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六呎風雲』~ 觀後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一部NetFlix 去年上架的影集,無意間點入從第一集開場就欲罷不能,此劇共有五季,一向不是追劇咖的本人若劇情不太合口味,常常撐不完一集便任其浮沉於茫茫劇海中,很意外的這一部劇竟在那段時間中成為我漂浮於生活海中棲息的小島,在劇中更照見了「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學。




搜尋了這部戲的資訊才驚覺這是2001~2005年上映的影集,並在當時榮獲三座「金球獎」九座「艾美獎」大獎肯定,我竟在20多年後才與它相遇,不禁回想當時的我正經歷著人生最忙碌的工作.育兒兩頭燒的階段,似乎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可看美劇,但這部劇所探討刻畫的故事情節,在20多年後的此時看來還是有共時性。


每一集都是從一個生命的結束開始,「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片名「六呎風雲」的由來是取自歐美土葬棺木會將其埋藏至地面六呎以下為典故,進而以這個「殯葬家庭」為核心,從各成員的人生中遇到的人事物來探討各種關係的面相。


故事在日常的這一天開場,經營「父與子葬儀社」的一家人正爲了晚上的感恩節團聚忙碌著,母親在廚房料理著餐食,同住的二兒子正喝著咖啡讀報準備迎接上午的工作,女主人正和丈夫通話中,老夫老妻的對話流露出幸福的痕跡。


離家多年的大兒子正從外地回來,剛上大學的女兒正從一場吸毒趴抽身離開,準備趕赴今晚家人難得的相聚。


欣喜開著新車返家的男主人邊和妻子通話的瞬間,一輛突如其來的公車猛然迎面相撞,方才描繪的幸福日常,當場碎裂一地……..


所有想像的到的驚慌失措在這一家人之間蔓延,失去男主人的家頓時亂成一團,這個意外揭開了貌合神離的家人間內心真實的樣貌,並在面對驟變的過程中重新的連結的過程。


透過葬儀社的日常,從接送大體到清洗到化妝修復,最終完成一場告別式,隨著家屬的需求完成所有的流程和細節都自然的呈現在劇集中,遺體出現的頻率和其他演員不相上下,這部劇試圖自然呈現「死亡」其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父親驟逝帶給這個家庭重新面對與檢視人生的機會。


「費雪與子葬儀社」開始演繹出長達五季不同生命與故事線的各種樣貌。


劇中每一個角色的個性都非常的鮮明,因逃避家中經營的殯葬事業而離家多年的「大哥」,在返家團聚的途中邂逅了一位女子,從此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一肩扛下家業的「二弟」性格最沈穩溫和,但內心深處最難以言說的性向是他的生命課題,正歷經青春風暴的「小妹」叛逆和獨特的藝術家性格,正凸顯出當代青少年問題的各個面向。


這部影集在20多年前一推出就造成了轟動,編劇和導演以「黑色幽默」的敘事手法,將避之唯恐不及的「殯葬業」為背景,刻劃出許多不同生命樣態中的哲理。雖然其中當涉及到各種社會議題如「婚姻」「外遇」「異性戀」「同性戀」「憂鬱症」「躁鬱症」「吸毒嗑藥」等內容,有些都靠需要快轉迴避,但鮮明的節奏搭配著魔幻寫實的敘述手法,演繹著每一個角色的人生與不同的課題,但彷彿也從這些人身上看到人性的黑暗與光明。


全劇以「大哥」為視角向外擴展,隨著劇情的推動與翻轉,對於探討「生命」與「親情」再擴及「愛情」「友情」再回到最根本的「生命議題」,其中更看到「平行時空」的概念在2000年當時應該是很前衛的戲劇手法,兩個故事線前後交錯呈現最終再還原,幻境與虛實之間的交錯,最終又會被慢慢帶回主軸回到原點。


大哥和女友間的情感拉扯,和彼此性格中的缺陷最終導致無法修成正果,女友看似幸福的高端原生家庭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父母扭曲的價值觀和假面浮誇的情感,間接造成手足間情感的質變,這一段劇情實在很刷三觀…….


