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跳出舒適圈?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探討這兩個問題再做決定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注意到,許多人都在關注是否該跳出舒適圈。更具體地說,個人的成長似乎常被與離開舒適圈相提並論。然而,與其只討論是否該跳出,我更想探討兩個關鍵問題:「舒適圈的定義及其優缺點究竟是什麼?」與「在什麼情況下,跳脫舒適圈才是必要的選擇?」


▍舒適圈的定義及其優缺點究竟是什麼?

“舒適圈”(Comfort Zone)這個詞彙源自於心理學領域,用來描述一個人感到「安全和舒適」的心理狀態或行為模式。也就是說,待在舒適圈能降低壓力過度增生的問題。

  • 人類因演化的關係,使得我們容易對威脅產生反應。一但壓力大到超乎我們所能處理的狀況時,將會大大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或是決策能力。更嚴重一點,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例如肥胖或憂鬱症。
  • 然而,大眾言論對於跳脫舒適圈「等於」個人成長,似乎抱持相當程度的認同態度。至少,你能在網路上看到許多的言論與分享,總說著類似「你必須跳脫出舒適圈才能成功」的觀點,並且在眾多網路留言者的按讚,或轉發之下,所有人就信了,這絕對是一種「大眾型信仰」。
  • 所以,你的成功別人可以輕易幫你定義嗎?絕對不能。同時,刻意的跳脫舒適圈,很可能會因為壓力激增而影響個人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等經營,弄得不好結果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 而對於那些輕易能評論你「這點壓力也解決不了」的人,有時真的聽聽就好。人很容易因為一件壞事,然後忽略其它表現好的事。因此,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像偵探一樣,從別人的批評裡,找到值得反思的地方,以及汰除不是事實的論述。

在釐清舒適圈沒有不好後,下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便是你會如何定義舒適圈?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舒不舒適的圈,該怎麼論定?

我想舉特斯拉創辦人Elon Musk,與各位進行一場簡短的觀點轉換練習:

  • 如果你看過任何有關Elon Musk的訪問影片,絕對能知道他是一個每天將自己推向極致的人。不斷挑戰自己與創新,顯然符合跳脫舒適圈的條件。然而,可曾想過,說不定這看似辛苦的地方,其實就是他的舒適圈呢?
  • 比起整天無所事事的無聊生活,才華創意無處可用的狀況,說不定他更享受每天不斷絞盡腦汁解決問題的生活模式。有事做的地方能讓他感到安心,沒事做的環境只會徒增他的壓力也說不定。(當然正確答案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 藉由此觀點轉換,我們能得知每個人的舒適圈樣子應該都長得不一樣。你看到對方的辛苦,不能等於對方跳脫舒適圈。但對於你而言,對方的舒適圈不是你記憶中認定的圈圈,所以你的直覺便會自動認定(誤判),舒適圈就該長得像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切記!這不是事實,我們都該適時的打破根深蒂固的觀點,用創新的思維看待世界。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所以,與其糾結在要不要跳出舒適圈,我認為在什麼情況下,跳脫舒適圈才是必要的選擇,才是我們該關注的事。


▍在什麼情況下,跳脫舒適圈才是必要的選擇?

以職場來說,如果你正待在一個能好好發揮所長的地方,還需要跳脫舒適圈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先理解跳脫舒適圈到底能獲得什麼?我的答案是:體驗。

  • 我認為,跳脫舒適圈的目的在於獲得新的人生(生活)體驗。例如,有的人喜歡透過旅行,來認識這個世界上跟自己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並藉由與他們相處,來增添自己對於人生經營的觀點,可能還會因此增生感激之心。這種體驗,需要跳脫眼下環境才可能獲得。
  • 除了旅行,有些人會選擇向上進修,或是去挑戰新的職務,試圖擺脫原本的生活或工作模式。然而,這都只是獲得體驗的其中一種方式。
  • 事實上,有很多人對於他的生活與工作現狀很滿意,但礙於大眾認為,跳脫舒適圈等於成長的信仰觀念下,內心總為此而感到糾結。

請放下心中的成見,如果跳脫舒適圈的本質目的在於體驗,你的焦點不一定要擺在「改變現有工作環境」。在放假時,多學一個新的技能,或是體驗新的事物,也是一種跳說舒適圈的概念,好比剛才提到的旅行。

Photo by Dibya Jyoti Ghosh on Unsplash

Photo by Dibya Jyoti Ghosh on Unsplash


2018年我開始轉為自由健身教練,獨立經營我自己,並在我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後,開始利用空堂時間經營健身工作以外的事。我架設自己的部落格網站,再到後來的兩檔Podcast節目,並從中體驗到健身工作給不了我的新體驗與新機會,使得我不斷成為我自己喜歡的樣子。

  • 這樣的跳脫舒適圈概念,既不影響本業,也能體驗新事物,不是很好嗎?其實一切的糾結源自於觀點的選擇。

所以,在什麼情況下,跳脫舒適圈才是必要的選擇?我的答案會是:

  • 當你對生活上的某件事情,感到焦慮或不安時,便可開始思考哪裡出了問題。接著再思考,有什麼方式能幫助自己突破逆境。此時,你所選擇行動的方式,便是你跳脫舒適圈的開始。
Photo by Anjeanette Guigue on Unsplash

Photo by Anjeanette Guigue on Unsplash


最後,如果你思來想去,發現對目前的生活沒有任何不滿意,好好待在眼下的舒適圈,能幫助你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與抗壓性,並維持高效能來處理每日的工作項目、人際關係,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

