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員工,我要說「關於企業的年度計劃」有沒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年這個時候,照理說是消費品產業中最水深火熱的時候,因為開始了「年度計劃」。今天想來談談,到底企業要不要做年度計畫,大家都怎麼做?

我不是老闆,但我是員工,是組織裡執行計畫的人、是組織裡提年度計畫的人,由於轉職和各式職務的資歷,提供一些資訊給你,來探談「關於企業的年度計劃」這件事。


年度規劃這件事,到底是為了交差了事,還是真的有其必要性?

有一位台灣擁有千家店面的老闆,他說,前年有規劃年度計畫,但去年他決定放推,回歸到「傳達企業文化&凝聚員工向心力」。
有一間台灣70年傳產公司,每一年年度計畫做的非常精實,由各部門員工提案過到部門主管,拍板定案後再依此下展到明年度的目標與預算。
有一間台灣品牌要規劃上市上櫃的公司,由各部門先行編列預算再下展到作法,依預算刪減進而訂定明年度的總目標。
有一間台灣大集團企業,各部門編列各月目標及預算,呈報向上後再一同針對明年度進行會議討論。

哪個做法對與不對?哪個可以推使企業真正地往前走?哪種規劃可以具體地落實?

回到規劃落實,各位老闆們訂了年度計畫就是希望明年度有方向、有目標、期望達成,那就由員工的角度出發看這件事吧。

我是員工,我想來談「關於企業的年度規劃」。

一、關於「必要性」

坦白說,寫年度計畫真的很疲累,尤其身為行銷人員,不能只是寫爽的、寫天馬行空的,因為牽扯到預算和目標,更牽扯到明年是否能落實(執行者基本上等同於提案者),每年年度計畫真的是「絞盡腦汁」!

正因為過程會經過層層思考,對於平常業務繁忙的大家,可以是一場折磨,也可以是一場與公司的對話和反省過程。

對!我建議要寫年度計畫,如果你連明年要走的方向在哪都不知道,你要怎麼往前走,又要怎麼確保大家都在同個方向呢?

我其實很怕公司沒有規劃,或是所有的規劃都在老闆的頭腦裡,憑著各個專案上呈討論,進而訂下目標和預算,隨著專案進行而決定著今年到明年「可能」要做的事。我想,這應該是很多公司會出現的情況,隨著計劃而調整,畢竟大家常說「計畫趕不上變化」嘛,那幹嘛還要花時間、勞師動眾地規劃年度計劃呢?

對此我說明如下:

  1. 老闆不是執行者
  2. 老闆的頭腦在想什麼,其實員工都不懂
  3. 每個人對於想法和文字的解讀各有不同
  4. 計畫趕不上變化,但除非大環境變動劇烈(例如:疫情),大致原則的方向不會改變

若能花時間好好地進行對話,妥善地訂出年度計畫,明確地定義出方向,再藉由專案進行彈性規劃及調整,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

我是員工,我想說:「雖然做年度計劃真的很煩,但如果做了是有幫助,對於未來會很清楚怎麼執行,也更能了解上頭及公司的方向,我會非常感激!因為,我的報告和努力的方向是明確的。」

----------------------------------------------------------------------------------


二、如何開始?

第一步:當然是要把明年度的方向抓出來!由誰抓?可以是老闆,也可以是各部門主管一同開會確認方向。

這邊的方向,會很建議要走長期規劃,也就是一併思考3-5年後的走向,真正厲害的公司是已經洞察未來了;同時,方向須明確不含糊不衝突。

譬如:「明年衝營收衝利潤」,聽到這樣的目標你會不會很疑惑,到底是營收優先還是利潤優先?這就回歸到「你的目的是什麼?」

「確認現況,問題釐清」永遠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
某一間公司想上櫃上市,為了讓公司財報數字好看,老闆想要衝營收也想衝利潤,因此看待事情時的決策,總是搖擺不定,尤其想開創新事業擴大營收,但不想花錢損失利潤,希望短時間內有營收有利潤。

這樣情況之下,如果老闆都擺旗不定,再往下傳遞給各階主管和執行者時,就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產生,因而員工抓不到判斷的基準。

----------------------------------------------------------------------------------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屬於中階主管,因搖擺不定的方向,不確定是衝營收還是衝利潤的目標下,我隨時做好調整策略,但策略改變了,規劃就不同了,從一開始的明確信心,到後來捉摸不定,對於佈達給下屬的指令越變越模糊,逐漸地,大家開始不知道現在公司的方向是要營收還是要利潤,兩者該以誰為重?

