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隨手撿垃圾了,你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新創企業開始思考要加強內部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他們考慮從辦公室整潔以及服裝儀容開始要求自己,就像大谷翔平這樣一位偉大的運動員也會隨手撿垃圾一樣。

---

當新創公司通過死亡之谷,約莫是A輪或是Pre-A輪,也算是取得第一階段的成功。公司此時的狀態不一定賺錢,但大概率上對未來的財務與業績成長的路徑會有比較清楚的做法。此時的重點,更多的需要徹底執行戰略戰術來搶佔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人員擴編,經營團隊應該開始思考加大力道在管理和制度流程上面的改善,期待讓團隊可以有更好的協作。不然前線作戰,後院著火,也是十分煩人。

raw-image


新創發跡於車庫,不拘小節,追求速度和彈性,這些都是創業過程中,十分浪漫和刺激的元素,有時也是得以成功的一個原因。同仁多半也是因為喜歡這樣的環境,才加入公司的。因此一旦開始要求同仁遵守一堆辦公室規範和流程,常常會事倍而功半,感到無力。以一個講究人性化管理的時代來說,馬上做這樣的轉變,也不會是非常正確的作法。這時,「建立企業文化」這個看似遙遠的管理議題,或許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其實就跟孩子的教養一樣,「企業文化」必須從小做起才是正確的思維。相較於僵化的系統管理與制度流程,「企業文化」從根本上潛移默化影響著同仁的日常工作,其實是更高效,也更值得放心。


談到企業文化,我們都傾向從一些比較「高概念」 High Concept的角度來討論與進行,例如訂定:核心價值,行為準則...等等。

這類「高概念」的做法,很適合帶方向,缺點是不易落實。例如:像是「誠信正直」這類的教條,就很常出現在企業文化的描述中,但管理中的一些灰色地帶,發生的時候,一時半刻理不清楚,就會因人設事,不教而殺的冤獄一但多了,自然就會半途而廢淪為樣板,再也沒有人在意了。


從多年的管理經驗中,我們知道想要造成長期和真實的影響,還需要從「低概念」Low Concept切入, 從企業的日常bottom up 的細微之處開始,讓同仁從行動中體會和感受公司想要建立的文化和標準是甚麼,自然而然的融入行為之中。


這邊舉兩個例子,和大家分享。


紐約這個國際大都市,曾經有段時間治安非常敗壞,交通狀況也很糟。交互作用的情形下,重要的大眾交通工具 - 紐約地鐵,頻傳搶案和人身安全事故,令人膽怯,一般市民卻又不得已需要搭乘使用。每一任紐約市長都會使用各種管理手段和工具,或是祭出很多鼓勵措施,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後來有一任紐約市長"彭博"是個成功的大企業家,在他上任之後,照慣例,大家問他要如何解決地鐵的這個問題。


「就從查逃票開始。」他說。


一開始大家不能理解,也等著看他的笑話。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似乎成效不錯,動用的人力物力不多,但搶案變少,隨之而來,地鐵也變乾淨了許多。他後來的解釋重點是說,這是他經營的心得,想要塑造好的企業文化,不能僅靠宣傳或是強迫他人接受,需要從看不見的地方,最基本的行為開始導正,當一些錯誤的行為獲得糾正,例如:逃票。壞人會被阻擋在外,而猶豫不決的人會選擇正確的行為,好的行為得到鼓勵,當好人變多,自然而然一個好的環境會慢慢形成。接下來的管理和政策才會事半功倍。經營企業如此,公共環境也應該如此。


另外,現在紅遍半邊天的知名球星大谷翔平,相當早熟。很年輕的時候,就立下志向要爭取各大球團的第一指名權,最著名的就是媒體和網路上都找的到的那張「大谷翔平曼陀羅九宮格」。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在強化「運氣」的部分,他的一項自我要求是「隨手撿垃圾」。前陣子媒體也有報導關於他的這個好習慣,也得到不少人的讚許。

raw-image


所以,真的是做善事積福報的概念嗎?基本上是,但還不只如此。

這樣一個「隨手撿垃圾」的小動作,可以要求自己,不要因循苟且,還可以改善周遭環境避免別人跌倒受傷,也令人心情愉快,更進一步還能影響別人一起來維持。日積月累、心口一至建立起來的人設,不就是最好的自我行銷嗎?當然就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與照顧,運氣就會比別人好。


企業和個人也有相似之處,所謂的企業文化,不就是應該要把我們想要推廣的良善特質

融入在同仁日常的行為當中嗎?

所以,我們除了透過一些工作坊,從Top Down來幫助新創企業分析和探討怎樣的企業文化,會適合它們長遠的發展; 我也常常會Bottom Up 的觀察他們的服裝儀容是不是還是非常隨意、甚至邋遢?環境會不會太過髒亂、脫序?

