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這本書來不及看完,就繳回去給圖書館了,這次一拿到書,就火速地開看,結果,距離還書日期還有近20天之前,就…看完了。也就是說,我花了10天,就看到這本書了,好神奇…但"提早"看完的感覺,很不錯。就是一種沒被追著趕的fu。
本來晚上應該要工作的,但就…耍了任性,沒開電腦,打算明天再開工,今天好好的來寫個讀書心得(其實是因為下午又不小心睡了午覺,只能說,天氣太熱了…),夏日炎炎正好眠?!
冰霸杯裝了無糖綠,加了冰塊,也算是消暑的小幫手(笑)。
這本書,其實一開始,滿看不下去的,因為它一開始是從醫學的角度切入,在談精神熵(人內在精神世界的混亂度),談什麼樣的情況會造成精神熵。天啊,這真的是好醫學喔。精神熵就像是電腦,不去維護它,內部就會愈來愈失序,電腦就會愈用愈慢,愈用愈卡。極簡的身心清理,有助於降低內在的失序,可以降低精神熵。它有帶出一個新的概念,買一些物質財,其實代表的是自我意識的擴張,吃美食po網、買名牌po網,它所展現出來的,都是你自己想要展現出來的社會影響力,就是去擴張你的"自我意識"。愈是擴張,你的期待值就愈往上修,一步一步往上修,修到你也達不到的時候,就像在驢子前掛了紅蘿蔔,終究就追不到,進而會產生失望與自我否定。而自我意識擴張後的這些"實體"東西,你又要花心力去管理、維護它。買大房子、設計眾多收納櫃,定期整理、汰換…,有在做的,搞的自己身心俱疲,沒在做的,久了以後,房子跟垃圾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搞的自己愈來愈心累。
身外之物的清理
身心整理,先從身外之物,大抵就是呼應斷捨離的"七、五、一法則"。"斷"開挑起你慾望的機會(e.x. 廣告或勸敗的YT),"捨"去你用不到的東西,生活的主角是你自己,如果你現下,就是用不到這東西,不妨把它轉送(賣)給其它有需要的人,讓物品發揮更高的價值,人終其一生,到最後要離世的時刻,什麼也帶不走,偃然就是一個最大規模的斷捨離,不妨從現在開始,讓未來的人能輕鬆一點吧?!
好好地跟物品告別:謝謝你、很抱歉、再見。
有時在丟物品時,真的會感受到無形的力量,讓你自己丟不下手,重點它也不是什麼多貴的東西,但就是,很奇特的丟不下手,我都快懷疑我自己有歷經戰爭了?是不是有經過那種物資缺乏的時代。書中提到的,當你要處理這個物品時,不妨跟它先對話,同步也算是卸載了自己內在的情感。
"謝謝你"曾經帶給我的美好感受,陪伴我人生的部分時光。
"很抱歉"現在的我的生活中,沒有使用到你的需求,我需要收回我的情感,讓你重新回到物品的角色。
"再見",你會以新的形式回到宇宙中,再次被人們所需要。
身體的清理:贅肉離開身體,那種輕鬆感,只有心靈知道
啟動負熵飲食(多吃原生食物)跟負熵作息(11-13要休息,23點前要睡覺)。美味不一定健康,過多的加工破壞了食物的營養素,身體吃的愈多,反而造成愈大的負擔。身體在23點開始,是最容易啟動內在修復的時間,該在這時間之前進行睡眠,讓身體能完整獲得休息。最後就是適量運動,讓身體活動,維持良好的代謝。
此外,維持自己身體的乾淨整潔,讓人見到是賞心悅目的,也是一個輕鬆的感覺。
執行輕斷食來促使身體循環,輕斷食約莫就是每天攝取不超過800卡。在輕斷食的過程中,也可以做一些伸展的運動,配合深呼吸,但幫助肺部代謝廢物。歷經7-14天的輕斷食後,頭腦會變得比較清晰,判斷力跟感官也會變得敏銳。我自己是沒有做過任何斷食類的行為,都是因為我的心理素質太低,很容易放棄,跟被食物誘惑。但現在倒是被居高不下的體重所迫,有開始執行"偽"168,早餐幾乎是沒吃,就是喝水而已,然後到中午才吃,這個的好處就是中午能吃多一點,哈哈哈。晚餐太難了,就正常吃。最近還有加做一個,就是佛系斷糖。沒辦法,我只要逼迫我自己,就會很想要反彈,所以就只能做這種佛系的,喝飲料開始不加糖,就算是奶茶也是一樣,就算鮮奶茶不加糖就變成了無味奶水,也是一樣!!! 某種程度很像在懲罰自己,在家的話,喝水就會開始喝檸檬水,可以消脂外,意外發現,膚況也變得很好、變白。接下來可能會開始看能不能佛系斷美乃滋吧~~~ 哈哈哈哈哈。某種程度,我還滿期待,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能開始做輕斷食的話,我自己的身體跟心理會發生什麼樣的輕鬆感?!
