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的種子開始萌芽 - 旅途從踏入餐飲業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我與咖啡的相遇:中央大學咖啡社

我是在大學時期和咖啡相遇的,那時被朋友拉去學校咖啡社參加社課,誤打誤撞的就開始了練拉花、玩手沖的興趣。

還記得我第一杯拉花非常的醜,因為自己完全不知道在做什麼,只是盡力把手中的牛奶全部注入杯子之中,只見拿鐵上面浮了形狀不一的白色奶泡。

-

我的第一張拉花照,拍攝於2015年11月11日,中央大學咖啡研究社。

我的第一張拉花照,拍攝於2015年11月11日,中央大學咖啡研究社。

-

在中央大學咖啡社的日子有很多回憶,社課從手沖、賽風、拉花到烘豆都有。

還會不時有參訪行程,像是某一個寒假我們來到位於豐原的咖啡莊園,而在某一個學期,我們到中壢的在地店家參加杯測活動。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學期我們舉辦了一場拉花比賽,那場雖然我的拉花沒有得獎,但是我打出的奶泡獲得了學長給出的高分,我想那就是那麼多次練習的成果吧!

-

中央大學咖啡社 - 寒假咖啡莊園拜訪

中央大學咖啡社 - 寒假咖啡莊園拜訪

-

咖啡社店家參訪與杯測活動,拍攝於2017年6月17日。

咖啡社店家參訪與杯測活動,拍攝於2017年6月17日。


二、開始跑店的契機:展昭咖啡月、外帶一杯夢想 (A Dream To Go)

在研究所時期,我和一位好友,一起從中央咖啡社來到了陽明大學,在煩悶的研究生活之餘,我們遇到了兩場跑店活動,分別是展昭的咖啡月與外帶一杯夢想 (A Dream To Go)

這兩場活動分別帶我認識了台北的兩個最愛店家,布拉克咖啡館Coffee Sind

-

2018年拍攝於布拉克咖啡館,我和好友帶著研究所的Paper去咖啡館讀書。

2018年拍攝於布拉克咖啡館,我和好友帶著研究所的Paper去咖啡館讀書。

-

2019年拍攝於布拉克咖啡館,搭配展昭咖啡月的月票。

2019年拍攝於布拉克咖啡館,搭配展昭咖啡月的月票。

-

2018年拍攝於Coffee Sind。

2018年拍攝於Coffee Sind。

-

2019年拍攝於充滿豆豆咖啡館,圖片中為外帶一杯夢想的集點兌換禮物。

2019年拍攝於充滿豆豆咖啡館,圖片中為外帶一杯夢想的集點兌換禮物。


三、轉職前嘗試:相信世代公益咖啡師計畫

在我真的做出大膽決定之前,剛好有一個可以嘗試的機會出現在我面前,在2023年的北,我遇到相信世代的一個公益咖啡計畫,於是我確定了我的心之所向。

-

經過8堂咖啡課之後,考核的當下。

經過8堂咖啡課之後,考核的當下。

-

在相信世代的公益咖啡計畫期間,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代表著我喜歡的咖啡館氛圍。

在相信世代的公益咖啡計畫期間,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代表著我喜歡的咖啡館氛圍。


四、踏上咖啡師旅程

在2024年,在公益咖啡計畫結束之後,我開始著手轉職過程,年初時第一家選擇到了台灣最有名的興波咖啡面試,接下來陸續去了富錦樹咖啡黑熊咖啡等店家,還有我最後加入的Sweet & Sour Life,全新的旅程就此開始。

-

拍攝於上班第一天。

拍攝於上班第一天。


五、最近的體悟:吸引我的咖啡館元素不斷在改變

原本的我是對咖啡飲品有許多好奇,第一次喝到咖啡的時候,是小時候的伯朗咖啡,和苦到不行的即溶黑咖啡。到後來參加咖啡社才開始了解,世界上還有精品咖啡這樣子的東西。

對於各家咖啡廳飲品好奇的我,和朋友連續兩年參加了兩場跑店活動。

原本以為咖啡館最吸引我的就是各家的飲品和沖煮方式,後來發現咖啡館的空間讓我享受其中,彷彿能在短短的一小時內和煩擾的世界分開。

但到了最後我才發現,會讓我決定要不要持續去同一家店的原因,也就是真正吸引我的咖啡館元素,是人。

-

一店有再厲害、再好喝的飲品,如果店裡的咖啡師不是我想更深入認識的朋友,我也很有可能就只會去一次,不會有動力再去第二趟或第三趟。

我發現,讓我想去一家咖啡館的原因,是因為我想要跟店裡的人有更深的連結。

我心中浮現出了一句話,「所有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所有的渴望也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

很有趣的是,我自己的理想,是提供很棒的「空間」給人們,但我自己最被吸引的元素反而其中的「人」。


【關於我】
-
大學接觸到了咖啡,開始被咖啡文化深深吸引著。到了研究所時期到處跑店,著迷於不同店家營造出來的環境,出社會後遇到了相信世代,實際體驗成為場域的營造者後,決心做出改變。
-
離開了生技業代理商的業務工作的我,踏入了咖啡餐飲業,開創全新的故事與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57會員
280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我所觸及的咖啡世界> 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一個舒適無人打擾的空間,一台電風扇,一個老式的個人電腦。 我坐下來,開始創作... 那是只屬於我的咖啡世界。 帶著耳機,聽著自己獨享的音樂,看著網路上大家各自成功的例子,幻想與他們同步。
Thumbnail
<我所觸及的咖啡世界> 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一個舒適無人打擾的空間,一台電風扇,一個老式的個人電腦。 我坐下來,開始創作... 那是只屬於我的咖啡世界。 帶著耳機,聽著自己獨享的音樂,看著網路上大家各自成功的例子,幻想與他們同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沒有特別喜歡咖啡,但自從踏入社會後,咖啡都在我的生活佔據著頗重要的地位。咖啡店是我休息的地方,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喝咖啡不只是為自己充電,而是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沒有特別喜歡咖啡,但自從踏入社會後,咖啡都在我的生活佔據著頗重要的地位。咖啡店是我休息的地方,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喝咖啡不只是為自己充電,而是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我每天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定要喝咖啡。 而喝咖啡最重視的就是儀式感,從豆子挑選、烘焙程度、沖煮手法、到盛裝杯具都有學問。 今天不介紹咖啡☕️先來介紹我放在辦公室的杯子們!
Thumbnail
我每天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定要喝咖啡。 而喝咖啡最重視的就是儀式感,從豆子挑選、烘焙程度、沖煮手法、到盛裝杯具都有學問。 今天不介紹咖啡☕️先來介紹我放在辦公室的杯子們!
Thumbnail
飲進嘴裡的是咖啡, 咽入喉嚨的是人生, 筆下產出的是咀嚼後的人生偶得。
Thumbnail
飲進嘴裡的是咖啡, 咽入喉嚨的是人生, 筆下產出的是咀嚼後的人生偶得。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