我是員工,我想說:「我可以達成目標,我不只需要明確的方向,更需要穩定不混亂的方向。」

----------------------------------------------------------------------------------

回過頭看這個案例,建議老闆你可以分成幾個層面思考:

  1. 新事業體與本業的關聯性?未來發展性?是否合適現在切入或未來再切入?
  2. 若確定要開創新事業,因應上櫃上市需求,要以營收第一,但利潤須維持基本盤
  3. 在此之下,如何降低開創新事業的成本?(委外合作或是聯名合作測試市場水溫)

因此,目標會修正為「營收第一,利潤維持XX%以上」或是,你要維持平毛利衝量體亦可,視整體目的性而定。

其實上櫃上市前要開創新事業有其風險,必定需要增加費用進行開創,但若是有發展潛力且有關連的事業體,在3-5年前預先籌備,應可作為上櫃上市的加分題,在此之下,如何選擇切入的新事業非常重要,不適合過於開創獨特,尤其需要投入大量資本的事業體。


三、年度計畫的時程

方向確定後,什麼時候佈達最適合?這是一個有深度的問題。先別急著昭告天下,「適當的時機」才是最適合。你可以先思考以下幾點:

  1. 你公司是處於穩定期?成長期?衰退期?
  2. 你的方向是否大轉彎?還是維持?還是延續或升級?
  3. 你的組織是否穩定或動盪?

如果你的公司處於動盪,且人員或組織非常不穩定,此時更需要方向穩定人心,但若該方向會影響人心,建議你可單獨與幾個公司重要角色會談,藉由這些重要角色先行傳達給底下員工,再透過正式公開的會議進行布達,效果和完整性會更好。

如果公司整體處於穩定,且方向是延續或升級,建議開始籌備時間位於每年7-9月。

【參考時程表】7-8月提案規劃、9月整合聚焦、10月確認目標及預算(含方向/數字)、10-11月共識營/願景營(類似發布於全公司員工,讓主要員工都清楚公司的方向及各部門任務)。

消費產業中,以往每年10-12月都已規劃好明年度的計畫,因此若想要爭取明年合作,建議要在對方年度計畫前提案;不過每個產業的週期不同,若牽扯到耗時的開發,1-3年前都是有可能的。之前我要和一個日本服飾品牌聯名合作,對方就很清楚表示至少要一年的籌備期唷!

----------------------------------------------------------------------------------

我是員工,我想說:「最好的時間,還是在今年結束前就規劃好明年的檔期或活動,對於明年各月份的業績如何布局,走的會更踏實,時程掌控上會更清晰。」

----------------------------------------------------------------------------------

最後回歸到「關於企業的年度規劃」,總結及補充如下:

  1. 現況問題要釐清,方向要明確不能衝突。
  2. 從員工的角度去看,年度計劃會讓執行者清楚方向前進,有其必要性。
  3. 遇到決策的事情,從老闆到各層主管都會很清楚方向,有依據原則進行決策與判斷。
  4. 許多中小企業的老闆,有時需要自己當多人用,這時更需要規劃年度計畫,訂好方向把該做的事情佈達下去,大家方向一致更能一起前進。