把注意力集中在期盼的事情上
除了一般所常見的,降低玩手機,以降低注意力的分散外,這本書提到一個我覺得不錯的,就是每週應該要空出一個時間,來冥想跟思考。冥想是讓心靈變得平靜,而思考呢,就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角色,來看過去這一週的生活、工作、學習狀況,不是批判,而是提醒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偏頗。可以在自己的房間內設置一個冥想空間,一個靜空、舒適、不受打擾的區域,讓自已放鬆,讓思緒漫遊。
心無罣礙,清理內在心結
這裡書中講的,我覺得很棒,也真的有幫上我。平常就覺得很多事很雜亂,好像很多小東西卡在身上。這些東西,可以透過幾個步驟去清除。
管理時間
不論貧窮或富有,唯有時間是錢買不到的。這真的很有趣。書中指出一個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只需要10,000個小時,如果一週工時是40小時,那只要5年就能變專家。我覺得這好有吸引力喔。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停的畫畫,那我5年後可以成為專業的畫家?!(當然指的是畫畫的技巧,創意是另當別論)。然後談到我們該自我盤點人生十項目標優先順序,再去看實際上我們所花在上面的時間,這中間的gap就是我們該調整的部分了。然後把相對重要的項目優先排定進你的日程,避免被漏掉(以終為始)。順著去進行,應該就會按照你想要的去發生。
人生的十項目標
大家在學校,看似差不多,因為學校規劃了大家的時間,出了社會,變彈性了,人跟人的差異,也就開始愈變愈大,大致取決的,就是在每個人的時間分配、管理吧?
以重要/緊急程度所劃分的四個象限,從小到大,看了很多次,但該做哪個,倒是眾說紛紜,回過頭來,應該是以重要的為優先。
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 不重要+緊急> 不重要+不緊急
如果改變行為模式,而做完了一件事,要給自己一個獎勵,不論是休息或是娛樂。這個我覺得還滿容易被東方人忽略的,東方人就是一直做做做,但是在做完後,卻很少給自己或團隊一個掌聲或犒賞。這樣的正向回饋沒有給出來,身體/心理可能會忘記自己其實是完成一件好事。
正念修行
在這本書中再次看到人生八苦,也對人生八苦有第一次比較多的了解。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盛
前六個,還滿好懂的,"怨憎會"表示的是你討厭的東西/人都是聚集在你身邊。"五陰盛"呢,經過我這段日子的體會,就是 想。太。多。就是像我在做的 Facet5,每個象限做出來都很高,就代表這些感受都是有被放大的狀況。所以五陰盛很強的人,就會加深前面七苦所帶給你的痛苦。因為人為了要好好的生存,所以造物者設計時,會讓人優先感受到不足、危險,讓人小心、預防危害到自己的生存,所以人很容易感知到前七苦,而第八苦,又是依每個人的感知程度而有所不同的加強。這真的是很奇妙耶~~
進行正念修行,就是所謂的專注當下。這從小聽到大,在書上才學習到,原來,就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進行解離,把"頭腦"跟"我" 分開。事情的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它就是一件事情,就像黑色,它本身沒有對錯,但當你看到它,解離後,你的眼睛會"看"到"黑"這個顏色,但沒有所謂的好壞,就是顏色的一種。而"我"會對這個顏色加以解讀,如:看到黑色,可能要發生倒楣事了。接下來"我"就會驅使身體進行防衛性行為。但其實黑色也沒有真的要對你幹嘛,所以這個防衛性行為,也相對顯得多餘,更別提同步所帶來的緊張、焦慮跟事前盤算來盤算去的精神壓力。
