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詮釋與負責——《謀殺神秘事件》02【故事旅遊主題路線】系列 #06

在四月初的故事共讀,我們試著與《謀殺神秘事件》聊聊「自主選擇」,故事卻反問:「自主是什麼?」甚至用冷列的劇情轉折,嘲笑般地說:「才沒有那種東西,一切都只是命運。」

在我們給出自己的定義或反駁之前,我想,我們可以先從那個極具爭議的劇情發展切入:天使拉古勒憑什麼讓兇手逍遙法外?他可是奪走了三名徹底無辜者的性命耶!讀者很可能會感到不安、甚至義憤,拉古勒到底以為他在做什麼?虧他身為「上帝之復仇」,顧名思義,應該要讓正義得到返還,卻那樣處置故事中的人類謀殺案,彷彿是在說世界上根本沒有公理正義。

故事為什麼那樣安排?讓我們回想前次討論故事時,初步梳理的基礎:從拉古勒目擊的天使謀殺案來看,如果一切都受上帝(故事中的上帝,也可以被理解成創造者或命運)之手擺佈,自由意志根本不存在,人(個體)的所有行為,都只是巨大難測神秘意志命定的顯現,不具備任何真實的動機,在如此極端的世界觀底下,也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為行為導致的後果負責。

我認為,這是故事透過正義的「缺席」與「不可能」想說的,關於自主的其中一件事

——要自主,一個人必須要能負責。


02. 負責:回應的能力


在中文語境中,當我們提到「負責」,很容易想到某種被外力給定、我們得被動承擔的義務,於是會感覺「負責」似乎是「自主」的反面。

但讓我們借用一下英文這個工具,在常被譯成「責任」的單字「Duty」與「Responsibility」兩者當中,「Duty」更偏向我們下意識會想到的「責任」,但更精準的意思是「義務」。

「Responsibility」則不同,這個字的組成能拆成「回應(respond)」與「能力(ability)」兩部份,也就是說,負責其實是「使用我們能做回應的能力」。當我們的外在與內在世界發生某件事時,我們能主動對它做出回應,而不是放棄、隨波逐流、或下意識用過往的模式產生「反應(react)」,那才是負責,過程中也會生出自主性。

在《謀殺神秘事件》中,路西法與拉古勒都認為天使謀殺案的審判是不公允的,正是因為無論加害者或受害者,都只是依其創造者的設定做出反應,可以說是一種「初始設定」,不帶真實意識與動機,只是不由自主的牽線木偶,當然也就負不了責(讓人想到第一則故事《沉睡者與紡錘》中的沉睡者們)。

與朋友討論時,我用了一個好笑的譬喻。在《謀殺神秘事件》提供的極端世界觀底下,故事中的上帝(創造者、命運)之於天使與人類,就像遊戲創造者從零開始編寫一套極其繁複、登場人物會依初始設定行事、互動的遊戲。依遊戲創造者對人物S的設定,最終將致使人物S殺害人物C,接著,他創造出人物R會依自己被編寫的邏輯,著手調查命案,最終逮到人物S將其「繩之以法」…

從遊戲外的上帝視角來看,這些人物都不過只是程式碼。唯一做出選擇的只有創造者,就連他讓人物S在遊戲世界中被審判、摧毀,也是為了替遊戲世界顯現「應報」的概念。

接著,想像有一天,創造者對遊戲世界感到厭煩、不想玩了,卻沒有中斷電源(提供遊戲世界持續運轉的動力),遊戲中的人物依然照著他們的初始設定生活著,居然開始「思考」、嘗試討論例如「創世」或「起源」的概念、嘗試理解自身存在是受什麼驅動才採取行動,甚至從中定義何謂「邪惡」、「公理」、「正義」…。只要電源仍持續供給,人物就會反覆上演程式碼要他們做的事,還以為那是自由意志。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就能理解天使拉古勒領悟真相後,到底在掙扎什麼了。

他或許是為了單一天命被創造,他存在的一切都是為了服務「為上帝執行復仇,顯現公理正義的概念」這目的,但當他完滿了自身的目的因,卻沒有得到任何成就感或意義感(他甚至認為那是不公理、不正義的),而是體會了何謂喪失自主、喪失意識、成為工具的異化感。即便是被上帝使用,也沒有感受到任何靈性上的意義,而是被摸得一身是血。

