞斯伯格的亞斯伯格患者我想過要學著變成正常人,後來我想著要接受自己,然後接著我想,還是消滅我這樣的存在,更加容易。 趕上放學收書包的時間,我拍拍兩個男同學的肩膀,小聲地問「請問今天國文課辯論活動,你們是因為討厭我所以給我零分的嗎?」「對啊,怎樣。」 「可以請問,你們為什麼討厭我嗎? 是因為我有做了甚麼事情嗎?」「妳就討
Thumbnail
avatar
重鬱少女
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