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的隱秘與理解:探索割腕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個表面上看似平靜的社會中,許多人其實都在悄悄地承受著內心的痛苦。割腕作為自傷行為的一種,常常隱藏在袖口之下,成為一個深埋於心的秘密。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這些傷痕也被薄薄的外套遮掩,因為自傷者感到羞愧,不願將自己的傷口暴露在他人面前。

自傷者的外表往往給人一種錯覺:他們看起來自信、受歡迎,甚至總是面帶微笑。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常常充滿孤獨感,覺得自己無法融入這個世界,對生活充滿懷疑。他們常感到無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生活也似乎失去了意義。在情緒上,他們在私下的崩潰和公開的快樂之間經歷著巨大的反差。


自傷與疼痛:一種矛盾的防衛機制

在自傷的過程中,疼痛其實是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通常會阻止人們進一步傷害自己。然而,當這種疼痛無法阻止自傷行為時,那麼可能有更強烈的心理驅力在背後作祟,使得自傷者能忽視或忍受疼痛。對這些人來說,割開皮膚、感受疼痛、看到血液流出,竟然能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撫慰。

這聽起來或許令人難以理解,因為減輕痛苦的方式通常是通過鎮靜或麻醉來達到,而非增加疼痛。然而,對於那些無法從其他方式中獲得解脫的人來說,製造身體上的疼痛反而成為他們調節情緒的唯一方式。當內心的創傷與痛苦無法被言語表達時,身體的疼痛讓這些感受變得具體,給人一種能掌控的感覺。


自傷並非自殺:疼痛與情感的轉移

與自殺不同,自傷並非旨在毀滅自己,而是通過疼痛來轉移注意力或發洩情緒。當人受傷時,體內會釋放出一種叫做腦啡的荷爾蒙,它能對抗焦慮、煩躁和憂鬱。自傷者往往結合了抑鬱、焦慮以及過去的創傷經歷,將自傷視為一種應對內心痛苦的機制。

對於某些人來說,自傷甚至可能發展為一種上癮的行為。他們強迫自己受傷,以刺激大腦釋放更多的腦啡,從而獲得短暫的快感和解脫。每一次割開皮膚的痛苦,都是他們存在感的證明,讓他們從原本的麻木狀態中清醒過來。

然而,這種疼痛並不是真正的解脫,而是一種通過身體疼痛來掩蓋心理痛苦的方式。身體的疼痛成為緩解心靈痛楚的來源,讓人覺得自己終於能掌控一些東西,而非任由虛無的絕望吞噬。


如何理解與幫助自傷者?

我們如何看待自傷行為,直接影響著我們如何理解精神疾病與人之間的關係。正如專家所指出的,自傷行為不應該被過度簡化為一種壞習慣,也不應該被過度悲觀地視為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自傷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防衛機制,對身體的自我傷害只是外在的表現,內在則是深層次的情緒問題和心靈創傷。

在幫助自傷者時,我們需要創造一個「聆聽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不僅僅是扮演一個醫者或治療者的角色,更需要以一個朋友、一個理解者的身份,去傾聽他們內心的痛苦。自傷行為的出現,常常是因為他們無法找到其他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創傷和痛苦。我們必須讓他們明白,自傷行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不代表全部。


改變觀點,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創造「聆聽的空間」並不意味著放棄專業的治療,而是要調整我們看待「人」與「病」之間關係的方式。當我們過度依賴藥物或標籤化的治療方式時,往往會忽視了當事人的感受和經歷,讓他們覺得自己只是「病人」,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在面對自傷行為時,我們需要展現更多的理解、同理和陪伴。這種陪伴不僅僅依賴於專業的心理醫療或藥物,更多地是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和支持。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情緒、分享心理壓力,並且提供實質的幫助,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終,我們需要給予自傷者希望和信心,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並且有人願意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種支持和理解不僅能幫助自傷者恢復健康,還能為他們建立起穩固的心理健康基礎,使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後記

面對自傷行為,我們應該以更寬容和理解的態度去看待每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經歷,我們應該尊重這些差異,並努力理解當事人所面臨的困境。通過建立有意義的關係,我們能夠幫助他們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走出自傷的陰影,擁抱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相關書籍:《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mmy
0會員
3內容數
心理學系|閱讀 x 觀影 x 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自傷行為的出現,並非等待著被去除,而是期盼著被聽見與理解。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