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傷人?又如何修復?我讀|當教育會傷人

2024/04/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之所以閱讀了這本書,有幾個理由,其一是前一陣子聽著PODCAST「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的推薦,其二則是自己的孩子也曾待在體制與非體制教育間,而最後一個比較具目的性的理由,則是為了閱讀慈宜老師的文字,她會是我接下來要準備就讀系所的老師之一。


雖然在閱讀後一個多月要再回想其中的內容實在有困難,但我依然記得透過此書去看見整個社會、文化是如何地伸手到教育之中,讓每個孩子從期待上學的開始,漸漸走向痛苦、逃離的過程。一如當年,看著自己的孩子興高采烈地背起書包去學校的第一天,到後來漸漸討厭上學,那時,他才國小四年級。


後來,有個機會,讓孩子轉去了體制外教育,雖然時間上大約是短短的二年半,後來又因為種種原因與考量,轉回了體制內學校,在這堆考量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孩子未來想讀學校其條件之一則是各學科中,必須至少一科成績A以上。然而,在他體制外的機構,並沒有幫孩子們準備學科,再加上其他過程中的種種事件使然,最後,在七年級下學期,與孩子討論後,再次回到體制內。現在的他,依然不那麼喜歡體制內的學習方式,然而,卻又因為有了前面的經歷以及性格上的成熟,所以就算感到疲累,仍會自發地拿起書本來追趕之前落掉的那些知識。


從他的經驗中,我最直接感受到的是關於「留白」和「評分」這二件事。


在體制內的學習中,因為有學科進度、評量制度,以及108課綱的範疇與規定,因此,即便是運動(體獻課)這樣的事,也都免不了評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運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成績,而是要強身健骨,其他的科目也是類似的狀況,為了要有分數去對應,那要怎麼打成績?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考試。


至於「留白」這件事,更是明顯的落差。


雖然我並不曉得其他體制外的機構如何安排課表,但是,以孩子的狀況來說,從體制外一週三天到校變成體制內每天都要去學校的情況而言,就已經是一個明顯的落差。在他現行的課表中,也聽過孩子說,有時學校也還是會利用一些課來完成那些來不及做的事,例如:空白課時用來考試。


公立的學校就已經是如此的狀況下,更別提私校的情形,只會更嚴格。

體制教育是一座最大型,最受矚目,也最殘酷的競賽場,幾乎每個人都被逼著進場比試高下,然後再各憑本事在這個肉搏場存活下來,或者設法逃逸出去。對於「優勝者」而言,除了少數的幸運兒之外,大多數人都需要戰戰兢兢地努力,才能確保其領先的地位不會被超越。

而且由於賽制的關係,競賽的難度越來越高,要獲勝的機率越來越渺茫。國中升高中,是第一輪全面大洗牌,雖然教改想要打破明星學校的光環,但學生本人、家長,以及社會大眾對於各家高中、職的「地位」及「身價」,率皆了然於胸。大多數學生也行禮如儀地進入與其成績相稱,而且等級劃分嚴明的學校與班級之中。三年後,同樣的篩選程序重新再運作一次。

一層又一層的篩選機制,國中小階段的優勝者,若要繼續保持其領先的地位,必須拚了命往前奔跑,很多人因此付出了健康的代價。熬夜苦讀、繃緊神經分秒必爭,嚴重者乃至於身體不堪負荷。盯緊自己和競爭夥伴的成績,為了成績患得患失,極端者乃至於焦慮、恐慌,失眠,必須去身心科就醫吃藥。」


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場賽制中或多或少地受了傷,不論以成績來看是否是很會考試的那一群。在書中,作者也為我們爬梳了在這場賽事中,贏家、中途落敗者及輸家各自的痛苦有些什麼:


  • 贏家的痛苦一:墜落到「失敗者」的無間地獄
  • 贏家的痛苦二:「不能輸」的身心折磨
  • 中途落敗者的痛苦:這裡不是我該來的地方
  • 輸家的痛苦:命裡的一根刺
  • 輸家的痛苦:深陷於尊嚴保衛戰之中


不僅如此,書中也提及「家庭」又是其中如何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在我兒時記憶和書寫裡,我也經常不斷要求自己要讀好書、考上好學校,不只因為要讓父母感到光榮,更是期待著,如果我比妹妹更優秀了,你們(父母)是否會多愛我一些?再多肯定我一點? 而當年聯考失利時,教務主任看著我的眼神和表情,也都讓人記憶至今,及至後來,才明白了,原來,在那樣的眼神中,我感覺自己是失敗者,讓人失望了⋯⋯。


「這樣很病態耶!」記得當年老公曾經說過類似的話,然而,相對於他的成長過程,我們畢竟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他是獨子,加上父親是老來得子,因此,不管怎樣,都會是家中的寶貝,他的母親也不曾逼著他要好好用功讀書;至於我,則是背著「望女成鳳」、「長姐要做示範」等期待下而活著,所以,小小的年紀中,日記裡寫下的,從來不是哪一個科目我考到全班最高分,好開心,而是戰戰競競地期待著其他科目也希望有好結果之類的文字。也因此,看著這本書各種整理著究竟社會和文化是如何促成了這些悲劇時,心中特別有感。


當然,因為此書作者群也包含「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因此,在書的後段,則是聚焦分享了做為體制外的教育,他們又是如何引導著這些受傷的孩子,他們又是如何復原的過程,其中我摘出了很小的一段話:


我們踏出的第一步是協助個體發展出一種「務實的、足夠的理解」,去看自己是如何被層層疊疊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和社會位置結構起來的?自己是如何被社會化?什麼是自己的難題?如果為了適應社會讓自己只能不停渴求安全感,最終只會不斷地經驗失落感、斷裂感與分離感,那麼自己的困難確實就會不斷出現。在行動中培養出「務實的、足夠的理解」,才能不斷反思與重新認知。

人如果只是不斷經歷傷害,只會更害怕受傷;如果能在進入與他人共處的生活中,藉由支持的協作關係,自然療癒,創傷康復了,成熟的人格自然形成。


現行的體制教育,如果整體環境依然,那麼,應該也很難以撼動和改變。但是,如果因為閱讀了此書,而能漸漸看清楚在自己身上到底是由哪些東西構築起來的,那麼,我們就也會長出能力來應對、調整和改變。甚至,有意識地不把這些再複製到下一代。




100會員
133內容數
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很滿意,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沒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慢慢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