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免不了比較,在生活中總有那麽些人常常把「這還好吧,我以前多辛苦呀,每天都要……」放在嘴邊,一天到晚不斷散發優越感,搞得世界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很「無知」。
上述的心態呈現膨脹
狀態,散發出的優越感似乎不斷強調自己高人一等。
你是不是有思考過,幸福,究竟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還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呢?
只是瞥見冰山的一角,就自以為擁有整片海洋;只是看見天空的一角,就以為得到世界。
記得有句話說:「當一個人愈是缺乏什麽時,就愈會刻意展現什麼。」沒錯,優越感和自卑是一體兩面的,常抱有優越感的人,內心事實上是焦躁不安的,因為不願意接受真實的自我,只好透過別人的肯定來舒緩,這種利用「追求讚賞」的動作是不時發作的癮。
來看看幾個例子:
1.高學歷的A來到一間普遍學歷不是那麼高的傳產公司,A自認要用學歷優勢打入人群,時不時透露自己學歷,偏偏沒有太多人理會,反而因為這股優越感讓A顯得格格不入。
2.班上同學都在聽抖音歌曲,B自己聽著Beatles的曲目,一邊訕笑:「你們果然知識水平低,超low」,這種優越感不小心被發現,過不久就讓B成了threads炎上撻伐的對象,還被同學排擠。
3.在保險業的C總是每次競賽的榜上人,國外旅遊名額總是有他,每當有人在分享旅遊照片時,他會有個情緒冒上來認為對方很土氣
,那些地方他早就去過,只是不太想說。
最近大學群組在討論歐洲旅遊,奧地利、德國成了熱門話題,C一陣不耐後PO文:「德國的國王湖我去過啦,2015年就去過一次,法國、奧地利也去過好幾回,明年員工旅遊我會去威尼斯,其實啊,就是坐飛機到比較遠的地方玩,不用討論那麼熱烈。」C在群組丟了幾張拍過的美圖以資佐證,接著是一連幾天的靜悄悄,過了幾天,總算有人發個愛心貼圖來化解尷尬。
4.在科技業擔任助理的D前陣子回家時聽到爸爸稱讚弟弟:「好開心呀!兒子包給我三萬六的父親節紅包,以前看他皮皮的,現在長大不一樣了,我現在算是在回收投資。」父母看弟弟的眼神不同了,滿是驕傲,從那之後D的心理就像被針扎一般,他跟弟弟感情明明很好,可是活生生被比下去真的很不是滋味。「我從小頭腦比較好,教過的老師都這樣認為,弟弟忙著追女孩、玩電動時,我都努力念書、打工,難道包個紅包就比較了不起嗎?」
優越與嫉妒,其實是一種「過度自衛」,是我們害怕暴露出弱點的偏執式防衛。美國心理學家喬治‧溫伯格就曾提過:「如果人們有自己特別關心的東西(例如工作、愛情),而且能感受到自己的弱點是什麼,並認為這個弱點可能會讓自己失去現有的一切。」
這樣的人非常容易陷入偏執的思維,「為什麼父母比較喜歡弟弟?」、「他憑什麼賺比較多錢?」、「他又要出國,真的嗎?」、「為什麼他運氣總是比較好?」。
#常常說自己懂很多事情
#明明沒太多錢,會裝作口袋很深的樣子
#生活很貧乏單調,在別人面前佯裝成很忙很充實的假象
#大環境不佳,否則他的遭遇發展可以更好
當遇到這種人,周遭便不知不覺被一種氛圍包圍,那是一種優越感。不難理解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討好別人心目中的自己,同時也是為了不被他人批判而作的過度自衛。
許多人的優越感會在自卑又自大的反覆情緒中無意茁壯,問題出在沒有去覺察,或是太想要去證明自己,許多不必要的行為就在生活中浮現,本質上已經被優越感牢牢控制。
不計代價地求勝、在對話間總居於主導還要讓自己顯得高人一等,一旦自尊心被別人碰觸,就會引爆情緒甚至做出近於報復的危險行為,對這類人來說,這也是一種可以證明的選項。
他很努力,他可能得到他想要的,卻也在冥冥之中失去更多他原先可以擁有的。
阿德勒說過:「無法停止不斷證明自己優越的人,都是出於內在有著無法被自己處理、安頓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