身為母親的我自然更能與劇中的「母親」角色產生共情,心疼他的努力與孤單,一個人在角色中孤軍奮戰的心酸,但這些看似無解又無力的失落中,還是堅定地接住自己與孩子給出最溫柔的力量,喪夫之後勇敢找尋自我與愛情,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但終於漸漸活出自己的姿態。


「母親」是全劇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體現出每個生命的源頭與定錨,劇中出現的幾位母親不同的類型也讓人有所感觸,深深描繪出現代「女性自覺」的樣貌。


最後一集的收尾很讓人難忘,深刻點出瞬息萬變的宇宙中所有的人都是短暫的相遇,在生命的洪流中我們都不斷往前奔赴,這中間所有經歷的如幻夢般的情境,都是靈魂必要的修煉,而「死亡」代表的終點是否也是另一個起點?


如同劇中人物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命軌跡,生命的開始與結束都在時時刻刻的變化中進行,而隨著因緣的聚散完成經歷與體驗如夢幻泡影的ㄧ生。


透過這一部在影史上被列為「神劇」的影集,深刻的感受到人性的多樣化,隨著經歷過的人連結出的事物,都一直不斷在形塑當下的自己,所有在生與死中間的不止是生命的長度,體驗與創造出的一個接一個的當下,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溫度如同心靈的懷石,在冷酷的現實中給予彼此撫慰安心的力量。