如果是這樣,我一定會建議他們先從服儀和環境做起,不是要像軍隊或著傳統大企業一樣穿制服,折棉被那樣。但是,從營造一個客戶感覺專業,同仁覺得舒服的形象與環境開始,也可以是塑造我們希望的企業文化的起手式。


新創企業正年輕,其實特別適合從這樣的小事,開始塑造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

「你今天隨手撿垃圾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關注我,就不會錯過新上架的文章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錄與收藏
12會員
36內容數
分享日常的閱讀和旅行的見聞。至於投資,就多分享一些失敗和錯誤的的經驗吧。
紀錄與收藏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創業的資源極其稀缺,除了資金以外,人才的招募與育留尤其困難,新公司沒有成功的紀錄,也不確定未來可以保證多久。除非員工對這個事業方向也正好很有興趣,或是出於對創辦人及團隊的欣賞,不然以有限的待遇福利,在徵才和留才方面,一直是創業者永遠的難題。 面對重要員工離職,無法建立穩定的團隊,在在都令創業者
Thumbnail
2025/03/18
創業的資源極其稀缺,除了資金以外,人才的招募與育留尤其困難,新公司沒有成功的紀錄,也不確定未來可以保證多久。除非員工對這個事業方向也正好很有興趣,或是出於對創辦人及團隊的欣賞,不然以有限的待遇福利,在徵才和留才方面,一直是創業者永遠的難題。 面對重要員工離職,無法建立穩定的團隊,在在都令創業者
Thumbnail
2025/03/05
我住的地方附近是住商混和的區域,每天早上除了有不少的上班族經過,加上中間還有一家歷史悠久的學校,這些青春期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熱量,彷彿是永遠填不滿的坑洞,所以各式各樣的早餐店在這裡自然是一種剛需。 早上,上班上學的時段,對在這邊開店的老闆而言,說是戰場一點也不為過,生意好的店家,個個都武藝
Thumbnail
2025/03/05
我住的地方附近是住商混和的區域,每天早上除了有不少的上班族經過,加上中間還有一家歷史悠久的學校,這些青春期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熱量,彷彿是永遠填不滿的坑洞,所以各式各樣的早餐店在這裡自然是一種剛需。 早上,上班上學的時段,對在這邊開店的老闆而言,說是戰場一點也不為過,生意好的店家,個個都武藝
Thumbnail
2025/02/17
我過去服務的企業,曾經是一家隱形冠軍 — 為甚麼說曾經呢?因為我們一次成功的內部創業,打開了更大的市場,雖然在科技業中還是屬於利基型的賽道,但突飛猛進幾年之後,規模變大卻面臨知名度太低,人才招攬不易的困擾,所以近些年來也比較樂於在媒體和同業間交流,因此漸漸名聲外溢,冠軍依然,但好像也不太適合再說自己
Thumbnail
2025/02/17
我過去服務的企業,曾經是一家隱形冠軍 — 為甚麼說曾經呢?因為我們一次成功的內部創業,打開了更大的市場,雖然在科技業中還是屬於利基型的賽道,但突飛猛進幾年之後,規模變大卻面臨知名度太低,人才招攬不易的困擾,所以近些年來也比較樂於在媒體和同業間交流,因此漸漸名聲外溢,冠軍依然,但好像也不太適合再說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一個客戶 say no,你可以把他視為一次失敗,但也可以把他視為一次機會;客戶拒絕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沒有凸顯他想看見的產品優點嗎?是我們沒有給予產品一個正確的定位嗎?如果把一次拒絕視為一次修正的機會,那麼每一次的拒絕都會讓我們下次少一個被拒絕的理由。 2.一個人要走得久遠,習慣很重要,養成了
Thumbnail
1.一個客戶 say no,你可以把他視為一次失敗,但也可以把他視為一次機會;客戶拒絕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沒有凸顯他想看見的產品優點嗎?是我們沒有給予產品一個正確的定位嗎?如果把一次拒絕視為一次修正的機會,那麼每一次的拒絕都會讓我們下次少一個被拒絕的理由。 2.一個人要走得久遠,習慣很重要,養成了
Thumbnail
很多品牌本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開始想要搞副業,東沾沾西看看,吃碗內看碗外,因為他知道碗裡的飯有一天會完,講好聽一點就叫未雨綢繆,事實上呢?這其實沒有對錯,又或是說兩邊都可能對,讓我說說我認為的關鍵在哪裡,開始前你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嗎?
Thumbnail
很多品牌本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開始想要搞副業,東沾沾西看看,吃碗內看碗外,因為他知道碗裡的飯有一天會完,講好聽一點就叫未雨綢繆,事實上呢?這其實沒有對錯,又或是說兩邊都可能對,讓我說說我認為的關鍵在哪裡,開始前你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嗎?