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吃漢的斜槓企劃所
14會員
23內容數
品牌行銷|電商操作|產品設計| ▲不想被侷限,從傳產、文化觀光、設計、電商、採購、連鎖加盟,跨產業持續蹲點學習。 ▲副業,擺攤、設計、品牌及活動規劃、小編、攝影、手作甜點、軟裝設計。 ▲始終相信,唯有親自做過才會更了解「我要什麼」。 ▲信奉生命有其價值,努力創造自己的斜槓收入,打造「時間自由、財富自由的人生」。
2024/09/13
探討了Z世代和部分Y世代為何轉向Instagram等應用程式尋找信息。透過個人觀察當前的行銷趨勢,本文指出,現代消費者已不再僅僅追求漂亮的商品照,對於真實性和個性化內容的需求日益增加,分享內容的可信度重於外觀,品牌經營必須關注與年輕消費者的真實互動。
Thumbnail
2024/09/13
探討了Z世代和部分Y世代為何轉向Instagram等應用程式尋找信息。透過個人觀察當前的行銷趨勢,本文指出,現代消費者已不再僅僅追求漂亮的商品照,對於真實性和個性化內容的需求日益增加,分享內容的可信度重於外觀,品牌經營必須關注與年輕消費者的真實互動。
Thumbnail
2024/05/29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5/29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5/04
面對餐飲業的人力不足問題,解套「人員負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為何人員負荷問題是整個系統的根本解,以及如何借鏡其他案例,建立更友善的工作環境,進而吸引更多新人、甚至中老年員工加入,又或者參考星巴克引入AI系統,以利改善員工與消費者體驗,但最後仍須回歸餐飲業的本質思考,到底想帶給消費者什麼呢?
Thumbnail
2024/05/04
面對餐飲業的人力不足問題,解套「人員負荷」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為何人員負荷問題是整個系統的根本解,以及如何借鏡其他案例,建立更友善的工作環境,進而吸引更多新人、甚至中老年員工加入,又或者參考星巴克引入AI系統,以利改善員工與消費者體驗,但最後仍須回歸餐飲業的本質思考,到底想帶給消費者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照理說是消費品產業中最水深火熱的時候,因為開始了「年度計劃」。今天想來談談,到底企業要不要做年度計畫,大家都怎麼做? 我不是老闆,但我是員工,是組織裡執行計畫的人、是組織裡提年度計畫的人,由於轉職和各式職務的資歷,提供一些資訊給你,來探談「關於企業的年度計劃」這件事。 年度規劃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照理說是消費品產業中最水深火熱的時候,因為開始了「年度計劃」。今天想來談談,到底企業要不要做年度計畫,大家都怎麼做? 我不是老闆,但我是員工,是組織裡執行計畫的人、是組織裡提年度計畫的人,由於轉職和各式職務的資歷,提供一些資訊給你,來探談「關於企業的年度計劃」這件事。 年度規劃
Thumbnail
僅代表個人立場,抒發與分享工作相關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僅代表個人立場,抒發與分享工作相關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當新創企業開始思考要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考慮從辦公室整潔以及服裝儀容開始要求自己,就像大谷翔平這樣一位的偉大運動員也會隨手撿垃圾一樣。
Thumbnail
當新創企業開始思考要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考慮從辦公室整潔以及服裝儀容開始要求自己,就像大谷翔平這樣一位的偉大運動員也會隨手撿垃圾一樣。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其實流程不是不能改,只是考量要長遠、考慮周到。財會工作就是搜集、整理、統計、分析資料,不是只「記帳」而已,任何流程的建立都是為了能便於分析,快速找到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是連自己也輕看自己的工作了。
Thumbnail
其實流程不是不能改,只是考量要長遠、考慮周到。財會工作就是搜集、整理、統計、分析資料,不是只「記帳」而已,任何流程的建立都是為了能便於分析,快速找到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是連自己也輕看自己的工作了。
Thumbnail
內容行事曆是一種策略工具,可以幫助職場人士預先規劃和組織其內容創作與發布。透過明確規劃每日、每週或每月的內容主題、格式、發布管道和目標受眾,業者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參與和保留客戶。特別是在節日或特殊事件期間,內容行事曆能夠幫助業者提前準備,確保市場活動和宣傳內容的時效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內容行事曆是一種策略工具,可以幫助職場人士預先規劃和組織其內容創作與發布。透過明確規劃每日、每週或每月的內容主題、格式、發布管道和目標受眾,業者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參與和保留客戶。特別是在節日或特殊事件期間,內容行事曆能夠幫助業者提前準備,確保市場活動和宣傳內容的時效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企業家庭日活動企劃總整理】福委們照過來~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而在這個文化的建立和塑造過程中,企業家庭日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一年一度的活動,更是一個凝聚、建立和傳遞價值觀的重要時刻。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的企業家庭齊聚一堂,不論職位
Thumbnail
【企業家庭日活動企劃總整理】福委們照過來~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而在這個文化的建立和塑造過程中,企業家庭日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一年一度的活動,更是一個凝聚、建立和傳遞價值觀的重要時刻。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的企業家庭齊聚一堂,不論職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