我們不知道拉古勒離開後,經歷了什麼。依照故事暗示,在別人口中的版本裡,他跟隨路西法等天使墮落了。我們知道他後來在人間行走,變成一個老先生,在洛杉磯遇到那個年輕男人。依照拉古勒自己的說法,他仍在做他的工作,仍在「回應」他被創造出來的唯一目的,只是不再以他被創造者設定編寫的方式。

比起像天使謀殺案那樣把加害者從存在中抹消,拉古勒現在選擇抹消年輕男人的記憶與情感,乍看是讓人逍遙法外,但在拉古勒看來,他不過是將世間的一切結果返還給所有起因的源頭。因為在這故事的語意中,上帝是整個世界裡,唯一享有主體性、唯一有能力負責的存在。

於是,在《謀殺神秘事件》的世界中,沒有一個曾經活過、正活著、即將出生的個體能為自身選擇與行動負責,那會導致什麼?最可怕的後果甚至不是有人逃脫制裁,而是人們存在世界上所做、所經歷的一切都註定沒有意義。

故事以「神秘事件」為題,指的不只是謀殺案,更是存在的原初謎題,而答案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不斷抽空那世界上一切具有意義的顏色,直到僅剩下虛無。


03. 詮釋與故事之死


意義不存在,自主性的另一個內涵——詮釋——也就成了無謂之舉。

詮釋的意思是,對於發生在我們外在與內在世界的事情,一個人能自行決定它們之於自己生命所具有的意義。

當我們對那些經歷做出詮釋,把看似隨機散落的人事物整理、排列、串連在一起,讓它們能有一個說得通、有意義,更重要地,是能為訴說與聆聽者帶來安慰或力量的故事(敘事),那就是一種創造,於是生命經歷不再只是一件發生在人身上的事,詮釋者能與自己的生命經歷建立一種關聯。

有時候,詮釋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力回應的第一步。我們決定發生的事之於我的意義是什麼,再帶著意識採取相應的行動。

但在《謀殺神秘事件》的結局當中,構成動機的情感不僅被抹除,故事還告訴我們,甚至那些情感也不是人物自己的。那些情感都是概念,一切概念早就在創世前被天使設計完成。

也就是說,人類從來沒有從祖先、歷史、社會群體與自身的經歷與情感中,提煉創造出意義。無論人類在生命裡如何體會歡欣、悲傷、痛苦、愛與希望,其中沒有屬於人類的起因,也沒有屬於人類的後果。

在那樣的世界裡,只有一個創造者擁有生命的書寫權,而那並非活在那生命中的人。在那樣的世界裡,所有故事都是同一個原初的故事,所有故事都只是鸚鵡學舌的回音。

拉古勒把天使謀殺案說給年輕男人聽,最後對他說「那是你的故事(That’s your story)」是一個雙關,那不僅是在說「因為你給我煙,我說個故事回報你」,更是在說「這故事就是你的故事」。

當然,從天使視角來看,年輕男人是否意識到發生什麼,絲毫不重要。那是年輕男人的故事,在於那件事「發生」在他身上,但那也不是年輕男人的故事,在於那件事根本與他「無關」。

詮釋不具意義,回應的能力也不存在,難道《謀殺神秘事件》就這麼憤世嫉俗,連一點希望的微弱光芒都沒留給故事人物、以及故事外的讀者嗎?