既然這一生的終點就是死亡,為何要來這一遭?腦海中浮沉著若隱若現的答案,彷彿就是『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莉推薦的真的都很好看!優質!👏某部份也聯想到日本電影「送行者」,感覺這一部也是會很發人省思! 死亡不是終點,讓我想到米奇艾爾邦的書「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男主角在死後上天堂遇見改變他生命的人,有些只是生命中短暫的交會,你甚至可能不認識他,但他因為與你產生或長或短的交集,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我很推薦這本書,看完痛苦流涕!
艾莉的小日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9
Clear Day 亮亮 亮亮推薦的書也都超棒的,我會去找來感動一番喔😊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9/10
印象中真的不記得艾莉寫過什麼追劇的文章耶,但看這篇,覺得艾莉不只寫生活,寫影片的文筆也好好。❤️ 我覺得世上那些最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往往是講生命與愛的事,這部劇似乎巧妙把這兩個主軸編織再一起?其中的愛也從婚姻、同性戀、憂鬱症等不同的面相切入,因此頗受好評。 其實近幾十年來影片很進步,看艾莉分享的兩部短片,畫質很好,沒有20年歲月的感覺。運鏡也很好,覺得就算是現在再拍,也不會有太大不同吧。如果還有類似值得追的老片,支持人生已忙完育兒階段的艾莉花時間再多追幾部。❤️ PS中譯六呎風雲並不是照英文原話翻,「下」被省掉了,也許是遷就某種意境。我初看中文片名時,一頭霧水呢,哈哈。😄
艾莉的小日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1
陽台觀察者 陽台先生總是很能鼓勵人,這部中文片名是Netflix 台灣架上的名稱,在找資料時有看到對岸另一個翻譯名稱「六呎之上」,我是被它獨特的運鏡和敘事手法所吸引,一集一集看下去,但很多時候有些畫面情結太震撼感觀需要快轉,但刻畫人性的部分還真的蠻細膩到位,會觸動到內心產生共鳴。總之是部編劇.導演.演員.都在水準之上的影集。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4/10/14
原來《六呎風雲》也在Netflix上架了呀,這部美劇很知名,透過艾莉的分享,更讓我覺得,一定要找時間來看。
艾莉的小日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5
亭安 Ann Lin 要快喔~好像快要下架了。
時光-avatar-img
2024/09/26
艾莉這一篇讓我回到2001~2005年「我」的日子。這部"Six Feet Under"我當時有看,它演的時間都相當晚。那個當下覺得影片的氛圍有些詭譎 (或艾莉說的刷新三觀),不過拍的很用心。那幾個主角的樣子我到現在還記得,尤其是那個妹妹。
艾莉的小日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7
時光 我也對那位妹妹印象深刻,很做自己的藝術家性格,劇中的那個媽媽的心路歷程深切而真實,其實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有陽光有陰暗的人生很有共鳴。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9/17
謝謝艾莉介紹,我想我也會喜歡看,要找時間來看。
艾莉的小日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8
熟齡文青 文青應該較能領會美劇的敘事節奏和黑色幽默😊
avatar-img
艾莉小姐的沙龍
90會員
119內容數
生命是一場壯烈的旅行,生活就是沿途的風景。 帶著心出發,創造未知的旅程~❤️
艾莉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童話故事下集」影評:剖析婚姻現實,引發世代共鳴,探討婚姻制度與現代女性的困境。
Thumbnail
2025/02/24
「童話故事下集」影評:剖析婚姻現實,引發世代共鳴,探討婚姻制度與現代女性的困境。
Thumbnail
2024/10/07
在觀看完小丑2後,我的心中充滿了對於角色的理解與反思。該片不僅延續了小丑1對人性的描繪,也更深入探討了角色在法律面前的掙扎。從被崇拜到被指責,讓我對於社會的偏見有了更深的思考。結合歌舞劇元素的表現手法,女神卡卡的參與更增添了劇情的層次感。這部作品是否會引發更多關於人性的討論與回響,值得觀影後深思。
Thumbnail
2024/10/07
在觀看完小丑2後,我的心中充滿了對於角色的理解與反思。該片不僅延續了小丑1對人性的描繪,也更深入探討了角色在法律面前的掙扎。從被崇拜到被指責,讓我對於社會的偏見有了更深的思考。結合歌舞劇元素的表現手法,女神卡卡的參與更增添了劇情的層次感。這部作品是否會引發更多關於人性的討論與回響,值得觀影後深思。
Thumbnail
2024/04/16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觸動深處心靈,透過主角獨特日常探索內心世界,呼應個人成長歷程,帶來感悟與共鳴。
Thumbnail
2024/04/16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觸動深處心靈,透過主角獨特日常探索內心世界,呼應個人成長歷程,帶來感悟與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去看了舞台劇《你好,我是接體員》,是部黑色喜劇,由本書改編,透過6個故事相互串聯,圍繞著親子、愛人與夫妻間的離別,建構殯儀館裡所發生的生死哲學,承襲原作的幽默手法,笑中帶淚的劇情讓離場的我依舊感動不已,便買了原作來看。
