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推薦我看《聰明懶人學》,於是整理了一下本書重點,掌握中心思想後寫了這篇文讓你們了解,如何輕輕鬆鬆當個聰明的懶人。
坊間有不少說法,教人如何利用時間,用計劃把日程排滿,聲稱可以把工作效率提到最高。我有去看了些相關書籍和文章,通常是用優先排序,清楚先做什麼事,維持自己的動力和體能。然而,行程一旦排得太滿,就一定會有些難以完成。習慣了這件事後,更會陷入惡性循環。考慮到可行性後,真正人性化的做法是什麼呢?
首先,要學會一開始就簡約。把雜物和雜務去掉,省下不必要的事情,把時間放在重要的東西上。比如寫文章,能將複雜的想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傳遞給讀者,主題清晰,才是一片好文章。正因為人有惰性,如果呈現得艱澀難懂,我們就會懶得去理解和記住了。寫得通俗易懂,意義卻又深刻,引人深思,是需要下工夫的。同理,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需要很大的智慧才能做到,所以在到這個境界之前,還是少說一些話比較好。
愛因斯坦說過:「天才和笨蛋之間最大的分別,就是天才是有極限的。」我們要清楚自己的極限,適時放棄和轉彎,不和自己較勁,也是一種勇氣。在商業社會上,我們也要清楚面向的群體,選擇目標,以及做好定位。簡單來說,就是要在感興趣的地方聰明地探索,知己知彼,然後獲得新的啟發。順應興趣,找到自己的優勢,比起盲目跟從大部分人的選擇,更容易獲得成功。
因此,我們除了培養自己的能力,消除自己的破綻之外,也要學會做出正確選擇。只知道表面的事實,是人手;知道改善的方向,是人才;要成為人物,就要能夠全面分析。遇上時事新聞,說幹話、當酸民、發洩情緒每個人都會,然而只是浪費時間;要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在資源中找到自己可學習、可利用的東西,從而得到有價值的收穫,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把所有填滿,智慧便無法呼吸;留白,才會優雅又有趣。生命只有一次,用自己樂在其中的步伐,活出精彩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