其實有一個意外的漏洞,連故事中全能的創造者都沒算到…


➥➥➥ 下次預告 ➥➥➥

失樂園、人之終結、與希望微光——《謀殺神秘事件》單篇故事小結 03【故事旅遊主題路線】系列 #07

🍎 我們是否擁有真實的選擇?一個提問,三則故事【故事旅遊主題路線】系列文章

➥➥➥ 敬請期待 ➥➥➥


———

:說週五更新,可是今天是週六…

:世界上應該有某個時區還是週五吧


raw-image




每個故事都是一趟旅程。就算路線規劃相同,我們依舊會因相異生命經歷,看見各自掛心的不同風景。讀者並不是故事的複寫紙,而是能自由進出故事世界的旅遊家。歡迎來到我的故事旅遊指南,希望你能在此尋得下一段旅程的洞見與靈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韓劇「和我老公結婚吧」追求獨立與自主性,爭取自我價值;閱讀摘要_金錢的才能(五):用20萬積蓄滾出8000萬身價!分享韓劇《和我老公結婚吧》的觀後感,探討劇中角色所面對的情感和職場挑戰,女主角在面對困境時展現了現代女性追求獨立和自主性的價值觀。以及一本書《金錢的才能》的內容摘要,分享作者對於財務投資的觀點及投資術,幫助觀眾實現財富目標。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4-01-28
在星星兒有自我中心的自主性,如何引導星星兒活用,才是關鍵不知所有照顧者有沒有想過,有的星星兒在放學後回到家,只想休息。 地球人小孩受到提問,那還能回應。 但星星兒在校累攤,反而只有回到小世界,才不受影響。 甚至,因此出現衝突。 問題是,不這麼做,就有拖延症。 那,怎麼辦? 先過問星星兒能否按穴道來提神,不行的話,就和星星兒討論,到底要怎麼做,
avatar
宋雲燕
2023-11-09
博愛座是一個「自主性的鼓勵行為」,而不是一個 「應該的法律行為」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我一直以來,都優先坐博愛座,因為可以靠旁邊睡覺,我幾乎每天都花很多時間交通,非常需要快速充電一下!但如果我醒著或是在用手機,看見有需要被讓位的人,譬如:看起來站不穩、孕婦、臉色蒼白很累的人等等,無論是否在博愛座,我都會站起來走到其他車廂,把位子空出來,讓這個人可
Thumbnail
avatar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podcast
2023-09-21
如何削弱自閉症者的過強自主性?沒想到,這個大陸部落格,司馬自己,真的不會舉例子。 因為,提到杜老師的嚴苛標準,其實是因為煊煊的自主性過強,才這麼做的。 不然,有的自閉症者的自主性過強,就有在社交、人際互動有不良影響。 今天發生的事 就是,因為在慈惠日間,有原本的日間學員做值日生,結果,剛好感冒請假,就換我來做。 我就想
avatar
宋雲燕
2023-09-14
選擇權交易策略與教學大複習,本篇是精華重點的總回顧,複習就看這篇,加入我的最愛吧(付費讀者獨享)交易策略的重點文章有以下,從90篇文章挑出12篇重點給大家複習,今年的選擇權的行情與股市會怎麼走?下一段挑出15篇文章出來,再麻煩大家複習啦,新會員請寄信給我[email protected],我們將把讀者名單放在一起,讓未來有需要時,先用寄信通知讀者。每週三的選擇權結算日是
Thumbnail
avatar
賢弟的期貨選擇權獲利引擎-劍賢
2023-04-16
自主性高的系統可比客制化系統更好用眾所周知,客制化雖能令系統更適用,但亦令費用增加不少,事實上,系統並不一定要經過客制化才適用。企業想要一個可根據公司需求而改動的系統,就需要自主性及靈活程度高的系統。 Multiable M18 ERP系統,主張零代碼(no code)開發 ,沒有程式知識都能輕鬆操作,用戶可按自身需求自定義系統邏輯
Thumbnail
avatar
Joe man
2022-09-15
NGO組織管理經驗整理:如果本質上不賺錢,讓成員做自己想做的事最有效率,談自主性營造內在動力(自主性)分為三個部份,自主性、自我效能感與連結感的自主性
Thumbnail
avatar
阿德
2022-09-04
原獨要聞|挑戰現狀的對撞路線:文化遺產與身分的自主性(兼聽蒙古草原泛音演唱)納薩古柯公司決定和可口可樂正面對撞,對這龐大的跨國企業送出一封信,給予可口可樂十天期限說明何以「未經同意使用」Coca 字樣,若可口可樂不在期限之內回應,原住民社群將採取「司法及商業措施」,甚至可能禁止可口可樂產品在原住民保留地銷售。
Thumbnail
avatar
原獨俱樂部
2022-02-20
極權下重新思考「監控」、「自主性」、「Reinhold Niebuhr的人觀」及「去大台」自我意識與和諧大同能否完美地並存?這是整套電影在劇情中所探討的核心問題。自我意識是自私自利的根源,造成利益衝突和意見分歧,歷史上亦每每因此最終壤成悲劇。因此,基督宗教提倡了一種彼此相愛的倫理生活想像,以教會群體作為實踐主體,向世界見證天國的可能性。然而......
Thumbnail
avatar
Martin Tang
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