Thumbnail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去看了舞台劇《你好,我是接體員》,是部黑色喜劇,由本書改編,透過6個故事相互串聯,圍繞著親子、愛人與夫妻間的離別,建構殯儀館裡所發生的生死哲學,承襲原作的幽默手法,笑中帶淚的劇情讓離場的我依舊感動不已,便買了原作來看。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死亡的消息在第二天傳到千鶴子及井上這裡,卻也經歷了一場延遲。帶來噩耗的電話響起時,演員夫妻正在拍攝廣告,當導演大喊action,已經接通的電話被迫等待,壞消息無聲地懸在空中,而整個片廠,卻預先被廣告的歡樂氛圍填滿了。在這樣荒唐的情境下,整部《葬禮》的調性定型了——悲傷被無限延遲,笑聲取而代之。
Thumbnail
死亡的消息在第二天傳到千鶴子及井上這裡,卻也經歷了一場延遲。帶來噩耗的電話響起時,演員夫妻正在拍攝廣告,當導演大喊action,已經接通的電話被迫等待,壞消息無聲地懸在空中,而整個片廠,卻預先被廣告的歡樂氛圍填滿了。在這樣荒唐的情境下,整部《葬禮》的調性定型了——悲傷被無限延遲,笑聲取而代之。
Thumbnail
以葬儀做題材的電影,會先想起多年前的日片送行者,久遠的印象已經模糊,只記得當時久石讓的配樂跟節奏和緩優美,牽引的概念和形象是乾淨典雅。 人生大事這部在上Netfilx後引起不少討論,加上主角是朱一龍(會先想到鎮魂),所以本來只是好奇。 光看風格跟畫面印象會覺得是較鄉土風格市井氣息的電影,配樂
Thumbnail
以葬儀做題材的電影,會先想起多年前的日片送行者,久遠的印象已經模糊,只記得當時久石讓的配樂跟節奏和緩優美,牽引的概念和形象是乾淨典雅。 人生大事這部在上Netfilx後引起不少討論,加上主角是朱一龍(會先想到鎮魂),所以本來只是好奇。 光看風格跟畫面印象會覺得是較鄉土風格市井氣息的電影,配樂
Thumbnail
《人生大事》劇情闡述「身負悲戚過往的禮儀師莫三妹在一場葬禮遇見一個孤女,這場意外相遇徹底改變了兩人的生活。」在對於「死亡」議題較為避諱的華人世界,將殯葬業作為拍攝題材,儘管非常罕見,卻也是一大突破,讓人省思於生於死,各別遇見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人生大事》劇情闡述「身負悲戚過往的禮儀師莫三妹在一場葬禮遇見一個孤女,這場意外相遇徹底改變了兩人的生活。」在對於「死亡」議題較為避諱的華人世界,將殯葬業作為拍攝題材,儘管非常罕見,卻也是一大突破,讓人省思於生於死,各別遇見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據說丈夫寫完《人生大事》這齣電影後,我媽立即開來看,然後看哭了好幾場,然後我就覺得,不行,我也要寫寫這電影。 一開始沒對這電影有興趣,畢竟好戲太多,時間太少。但後來知道這電影是講述關於死亡的,尤其是我接連看完三本在殯儀業工作的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比句號更悲傷》和《火來了,快跑》,對這行業
Thumbnail
據說丈夫寫完《人生大事》這齣電影後,我媽立即開來看,然後看哭了好幾場,然後我就覺得,不行,我也要寫寫這電影。 一開始沒對這電影有興趣,畢竟好戲太多,時間太少。但後來知道這電影是講述關於死亡的,尤其是我接連看完三本在殯儀業工作的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比句號更悲傷》和《火來了,快跑》,對這行業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人生中的生死真的就只是一線之隔,只是平常我們刻意漠視死亡的存在,直到我們被迫直視它的存在。人往往只有在被死亡狠狠刺上一刀後,才會暫時懂得珍惜生活中各種微小的幸福,貪婪地以那樣的幸福撫慰疼痛的傷口
Thumbnail
人生中的生死真的就只是一線之隔,只是平常我們刻意漠視死亡的存在,直到我們被迫直視它的存在。人往往只有在被死亡狠狠刺上一刀後,才會暫時懂得珍惜生活中各種微小的幸福,貪婪地以那樣的幸福撫慰疼痛的傷口
Thumbnail
離家20年的父親在母親70大壽這天過世「歸來」,像命運捉弄人般的開端─多年不見,再見時已是躺在太平間裡冰冷的遺體。丈夫、父親,這些被你罔顧的加諸在你身上的身分,簡化了我對你的恨。然而此時,我卻只能仗著這個身分,奪回定義你一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離家20年的父親在母親70大壽這天過世「歸來」,像命運捉弄人般的開端─多年不見,再見時已是躺在太平間裡冰冷的遺體。丈夫、父親,這些被你罔顧的加諸在你身上的身分,簡化了我對你的恨。然而此時,我卻只能仗著這個身分,奪回定義你一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一輩子太短,我們無法經歷各式各樣的人生,而《跟拍到你家》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你可以同時看到許多人的「小型人生紀錄片」。從受訪者的角度,理解當事人的心情,有時候會發現,看似悲劇的背後其實不一定是絕對的惡,人生百態,無法從一而論。
Thumbnail
一輩子太短,我們無法經歷各式各樣的人生,而《跟拍到你家》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你可以同時看到許多人的「小型人生紀錄片」。從受訪者的角度,理解當事人的心情,有時候會發現,看似悲劇的背後其實不一定是絕對的惡,人生百態,無法從一而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