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療法 Des thérapies comportementales cognitives, TCC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認知行為療法運用斯多葛派思想,認為我們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對這些事情的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運用斯多葛派思想,認為我們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對這些事情的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目前廣泛應用在治療憂鬱症1、恐懼症等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上,其效果可能比傳統藥物有效。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所以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聽起來是否像斯多葛主義的主張?確實,很多人將兩者做類比3,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事實上,開創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4,同時也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始祖亞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 1913-2007),以及發明貝克憂鬱量表5的美國精神病醫生亞倫.貝克(Aaron Beck, 1921-2021)都深受斯多葛派思想影響。

 

然而,波爾多大學哲學教授瑪莉昂·波旁(Marion Bourbon)持有不同看法,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和斯多葛派思想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她認為此療法過度簡化病情,將病患呈現的症狀簡單地歸類成認知失調9,而它之所以可以獲得肯定及成功,在於它能快速達到效果及在操作上相對簡易。然而斯多葛派主義卻不允諾這種捷徑:

Ces thérapies se contentent plutôt de substituer une représentation positive à une autre, négative, sans vraiment interroger dans son ensemble la nature de notre rapport au réel ni notre manière de nous y engager. La technique relève alors plutôt du wishful thinking, de la pensée magique. (這些治療只是用對事物持有正面的想法來代替負面思考,而不是真的從整體來探究我們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的本質,或是思考我們如何活著。)

 

簡單來說,認知行為療法著重於短期治療,但斯多葛派思想更在乎長期預防;而前者的目的在於心理健康,後者則將理性與智慧設為人生最高目標。

 

無論如何,人們對於事物的觀念和看法,深深影響他們如何去定義幸福與苦惱,而認知行為療法的確妥善運用某些斯多葛派思想的觀點。這源自於古希臘的智慧,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堅韌,不被外在事物蒙蔽,不受外界干擾。

 




Lexique : 

1.     La dépression : (n.f.) 在指病理上的憂鬱症時,前面習慣用定冠詞,而非不定冠詞une,其他疾病如le cancer(癌症),le sida(愛滋病)及 la tuberculose(肺結核)也是一樣用法。

2.     La phobie : (n.f.) 如同前述,在phobie前使用定冠詞,泛指所有恐懼症。這名詞也可當作字根,和其他詞做搭配,如xénophobie(仇外),claustrophobie(幽閉恐懼症)及acrophobie(恐高症)等等。

3.     Une analogie : (n.f.) 類比,類似。

4.     La thérapie rationnelle émotionnelle。Rationnel,理性的;émotionnel,情感上的。當兩個形容詞修飾一個名詞時,會把較重要特質的形容詞擺在名詞後,此療法強調以理性的方法去思考、感覺和行動,所以將rationnelle至於émotionnelle前面。

5.     L'inventaire de dépression de Beck 。Un inventaire (n.m.),清冊、清單;faire l’inventaire de qqch. 盤點(某物)。

6.     Un psychiatre : 精神病專家、醫生。字根-iatre有治療、醫藥之意,和其他詞做搭配,其他如小兒科醫生pédiatre。

7.     Simplifier (v.t.) : 簡化。

8.     Un symptôme : (n.m.) 症狀,徵兆。

9.     Un dysfonctionnement cognitif。Dysfonctionnement (n.m.),機能失常,dys-為否定字首。cognitif,認知的。

 

 

參考資料:

Octave Larmagnac-Matheron, « Les âges du Stoïcisme », in Philosophie Hors-série- Stoïcisme, pp. 14-17

Océane Gustave, « Stoïcisme, TCC et psychanalyse, trois projets de transformation de soi » , in Philosophie Hors-série- Stoïcisme, pp. 50-5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 Astra的沙龍
3會員
64內容數
這個平台提供關於法國時事、心理學、科學、歷史、文化、藝術和哲學等領域的文章,文章內會介紹該領域的法文詞彙和使用到的文法,希望分享知識的同時,可以幫助對法文有興趣者學習法文。
Ad Astr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由《Photo》雜誌舉辦的2023-2024年第 42 屆世界攝影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參與。其中,伊莎貝爾·塞爾夫·沃夏姆(Isabelle Cerf Worsham)憑藉其充滿詩意且溫馨的人物攝影系列脫穎而出,贏得由Harcourt攝影工作室頒發的「肖像」獎項。
Thumbnail
2025/04/28
由《Photo》雜誌舉辦的2023-2024年第 42 屆世界攝影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參與。其中,伊莎貝爾·塞爾夫·沃夏姆(Isabelle Cerf Worsham)憑藉其充滿詩意且溫馨的人物攝影系列脫穎而出,贏得由Harcourt攝影工作室頒發的「肖像」獎項。
Thumbnail
2025/04/22
自出現地圖繪製以來,「幽靈島」便一直縈繞在那些探險家心頭。數百座並不存在的陸地曾被標記在地圖上,其中一些甚至停留了數個世紀,隨著科技進步,才將它們從地圖上徹底抹去;當然,也有些曾被視為幽靈島、卻最終證實真實存在的島嶼。16 世紀歐洲掀起的海洋探險熱潮,促使製圖學蓬勃發展,進而激發更多遠征航行。
Thumbnail
2025/04/22
自出現地圖繪製以來,「幽靈島」便一直縈繞在那些探險家心頭。數百座並不存在的陸地曾被標記在地圖上,其中一些甚至停留了數個世紀,隨著科技進步,才將它們從地圖上徹底抹去;當然,也有些曾被視為幽靈島、卻最終證實真實存在的島嶼。16 世紀歐洲掀起的海洋探險熱潮,促使製圖學蓬勃發展,進而激發更多遠征航行。
Thumbnail
2025/04/15
DeepSeek 橫空出世震驚全球後,杭州一時之間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法國經濟日報《Les Échos》周末增刊的封面,即以「走進中國科技核心地帶」為主題,前往DeepSeek的總部,中國AI發展核心城市——浙江省首都杭州市進行採訪。
Thumbnail
2025/04/15
DeepSeek 橫空出世震驚全球後,杭州一時之間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法國經濟日報《Les Échos》周末增刊的封面,即以「走進中國科技核心地帶」為主題,前往DeepSeek的總部,中國AI發展核心城市——浙江省首都杭州市進行採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Thumbnail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很多人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