透過呼吸的練習,重新將專注力回到自己的身體,用身體來感受世界,感受坐在軟墊上的觸感、感受呼吸到空氣是熱的還是涼的,然後再回去看看"頭腦(我)"在忙什麼?忙著生氣或是忙著擔憂,像媽媽一樣抱著生氣/擔憂的頭腦,慢慢地讓它平靜下來。這就是進觀照跟正念。科學上來說,每個人的程式基因本來有著基礎設定,但隨著成長,又會有一些微調,所以不同的現象,在不同人身上,所觸發的程式基因不同。所以同一事件,有人看到希望,而有人看到失去。但不應該讓這些被觸發的東西去影響我們的判斷,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觀照去看到這個程式基因被觸發了,而讓身體去體會原來這個觸發的念頭會帶給我這個感覺,這樣就好,不要再加入其它無謂的 judgement。
人際關係的排毒
這裡提到一個概念,我還滿愛的,我稱它為人際關係的排毒。所謂排毒,要排的也不是真的是毒,而是一個汰舊換新。有的人該被提升,而有的人該被降級。
人際關係可分成幾層
別讓外界觀點在左右自己
謝謝你的評論,我聽到了,再見(=結束)。
雖然我不完美,但我不需要跟別人一樣。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原來是一種心流,充分地、活躍地、無我地體驗與沉浸在當下的事件。如果能夠選擇,就讓自已每一次的選擇都成為成長的選擇(而不是防禦的選擇)。到這裡好像就跟公司上的成長型思維與防禦性思維一樣了。因為人要突破自已的慣性,才能豐富人生,雖然所謂的豐富未必都是正向的。我跟著書,裝了個人生倒數計時器,iOS的版本實在是很陽春,但就…勉強使用一下,預設自己能活到80歲,早上剛設定好,吃個早午餐,跟家人喇賽一下,剩餘的生命又少了好幾個小時。乾~~ 好真實喔,這突然讓我省思到我的時間,不論我是躺著、坐著,都在流逝。不論我在抱怨老闆,還是在挖鼻孔,都在流逝。突然~~我不想抱怨老闆了,他好浪費我的時間喔。乾~
整理自己的能量空間,就是先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看著自己的房間,想像自己是一個設計師,該怎麼改造能讓房間變得更明亮。再想想,如果自己做了輕斷食之後,在這個房間中,或站、或坐,身體所感受到的是否更加舒適。設立一個儀式空間,讓自己能在這邊冥想、心靈放鬆,再次充電。
只有快樂和幸福不附屬於他人他物時,你才是自由的。
這本書看了兩次,整體來說,是一本能量滿滿的書,內文也有引用很多學者跟書籍,如果有興趣,是很適合去找來做延伸閱讀的,像這次就認識到動中禪,也找到法鼓山的動中禪教學影片,雖然我覺得那個影片的配樂跟說明的音頻,呃…讓我很出戲,但有看到一些台大的動中禪講義,覺得不錯,動中禪的目的是透過簡單的身體動作,讓你去覺知你的身體"正在"做什麼,讓你學會的覺知。當你很嫻熟的隨時隨地能覺知時,你就能很輕易的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以上,花了兩個週末的時間來寫,真是大工程,但也收獲滿滿,開心~!
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