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情緒勒索迷霧了嗎? (FOG) Fear, Obligation & Guilt 》

《你被情緒勒索迷霧了嗎? (FOG) Fear, Obligation & Guilt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著名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提到情緒勒索給人的感覺,

就像在FOG迷霧中,讓人既難以辨認眼前事物,更無法判斷方向。

而FOG (迷霧)所指的分別是:

Fear  恐懼

Obligation  義務與責任

Guilt  罪惡感

以上三種都會帶來威脅與不安感,讓身陷於這些感覺的被勒索者,

難以覺察自己正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做出服從、忍耐的反應,

除了迴避可能發生的衝突,也能避免讓自己的內在感受到痛苦與無助。

因此無法看清勒索者對自己的情緒認知與行為帶來多巨大的影響,

被勒索者就像走在迷霧中,看不清方向,只能照勒索者的劇本前進,因而被勒索成功。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究竟什麼是FOG?

第一項為Fear 恐懼:

勒索者會對你大叫、咆哮,甚至說出下面這些話:

「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要是你跟我離婚,就再也別想看到孩子」

「你要是離開我,我就去自殺」

「你現在把東西收一收,明天不用再來上班了」

 

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對這些話語感到恐懼,

那為甚麼一些人會對恐懼特別敏感呢?

可能來自於童年成長的經驗中,

若父母常用威脅的方式、大聲的語氣,孩子就會學會順從與討好來避免衝突,

若不順從而讓衝突增加,可能會出現生存危機,帶來更大的威脅感。

當孩子長大後遇到類似的情境,可能是大聲說話、語帶威脅、激動的表情等等,

都可能會喚起童年創傷的制約反應,讓人不自覺用過去生存下來的方式,

再次順從勒索者的不合理要求而不自知。

那麼要如何面對這種恐懼呢?

我們可以試著分辨現在的情境和小時候有什麼不同,以及自己的狀態有哪些改變,

透過重新理解和覺察自身的情境,內在與外在都和過去不同了。

現在的自己,不再是小時候無法保護自己的那個孩子,

長大了,不只是可以為自己發聲,也能重新學習新的溝通方式,

練習不再用討好順服的方式與人交往,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第二項為Obligation 義務與責任:

付出和義務不一樣,前者是自由意志下做出的選擇,

而後者時常是社會角色或是他人強加在自己身上,而不得不做的。

勒索者會用巧妙的言語,將其自私的要求包裝轉換成被勒索者應該要盡的義務與責任,

被勒索者為了避免內在出現未盡到義務責任的自我貶低與焦慮,便會選擇順從勒索者的不合理要求,

尤其在親子關係中是最常見的。

在臨床經驗中,常常能常聽到許多子女的無奈與委屈,

例如:

「好孩子應該要孝順,要順從父母的話」

「孝順的女兒應該多陪陪父母」

「是我欠他們的,誰要他們是我的家人」

「他們為我做了那麽多,我不能拒絕他們的請求」

「這應該是我的責任,我不做就沒人做了」

而在朋友之間,也很常會聽到: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難道你不能幫個忙嗎?」

 

許多習慣將他人需求放在自己需求前面的人,以為自己的犧牲是愛的表現與連結關係的方式,

但做多了、多做了,可能會被人當作理所當然,沒做反而會被責怪。

如同婚姻關係中也是如此,有時為了放不下對孩子的責任而無法離開婚姻;

在工作中被上司要求(情緒勒索),自己能力越好,就該做越多的事,但心中其實充滿了委屈。

可以試著思考付出和義務的不同,自己是否可以自由的選擇和適時的建立界限。

raw-image

 

最後一項為 Guilt 罪惡感:

罪惡感或內疚感,是對傷害、欺騙他人等行為的一種心理反應,

源自於人類道德良知的自我要求,

但過度的的內疚感,會讓我們有錯誤的信念,例如:

「如果我不這麽做,我會感到內疚」

「如果我不付出,我會覺得很自私、沒有愛心」

「如果我不借錢給你,會覺得我不是個夠義氣的朋友」

為甚麼會如此呢?

是因為勒索者會將自己形塑成像受害者一樣,喚起被勒索者的高自我道德標準,

「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會受到傷害,而這是我的錯。」

當被指控自己做得不夠好、未滿足勒索者的需求,就是在傷害與背棄他時,

被引發的強烈內疚感,一樣會帶來焦慮與無價值感,

為了不要讓自己的罪惡感加深,便會迫使自己妥協來配合與滿足勒索者不合理要求。

 

有些伴侶喜歡翻舊帳,讓對方感到內疚,

就是在用情緒勒索與伴侶相處,而不是用尊重和愛,

這樣的親密關係會充滿緊張與衝突;

或是有些人總是收到他人的負面比較

在家中,被父母說自己的成就不如手足;在工作上,被主管說自己的表現不如同事,

好像一再的證明自己真的不夠好,

但邀請你細想一下,當別人這麼說,

這是欲加之罪,還是事實?

假如不是事實,那麼扛起這麼深的罪惡感對自己是否太嚴苛了呢?

 

以上,簡單介紹在情緒勒索的關係中,被勒索者走在關係迷霧中的複雜感受,

你在關係中,總是感到恐懼、罪惡與需要負責嗎?還是你總是當一名受害者,讓對方為你承擔原先自己該負的責任呢?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你被 情緒勒索 迷霧了嗎?(FOG): Fear, Obligation & Guilt」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avatar-img
姜尚文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姜尚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記得在上一篇中提到兩類型的危險女性嗎? 第一類是不在乎對方是否已婚, 第二類是社會經驗少,將安全感依賴在領導者上。 接下來繼續介紹其他三種類型的危險女性,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連續劇中有許多在感情裡飛蛾撲火的女性角色, 將愛情視為全部,不惜以各種方法換得和佔有男主角, 大家是否對這些劇情設定感到熟悉呢? 最常被提起的有『犀利人妻』裡的小三表妹, 以霸道的佔有欲、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想法,和姐夫大談婚外情。 在『我的寶貝四千金』飾演個性好強的黎清清,工作上與老闆徐季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
還記得在上一篇中提到兩類型的危險女性嗎? 第一類是不在乎對方是否已婚, 第二類是社會經驗少,將安全感依賴在領導者上。 接下來繼續介紹其他三種類型的危險女性,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連續劇中有許多在感情裡飛蛾撲火的女性角色, 將愛情視為全部,不惜以各種方法換得和佔有男主角, 大家是否對這些劇情設定感到熟悉呢? 最常被提起的有『犀利人妻』裡的小三表妹, 以霸道的佔有欲、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想法,和姐夫大談婚外情。 在『我的寶貝四千金』飾演個性好強的黎清清,工作上與老闆徐季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