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和慾望相互而生,
不論是由本能的慾望不被滿足,
還是被外界的因素刺激出了情緒,
只要我們沒有好好的面對並處理兩者,
必定對人生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在上一期我們說到,
良好的自我感受能力可以為情緒的控管提供精準的判斷,
而轉換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與視角雖然治標不治本,
但為許多剛剛嘗試的朋友們提供暫時的心理平靜。
而這一期我將深入探討慾望與情緒在外顯的角度上有哪些可循的蹤跡,
分享我由外而內調節並控制兩者的方式。
行動與行為這兩個詞在日常中經常交互使用,
而這也像是我們將情緒與慾望互相替換,
或許一開始只是為了方便與人之間的交流,
幫助理解彼此想傳達的意思,
但就是太過方便,
以至於疏忽了辨別自己想法的能力,
誤會了各自所代表的意義,
使我們在自己的心中迷失了方向,
走不出自我制約的迷宮。
在我的理解中,行動與行為在顯得分界點在於『有無意識』。
當一個人起心動念,
為了某個想法或是理念做了些甚麼,
我們通常會將其定義為行動,
因為在行動之前,
當事人必然經過思考並考慮過其風險,
認為這次的行動是符合個人利益,
並且願意承擔所有可見與不可見的代價,
即便這個事先評估過程是否縝密,
會因個人的資質與智慧而有所差異,
但這不表示我們能因此推卸責任。
人亦同野獸,
不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
就算是樂善佈施,
也是因為我們理解環境好自己自然好的道理。
相反的,
也不存在著被外界逼迫的理由,
因為在受到威脅的當下,
我們對自身或他人施加有害的作為,
也是為了自己能在危機下生存下去,
而在最後一刻憑著個人意志,
選擇堅守原則或是放棄了理念。
但人異於野獸,
只能依照本能,
選擇固定的行動方針,
我們擁有『自省』的能力,
透過自身與他人的經驗學習如何將自利最大化,
而歷史與生活中都告訴我們,
縱慾和感情用事,
是將一個人墮落或毀滅一個王朝最簡單的方法,
因為單純的依照本能行事,
就如同尚未社會化的野獸,
一心只想著滿足自己的私慾,
只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行動,
完全不考慮是否對他人與環境造成太大的傷害,
導致仇恨在自己身上快速累積,
形成足以奪許性命的殺身之禍。
而這些縱慾、感情用事的『行為』就是人不想自省,
不願思考自己何處不足的象徵,
這些人不一定沒有高智商,
但情商卻相當低落,
雖然有的聰明絕頂,
但在感受自己的情緒與深層的想法這方面,
卻像是未成熟的孩子一般粗淺,
只要眼前出現利誘,
就會不擇手段的滿足想得到的欲求,
而不論最後是否成功,
這些人也只會感受到莫名的空虛,
接著被下一個慾望與情緒牽引,
不斷複製這種無止盡追逐的行為,
直到精疲力竭。
為了將自己遠離這種悲劇,
我們必須合適的使用自省的能力,
將許多無意識的行為,
轉化為有意識的行動,
並進一步將行動前的思維縝密規劃,
將其重新塑造成更好的行為版本,
減少為情、欲所困的心力。
首先,
我們必須從自己的生活下手,
觀察自己的情緒與慾望何時被觸發,
例如我每次完成格鬥的訓練都會經過一間速食店,
而貼在牆上的漢堡與冰淇淋海報都能在這時吸引我的目光,
甚至在經過那個轉角之前,
我已經開始想像自己彎進車道,
拿著香噴噴的薯條一把把往嘴裡送的模樣。
而這就是我觀察自己的食慾如何驅動身體並做出行動的描寫。
我們的大腦可以透過想像出美好的畫面增加行動的驅動力,
但這個過程往往稍縱即逝,
在自己還沒來的及感受到想法的出現,
身體就已經做出反應,
也就是這樣,
我們經常做出對自己後悔的行為。
因此,
不論我當下買了那份套餐,
還是忍痛將目光撇開快速行駛而去,
我都會為了吃了垃圾食物,
以及沒吃到美食而後悔。
不糾結『自己想不想要』而是問自己【為什麼想要】?
【想不想要】與【為什麼要】是兩個不同圍度的思考方式。
【想不想】就是在慾望中尋求解答,
而透過此問法得到的答案,
往往只是為自己找出實現慾望的藉口,
或是前往下一個慾望的通道。
例如在速食店的例子中,
我確定當下非常想吃到一顆牛肉起司漢堡,
而我也順利的得到了食慾的滿足,
但接下來就會開始想如何執行減重計畫,
就會在這一刻糾結於明天的運動想不想提升強度,
然後開始為吃下漢堡產生的焦慮而煩惱,
最後達成了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肥胖標準流程。
如果忍住慾望,選擇『我不想』呢?
那結果可能會更糟糕,
因為當我們的心理出現【想不想】的問題,
其實就代表大腦已經出現想要的慾望了,
所以這時候如果選擇不進入速食店,
那就在壓抑自己,
而被壓抑的欲望會產生缺憾,
而這些遺憾就會開始累積,
產生『我都忍這麼久了,
一次而已沒關係吧』的心態,
而這也是許多人縱慾的開始。
所以,
不論選擇想要或是不想要都只是個假議題,
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自己為什麼這時候想要】【是什麼吸引了我】【我被什麼刺激了情緒】
這三個問題就是我啟動理性思考的方式,
問為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深層的想法,
而被什麼吸引就是觀察這個慾望是因我而起,
還是他人做出了誘惑,
最後觀察情緒就是要從理性、外界的角度,
轉頭看看自己感性上的需求,
並且對出現的情緒再問一次為什麼、被什麼吸引,
最後對自己的想法提出反思,
並做出一份不愧對自己,
也不後悔的決定。
例如
我會想吃速食店的為什麼是:剛剛運動完身體想補充能量
吸引我想吃漢堡的原因是:廣告上的照片看起來很美味
被刺激了什麼情緒:興奮,因為如果吃到了肯定很爽
反思
補充能量其實有更好的選擇,畢竟我會煮飯,比起速食不如去超市買塊牛排回家料理。
假設沒有廣告或是有一個好看的炸雞廣告,我當下應該也會被吸引,所以其實漢堡沒那麼重要,我只是想吃東西而已。
有了以上的考量,這個興奮感就不需要用漢堡來滿足了,而且煎出一份牛排也不用10分鐘,但爽度卻高出不少,那我還是選去超市買牛排吧。
就這樣,
前後思考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
卻能免除我走上肥胖之路,
還不會產生各種遺憾與後悔,
更重要的是,
如果我輕忽身體的健康肯定不會思考這麼多。
因此,
這種反思的習慣也讓我們透過出現的慾望更了解自己,
並且發掘出內心真正想要的事物,
讓原本是無意識的行為,
漸漸轉化為有意識的行動,
逐漸讓人生中的大小事都能操之在己心,
也就能堅定目標或找出新方向,
讓生活中的煩惱再少一些,
也就不會活得不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