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困境的生存法則 - 壓力測試 : 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到底為什麼感覺自己那麼的忙?」是在忙些什麼事情呢?為什麼許多事情總是不如意,沒有什麼事情是如你所願的發生,總是在奔波與自己的意志拉扯,當我們處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誰能知道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人們之所以工作是為了賺錢之外,是否還有別的意義存在?

當我們在身份認同中,藉由職業去認識一個人的專業領域,甚至從片面的角度去認識他人的工作職業,我們所看見的不是全貌,僅只是一個角度的畫面,看似光鮮亮麗或是擁有強大的技能,那全都是時間與努力換來的。

每個人在學生時期,追尋著自己未來的模樣,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然而現實總是殘忍,這句老掉牙的話,總是聽到他人說,卻最真實的描述「現實」。

工作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必經的過程是遇到好的主管同事,同時也會遇到不好相處的同事,當你身處在一個混亂的工作環境中,有幾個建議,希望社會新鮮人可以藉由這幾個建議,知道自己就算恩在惡劣環境中,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另一種工作快樂,準備好了嗎?

以下是從大學時期開始打工,畢業後踏入職場的我,如今大概不能再說自己是「社會新鮮人」,而是「闖關者」,在七年的工作經驗中,自我探索了一下,分享建議~

1.抗壓性的養成計畫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相似的經歷,被老闆或同事說過「抗壓性差」,所謂的抗壓性,到底是指什麼,身為Z世代的我們,如何跟自己有年齡差的同事們相處,甚至是跟同齡的同事,每個人各有各的做事方法,有的人很會擺爛,有的人很會巧妙避開,有的人硬著頭皮吞下工作量。

「抗壓性」

  • 指一個人在面對壓力、困境或挑戰時,能保持冷靜、有效應對、不輕易崩潰或放棄的能力。
  • 不是完全沒有壓力,而是能在壓力下維持表現,甚至從壓力中成長。

「養成計畫」

  1. 找出壓力來源,這非常重要,要先知道原因是因為什麼。例 : 每日工作進度、無效會議、專案進度失控、同事們的聊天內容等等,有時是小事情的累積而成,非單一的壓力使我們被擊垮。
  2. 試著去梳理過程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不舒服和感到不適,待在自己越來越討厭的工作環境,其實是折磨自己啊~ 例 : 上司的一句話,不小心放心裡,往心裡去了,同事隨口說的「你可以嗎?」被受質疑時,定會對自己也感到懷疑,先穩住自己的心,不去想他人的言語。
  3. 找到原因和為什麼之後,就是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 例 : 下班去運動一下,流流汗把不愉快拋開,書寫日記,寫下問題及處理方式,釐清和找出問題。

壓力是不會消失的,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與「壓力」共存,找到方法,當你覺得真的很累的時候,去看看天空發呆一下,調整呼吸,想著一步一步來,一定會找到方法和解決問題。

➤ 抗壓性自我檢測表

♦ 評分方式

  • 1 分 = 完全不像我
  • 2 分 = 有時候是
  • 3 分 = 常常是
  • 4 分 = 幾乎都是

▞ 抗壓性檢測題目 ▚

  1. 當遇到壓力時,我能冷靜下來思考,而不是馬上慌亂。
  2. 我能把大問題拆解成小部分,逐步處理。
  3. 壓力大的時候,我還是能維持基本的生活習慣(睡眠、飲食)。
  4. 我會主動尋找幫助或傾訴,而不是把壓力悶在心裡。
  5. 我相信自己能從困境中找到學習或成長的機會。
  6. 我遇到失敗或挫折後,可以很快恢復行動力。
  7. 在壓力情境中,我仍能做出理性的決策。
  8. 我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放鬆或紓壓方法(運動、音樂、冥想、聊天等)。

計分方式

  • 8–14 分:抗壓性偏低,容易受壓力影響,需要更多支持與調適。
  • 15–22 分:抗壓性中等,可以應付多數壓力,但有時仍會感到不堪重負。
  • 23–28 分:抗壓性強,能靈活應對壓力,通常能保持冷靜並找到解決方案。

