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獎得主-布蘭登山德森的寫作第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FINDING YOUR INNER SOUL

許多人總會提及各式的寫作技巧,而在第一堂課中,布蘭登山德森提出了他的疑問:寫作是能被教會的嗎?

他舉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寫作流派。

gardener(農夫) 、 architect(建築師)

前者會寫起一個故事因為一個有趣的概念或是角色,他們偏好在故事中"探索",他們大多不使用大綱,他們會依照著自己認為有趣的方向走,或是說創作者直覺。他們如果依據著大綱來寫故事會發現自己失去對故事的好奇以及興奮感。

較為有名的就是Geoger Martin 、 Stephen King


而建築師則是偏好使用大綱以及各式的tag來幫助自己來釐清故事。

當然,你也能在兩者中間。

山德森也強調了一點:

寫作是非常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可能適用截然不同的技巧,並且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方式來寫作。你必須知道當其他人給你任何寫作上的方法建議,你要知道他們是在說——對我來說。

唯一能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方式的只有不斷嘗試,所有的寫作建議90%應該來自於你的個人經驗,不斷地寫下去,直到找到適合你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酒精烘焙坊
4會員
11內容數
我是個網路作家、編劇,愛好各種小說,會分享影評、書評還有一些創作手法 歡迎加入跟我討論分享!
酒精烘焙坊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觀眾的情感投入是透過同理心來凝聚的。如果作者無法在觀眾與故事主角之間創造出緊密連結,觀眾就會像局外人一樣毫無感覺。 情感投入指的並不是無私付出之心或同情,我們之所以產生同理心,即使不是因為自我中心,也是因為某些非常個人的理由。 當我們認同主角與他生命中的慾望時,我們支持的其實是我們內心的慾望,我
Thumbnail
2024/09/03
觀眾的情感投入是透過同理心來凝聚的。如果作者無法在觀眾與故事主角之間創造出緊密連結,觀眾就會像局外人一樣毫無感覺。 情感投入指的並不是無私付出之心或同情,我們之所以產生同理心,即使不是因為自我中心,也是因為某些非常個人的理由。 當我們認同主角與他生命中的慾望時,我們支持的其實是我們內心的慾望,我
Thumbnail
2024/08/28
你也許曾經被告訴過很多次,你做不到,我也是。 By Brandon Sanderson 這是一個每個寫作者都思考過的問題,我真的做得到嗎?我真的能以此維生嗎?我到現在還是如此質疑,但在第一堂課堂中,布蘭登山德森對此給了一個說法:「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以此維生的作家,我真心相信寫作是有益於你的,所
Thumbnail
2024/08/28
你也許曾經被告訴過很多次,你做不到,我也是。 By Brandon Sanderson 這是一個每個寫作者都思考過的問題,我真的做得到嗎?我真的能以此維生嗎?我到現在還是如此質疑,但在第一堂課堂中,布蘭登山德森對此給了一個說法:「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以此維生的作家,我真心相信寫作是有益於你的,所
Thumbnail
2024/07/23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2024/07/23
我不知道會不會每個人都同意接下來的這句話,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吸引人的故事與傑出的故事並非畫上等號的。 當一個故事在概念、設定上足夠出色,是的,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安排至少在一開始就會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講講幾個例子好讓你能被我說服看看好了。 想像有個角色,基本上無所不能,他單憑自己就能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書中融合了納蒂科·林德布勞多年修行的智慧和他對現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引導讀者探討生活的真諦,學會放下執著,追求內心的平靜與智慧。這本書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佛教哲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指南。
Thumbnail
各種領域的大師,已經將核心精神深化成為內在習慣。
Thumbnail
各種領域的大師,已經將核心精神深化成為內在習慣。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Thumbnail
你不會知道,會在甚麼地方遇見甚麼樣的人,學習到甚麼樣的事. 之前在工地裡,總是像個笑面佛的師傅告訴我他的工地老二理論~我從來沒見過他在工地大小聲或跟人爭論,總是笑嘻嘻地好聲好氣與人商量,或是跟其他師傅們相互開著玩笑.看見別人有甚麼需要也會多幫別人隨手做事從不計較.每次他們進場,工地氣氛都會很好
Thumbnail
你不會知道,會在甚麼地方遇見甚麼樣的人,學習到甚麼樣的事. 之前在工地裡,總是像個笑面佛的師傅告訴我他的工地老二理論~我從來沒見過他在工地大小聲或跟人爭論,總是笑嘻嘻地好聲好氣與人商量,或是跟其他師傅們相互開著玩笑.看見別人有甚麼需要也會多幫別人隨手做事從不計較.每次他們進場,工地氣氛都會很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