Thumbnail
作者松井忠三,曾在無印良品負成長時接任社長職位,短短兩年間即達成V字型復甦,更在2007年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營業額,2008年出任會長,2015年卸任。
Thumbnail
作者松井忠三,曾在無印良品負成長時接任社長職位,短短兩年間即達成V字型復甦,更在2007年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營業額,2008年出任會長,2015年卸任。
Thumbnail
時間轉到2018年,日本投手大谷翔平因為加入美國職棒大聯盟而爆紅,年紀只有23歲的他,讓許多人感到好奇:年紀輕輕,一路上是如何鍛鍊的?大谷的高中教練透露,高一的時後,他為了磨練自己,以「九宮格」作為基底,製作一張目標達成表,他在九宮格正中間寫上「大目標」:高中畢業前,成為八個球隊第一選擇。
Thumbnail
時間轉到2018年,日本投手大谷翔平因為加入美國職棒大聯盟而爆紅,年紀只有23歲的他,讓許多人感到好奇:年紀輕輕,一路上是如何鍛鍊的?大谷的高中教練透露,高一的時後,他為了磨練自己,以「九宮格」作為基底,製作一張目標達成表,他在九宮格正中間寫上「大目標」:高中畢業前,成為八個球隊第一選擇。
Thumbnail
關鍵四 掌握四個「SELF」 一、 Self Awareness(自覺) 分析自己。 二、 Self Control(自制) 調整自己。 三、 Self Esteem(自我尊重) 肯定自己。 四、 Self Image(自我描繪) 找到定位,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關鍵四 掌握四個「SELF」 一、 Self Awareness(自覺) 分析自己。 二、 Self Control(自制) 調整自己。 三、 Self Esteem(自我尊重) 肯定自己。 四、 Self Image(自我描繪) 找到定位,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白話一點就是:「照做就對了。」綠綠引用自己多年前在中山大學MBA時期所撰寫的碩士論文。去解釋,如何在日本職場生存下來。
Thumbnail
白話一點就是:「照做就對了。」綠綠引用自己多年前在中山大學MBA時期所撰寫的碩士論文。去解釋,如何在日本職場生存下來。
Thumbnail
🎧>可點擊收聽 「經營之聖」稲盛和夫 今天要和你分享一位 在日本企業界被稱為「經營之聖」的稲盛和夫/ いなもり かずお さん 在京瓷哲學中 提出了 「六項精進」 是他認為一個人在職場上應該奉行的準則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大自然的動植物都在拼
Thumbnail
🎧>可點擊收聽 「經營之聖」稲盛和夫 今天要和你分享一位 在日本企業界被稱為「經營之聖」的稲盛和夫/ いなもり かずお さん 在京瓷哲學中 提出了 「六項精進」 是他認為一個人在職場上應該奉行的準則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大自然的動植物都在拼
Thumbnail
不斷捨棄成我有助於一個人的成長,持續挑戰,創造出新的價值。在團隊內部創造有話直說的文化,語意不清只會搞砸工作;他們都是為了創造好產品而努力工作,不會為了吵而吵。而且需要別人鼓舞士氣的人,往往會扯優秀人才的後腿。想要展現出色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不讓瑣事干擾優秀人才,並且為他們提供可以全速運作的環境。
Thumbnail
不斷捨棄成我有助於一個人的成長,持續挑戰,創造出新的價值。在團隊內部創造有話直說的文化,語意不清只會搞砸工作;他們都是為了創造好產品而努力工作,不會為了吵而吵。而且需要別人鼓舞士氣的人,往往會扯優秀人才的後腿。想要展現出色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不讓瑣事干擾優秀人才,並且為他們提供可以全速運作的環境。
Thumbnail
為什麼有許多的高手,總是能不斷創造出熱門商品,研究後發現了他們都擁有某個共通點——那就是所有人都只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而且絕對不會放棄或將就。另外,他們都還有一個關鍵:懂得使用者得心情。因此在確定「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之前,他們會絞盡腦汁,絕不妥協,當然也會聆聽各方人士的,藉此琢磨自己的產品形象。
Thumbnail
為什麼有許多的高手,總是能不斷創造出熱門商品,研究後發現了他們都擁有某個共通點——那就是所有人都只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而且絕對不會放棄或將就。另外,他們都還有一個關鍵:懂得使用者得心情。因此在確定「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之前,他們會絞盡腦汁,絕不妥協,當然也會聆聽各方人士的,藉此琢磨自己的產品形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