希望大家可藉由此檢測表,更認識自己的身心狀態,不論是在工作職場或是日常生活,就算一開始的抗壓性是偏弱的,但經過磨練 (經驗值),就能從新鮮人,變成闖關者,工作和生活各有各的人生關卡,等著我們去挑戰和面對。

聽一首歌,休息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常
4會員
61內容數
關於人生,我想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專屬樂園,遊樂園的名字是什麼?決定權全都在自己身上,在這我們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大人,生活狀態裡的時好時壞,不管如何,那都是我們不同階段的自我,來吧~人生遊樂園裡,有一堆意想不到的體驗與經歷,好好享受此生。
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8/28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圖表式規劃、時間管理四象限區分、條列式日曆規劃等方法,幫助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重點在於照顧好自己,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8/28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圖表式規劃、時間管理四象限區分、條列式日曆規劃等方法,幫助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重點在於照顧好自己,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1/06
  原本想說標題不要打得這麼直接,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真的需要吸引力嗎?似乎沒有什麼需要,而是想要藉由文字記錄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文字給予想像的空間,描述及敘事一個人物、故事、事件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而我在這本書中,看見的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對於一個人生活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2025/01/06
  原本想說標題不要打得這麼直接,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真的需要吸引力嗎?似乎沒有什麼需要,而是想要藉由文字記錄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文字給予想像的空間,描述及敘事一個人物、故事、事件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而我在這本書中,看見的是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對於一個人生活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2024/05/15
不論是工作或生活,總是有些時候會發生一些事,而那些事成為不如預期或是被否定,每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會想著「為什麼自己遇到一些鳥事?」、「為什麼是我?」,開始自我懷疑,甚至覺得別人說的可能才是對的,可當事情稍緩或是結束後,有多少人會回頭看整件事情,過程中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5/15
不論是工作或生活,總是有些時候會發生一些事,而那些事成為不如預期或是被否定,每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會想著「為什麼自己遇到一些鳥事?」、「為什麼是我?」,開始自我懷疑,甚至覺得別人說的可能才是對的,可當事情稍緩或是結束後,有多少人會回頭看整件事情,過程中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前半段說如何面對職場的微壓力,後半段說如何經營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想每一個在工作的人都可以閱讀,不管是如何面對職場或是如何尋找有意義人生,都能找到自己能學習的部分 過去人類在危機來臨時會決定戰或逃,而現代人類沒有戰或逃的危機,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環繞在心頭的微壓力
Thumbnail
本書前半段說如何面對職場的微壓力,後半段說如何經營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想每一個在工作的人都可以閱讀,不管是如何面對職場或是如何尋找有意義人生,都能找到自己能學習的部分 過去人類在危機來臨時會決定戰或逃,而現代人類沒有戰或逃的危機,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環繞在心頭的微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回答應對壓力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旨在了解應試者的抗壓能力及處理困難的方式。面試官想知道為何某事有壓力及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包括時間管理及判斷壓力來源。文章建議回答時應強調輕重緩急的安排、控制可控因素及時間管理。此外,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適時請求幫助以減輕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回答應對壓力的面試問題。這個問題旨在了解應試者的抗壓能力及處理困難的方式。面試官想知道為何某事有壓力及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包括時間管理及判斷壓力來源。文章建議回答時應強調輕重緩急的安排、控制可控因素及時間管理。此外,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適時請求幫助以減輕壓力。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工作壓力是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這種壓力可能來自於各種因素,包括工作量、時間壓力、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工作目標的達成壓力等等。 面對工作壓力,有一些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減輕壓力並保持身心健康: 時間管理:有效地管理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
Thumbnail
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和焦慮需要全面的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支持性文化。本文闡述了從工作生活平衡到僱主減壓措施的豐富策略。
Thumbnail
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管理壓力和焦慮需要全面的個人策略、僱主行動和支持性文化。本文闡述了從工作生活平衡到僱主減壓措施的豐富策略。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壓力。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職場焦慮的危害包括:降低工作效率:焦慮會讓我們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加劇心理問題:焦慮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失眠、抑鬱等心理問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壓力。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職場焦慮的危害包括:降低工作效率:焦慮會讓我們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加劇心理問題:焦慮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失眠、抑鬱等心理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