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那些你以為對的學習方式,其實都是錯的?!丹尼爾·威靈漢《你可能學錯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丹尼爾·威靈漢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4/04


前言


再次感謝開根好的邀讀,又一次接觸了不同領域的書籍。這本《你可能學錯了》光是從書名就足以引起讀者好奇,為什麼學錯了?我們怎麼學錯了?這一堆堆問題會不斷地出現在腦海中。

 

而這本書確實非常適合給那些學習者與講師、教學者一個很棒的指南。書中提供了多達94種學習的招式,你完全可以把它視作學習的武器庫,每學會一招,就意味著你多了一樣新的武器。幫助你可以在學習的路上可以過關斬將。其中包含了「如何聽懂一堂課?」、「如何在聽課時做筆記」、「如何整理自己的筆記」等多方面。

 

而接下來我將拆解一般常見的學習方式,告訴你這個方式哪裡有問題,需要如何調整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raw-image



上課不要帶講義、也不要用筆電?


相信上課前印講義是不少人學生時代曾經做的事,我也不例外,還記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常常在接續下一堂課前,衝去影印店列印厚厚一疊的講義。

 

結果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講義是真的有幫助我學習得更好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為什麼呢?因為講義是老師為你準備的內容精華,但這並不是你自己幫自己準備的。所以不管是裡面的內容還是架構,都無法全然與你原有的知識系統連結在一起。


這樣看來,講義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教科書,感覺只是方便老師講述,但卻無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所以作者才會提出,其實你不應該帶著講義去課堂上,而是先從講義中理解大致的結構與內容,然後在課堂上用自己的方式寫下筆記。這樣一來更有助於你加深印象,二來你也可以用自己的邏輯方式來理解整個課程內容。

 

另外,講到做筆記,現在肯定有很多學生習慣帶筆電上課。雖然帶筆電的目的是為了做筆記,但問題是,很多人會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分心。一打開電腦,會忍不住上網看一下首頁新聞,或是一邊上課,一邊用LINE聊天,這樣學習效果當然會很差。

 

也因此,作者建議我們最好還是用手寫筆記的方式學習會更好。這樣不僅不會分心,也能因為有「寫下來」的這個過程增加記憶力。

 

可能有些人會說:「我真的討厭手寫,而且我保證用筆電絕對不會分心。」

 

有這種意志力當然很好,但可以長期保有這樣的專注是很困難的。所以請務必遵照一個原則,那就是「如果可以改變環境,就不要想依賴意志力。」

 

關掉WIFI或是直接改用手寫筆記的方式,都會遠比你靠意志力制止自己不要分心來的效果更好。


raw-image



你不是真正的「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你以為自己已經都讀懂了,可是每當一考試,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根本就沒有讀懂。這種時候我們都會說是「沒有讀進去」,但為什麼沒有讀進去呢?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你不是真正的知道」。

 

那要怎麼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呢?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講述出去,想像自己是老師,去講解內容給那些不知道的人。如果你能輕鬆講解,對方也能因此理解,那就代表你是真的「讀進去」了,反之就是沒有。

 

這就像小的時候班上會有各個科目的「小老師」,他們可能就是該科目表現特別好的同學。所以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就可以去詢問這些小老師,而小老師也能在教導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增進自己的學習能力,加深印象,他的科目表現也會因此越變越好。

 

所以這是個雙向學習的方式,我願意簡稱它為「以教為學」。


就像書中說的:「如果你能靠自己解釋內容,而不僅僅是在聆聽別人解釋的時候能理解它,那就代表你已經做好準備了。」


raw-image



結語


這本書還真的很像「學習類型」的百科全書,內容講述的範圍真的很廣。尤其後面幾個章節甚至還有談到「如何克服拖延與學習焦慮」等,真的是把所有學習者會碰到的問題都寫過一輪。讀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與需求,尋找對應的章節取得技能,是一本實用性很高的書籍。

 

推薦給正在學習的學生以及「學習如何更好學習」的講師們這本書,相信可以讓你對於學習有更深層的認識與啟發。

84會員
152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吳曉樂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Thumbnail
avatar
浮火
2024-04-25
關於書評 | 那些時光, 麵包記得 : 生活很疲倦, 幸福還有點遠, 但至少有小小的麵包給我安慰這是一本由韓國插畫家baalaa寫給麵包的情書,無論身處什麼時刻,心載什麼情緒,總有麵包相隨。
Thumbnail
avatar
野蔓生長中
2024-04-16
書評•評書|吳爾芙說:病中只能讀詩一個「病」字,倒是攪亂了一眾宋代冗余的文人們。
Thumbnail
avatar
Mary Ventura
2023-11-14
【書評】《快雪青風行》:《大唐赤夜歌》宇宙的前傳,戲說從頭是很具策略性的寫法鹿青作為年輕世代(90後)最為傑出的武俠/奇幻小說作家,這部《快雪青風行》算是有血有肉的補強了凌斐青這個極具魅力的角色,快雪,是快雪時晴的快雪,快雪塢;青,當然是主角;風,則是《薙風劍法》。期待這個故事作為《大唐赤夜歌》(說起來我還真得快點去找二三四部來讀啊!)宇宙的一環,能為鹿青收穫更多不同年齡。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3-10-01
書評|《那些少女沒有沒有抵達》犀利揭穿那些你以為的「Z世代的玻璃心」談青春期的迷惘、哀傷與「世界太美了可惜不值得」的絕望。 網路社群的興起,讓一個個年輕生命,像走進萬花筒內,舉手投足,折射出更為複雜也更為細碎的稜鏡片段,稜鏡奪目,卻也易碎,承受不起太重或太輕的注目。
Thumbnail
avatar
Doris朵莉
2023-09-03
龐培奧單挑習近平 + 瞭解國際關係必看哪些好書?(會員QA問答)|君朔給你問#11本集最重要的兩個焦點: 上半場-龐培奧回憶錄最精彩的部分是他和各個獨裁者或是獨裁國家交手的好經驗,今晚要談他18年,也就是美國國務卿最後一次訪北京和習近平的對話。 下半場-QA 問答時間~其中一個問題要回答,很多人對國際關係這門學科都想多了解,今天會推薦幾本必看的書讓有興趣入門的人有好的參考讀物
Thumbnail
avatar
趙君朔
2023-02-23
筆耕推推書|那些跳軌事件與你、我、他—何致和《地鐵站》書評日本地鐵有一「西八王子站」位於東京西側,天氣晴朗時,站在月台即可看見富士山出現在筆直的軌道上方。據說,當夕陽西下,太陽從富士山後投射出的橘黃色光芒,會讓人產生想結束生命的期盼,彷彿能在此等神聖且美好的景致中離開人世,也死而無憾,讓脆弱的生命好像在此瞬間凝為永恆的光輝。
Thumbnail
avatar
筆耕小書店
2022-03-24
書評:家常是很難維持的。有時不免陷入情緒湧動的狀態。水象人的頻寬,越到年紀漸長才懂得就讓感覺流動過去。 心情低潮的時候,便利店的一切便利熟食顯得了無生氣。與家的物理距離,要用食物來彌補。洪愛珠的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說,明火煮粥應該是大家都該學會的技能,一直不敢在瓦斯爐上煮粥,生怕把鍋子燒了。中古大同電
avatar
Venisa Wang
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