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回到本位:由心理學角度看人的行為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此篇較須動腦,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可能較易理解)

 

「回到本位」!

最近心中一直響起這句話,可能是我的潛意識在告訴我什麼,或者是老天要我知道什麼?並不是那麼清楚?我只記得小時候在玩錢仙、碟仙⋯時,都要畫一個「本位」,是一個起始出發點。勉強解釋,是支撐該物的根源。

我只是知道,每個人並不是單獨的存在,雖然世俗上是這麼認為,以很多論述來說,特質論者或近來很紅的16種人格,甚至大部分的心理測驗⋯等,似乎認為每個人是一個獨立體,有某種東西存在於某人身心,藉由測量,把它顯現出來。這種想法不能說它錯,只是覺得太過單薄。

「每個人在顯示自身時,都必定在某個脈絡及背景之中」,這是我的想法,有點像你看到「圖形」必定顯現在某種「背景」之中,所以「圖形」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以「圖形-背景」的套組呈現,只是往往我們不會注意到「背景」,因為總是「圖形」奪取我們的目光。這個概念應用在心理學對人的理解上,就好像一個外遇的先生,被說「渣」時,是以正宮的先生背景出發的;而在「小三」的背景中,這位男性可能是「真正愛她的人」,冒著被正宮發現的風險和她交往,令她感念不已。

所以人的行為表現,要考慮觀看的人用何種背景理解,他的行為意義才會被你固定,多半一個人的行為意義,是被當代社會認可的背景常模所決定,它不是標準答案,卻是相對多數的答案。一個已婚的男人,他的婚姻平淡無奇,有一天愛上另一個相合的女人,並不會被詮釋成他終於找到真愛,而會被認為「渣男」。因為已婚的事實,讓他變成某人的「先生」,而「先生」的刻劃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中,有一定的様子和行為領域,而外遇,顯然已逾越「先生」所該有的樣子,逾越了秩序。

回到本位,就是回到我們社會中,你該有的角色樣子。比如說,你是一個成年男人,同時也是個父親(相對於你兒女),先生(相對於你老婆),兒子(相對於你老媽)及主管(相對於你員工)。當你是先生時,就要小心把你當主管的霸氣和當父親的威嚴放下來,好好把先生的柔情展示出來,如此你在那時就回到本位,展現自己。又如果你是人家的爺爺奶奶,就不要插手孫子的教養,因為那是他的爸爸和媽媽位置要擔負的事。

如果你不在本位而去管其他位子的事,通常你會擔負不該負的責任,最常見的後果是疲累傷神。長久下來會擔負過多的壓力,有一句成語可以作為註腳:「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而現代最常見的現象是:有的父母比孩子還著急他的功課及未來!

所以,「回到本位」有如實至名歸,您會活得很紮實。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社團,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 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愛、心理和生活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諮詢室」免費提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8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回到本位的概念,即回歸自己在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以及不要過度承擔非自己責任的壓力,藉由回到本位,將可以活得更紮實。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回到本位的概念,即回歸自己在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以及不要過度承擔非自己責任的壓力,藉由回到本位,將可以活得更紮實。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就得要建立上帝的視角,觀察自己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就得要建立上帝的視角,觀察自己言行舉止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