  • 也別忘記,能讓你產生安全或舒適的地方就是你的舒適圈,哪怕地點是大多數人可能厭惡的工作環境,或是被評選為世界第二危險的潛水運動海域。事實上,有很多潛水愛好者認為,待在海裡比較能放鬆心情,降低壓力。總之,只有你可以定義舒適圈該長什麼樣子。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新的啟發。如果覺得內容不錯,也請你不吝嗇的分享,感恩。


▶️ 延伸閱讀: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 推薦閱讀:自動化致富有可能嗎?與你分享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13|該不該跳出舒適圈?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深入探討這兩個問題再做決定》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邀你追蹤

▪️寫作或演講邀約

jaycine0420@gmail.com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領導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我想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分享:如何透過不同的觀點、以及我過往犯過錯的經驗,來協助讀者們,擁有重新詮釋問題的能力。邀你一起體驗Wow這就是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真的有可能自動致富嗎?答案是肯定的。本文與你分享,我在《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書裡,令我印象深刻的理財觀念,以及分享本書的重點「自動化致富系統」,幫助你實現富裕人生。
到底要不要嫁,這是許多30歲左右,或交往已久的女性朋友經常面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兩大婚姻難題:「改變生活模式」與「婆媳關係經營」,並分享如何用更廣角的觀點突破思想上的限制,以及簡單破解焦慮的方法。 ▍控制想像,便能破解焦慮 多數人容易在思考事情時掉入想像的惡性循環,但如果你仔細回顧過往的類似
我想藉由本文,鼓勵大家不要“過度飲用”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這類型的雞湯!因為愛自己跟別人愛你其實是兩件事。更別提有時候別人愛上你的原因,跟你喜歡自己的原因完全不相干。
既《人生必收的5個金句:人生的本質就是不斷的選擇、承擔與犧牲,有好也有壞》後,本文接續分享,關於人生、兩性關係與心態的5句人生體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5句人生體悟格言 1.) 關於感情 “感情的經營是由兩個獨立且帶點自私的個體,轉為合作的關係。” 人絕對都帶著從對方身上獲取利益的私心
你害怕面對死亡嗎?生死議題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獨缺的教育,以至於我們面對”死“總有著未知的恐懼。然而,面對生命中各種必然的離去,如果不學習面對死,我們又能如何好好的生,找到活著的人生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挑戰與困難。透過五個有意義的金句,本文將幫助你獲得新的生活觀點與啟發。從自我成長、人際溝通到對人生的理解,這些金句不僅能撫慰心靈,還能引導你勇於面對選擇與挑戰。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智慧的話語,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我們真的有可能自動致富嗎?答案是肯定的。本文與你分享,我在《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書裡,令我印象深刻的理財觀念,以及分享本書的重點「自動化致富系統」,幫助你實現富裕人生。
到底要不要嫁,這是許多30歲左右,或交往已久的女性朋友經常面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兩大婚姻難題:「改變生活模式」與「婆媳關係經營」,並分享如何用更廣角的觀點突破思想上的限制,以及簡單破解焦慮的方法。 ▍控制想像,便能破解焦慮 多數人容易在思考事情時掉入想像的惡性循環,但如果你仔細回顧過往的類似
我想藉由本文,鼓勵大家不要“過度飲用”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這類型的雞湯!因為愛自己跟別人愛你其實是兩件事。更別提有時候別人愛上你的原因,跟你喜歡自己的原因完全不相干。
既《人生必收的5個金句:人生的本質就是不斷的選擇、承擔與犧牲,有好也有壞》後,本文接續分享,關於人生、兩性關係與心態的5句人生體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5句人生體悟格言 1.) 關於感情 “感情的經營是由兩個獨立且帶點自私的個體,轉為合作的關係。” 人絕對都帶著從對方身上獲取利益的私心
你害怕面對死亡嗎?生死議題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獨缺的教育,以至於我們面對”死“總有著未知的恐懼。然而,面對生命中各種必然的離去,如果不學習面對死,我們又能如何好好的生,找到活著的人生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挑戰與困難。透過五個有意義的金句,本文將幫助你獲得新的生活觀點與啟發。從自我成長、人際溝通到對人生的理解,這些金句不僅能撫慰心靈,還能引導你勇於面對選擇與挑戰。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智慧的話語,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擴大舒適圈是指挑戰和超越自己熟悉和舒適的範圍,去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技能、迎接新的挑戰。這種行為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增強自信,提升適應能力。為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可以設定目標、逐步進行、接受失敗、尋求支持,並保持開放心態。這將有助於個人和職業發展,帶來豐富的回報和無限的可能性。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擴大舒適圈是指挑戰和超越自己熟悉和舒適的範圍,去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技能、迎接新的挑戰。這種行為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增強自信,提升適應能力。為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可以設定目標、逐步進行、接受失敗、尋求支持,並保持開放心態。這將有助於個人和職業發展,帶來豐富的回報和無限的可能性。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每個人都應該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活在舒適圈?舒適圈會讓人懈怠、沒有危機意識,因為舒 適圈總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人很難離開、不想離開。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生活上很多時候感到停滯不前,我們會萌生出是否該「跳脫舒適圈」的急迫感。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該怎麼評估新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幫助我們跳脫舒適圈,還是只是為跳而跳呢?
Thumbnail
「跳出舒適圈」這個詞,在前幾年很像口號一樣 我也曾經在這裡面一直打轉過 那時候的我一直拼命地 改變東 改變西 好像拼命得要跳脫那個也許本來就不存在的框架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 原來我的舒適圈是『一直改變』 所以如果我要跳出舒適圈 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別做』
Thumbnail
舒適圈是一個帶有安全感和穩定性的環境,但長時間停留在其中可能導致停滯不前和錯失機會。進步和成就需要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追求新的經驗和機會。透過面對恐懼、接受新挑戰、尋找專業發展和持續成長,我們可以擴展自己的能力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