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原住民的心聲:推薦收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住民的被歧視經驗

「我覺得原住民一定會遇到的就是歧視。其實真的有。」一位原住民青年在他們製作的播客節目上坦露心聲:「我常常跟我身邊漢人的朋友說,你們可能不會意識到,但可能原住民從小到大被歧視。」


我們談論歧視時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歧視時,我們究竟在談什麼?為什麼身邊特定文化背景的成員,長年遭受歧視與偏見之苦,群體中的大部分人卻毫無感覺?你一直以為自己是個不錯的好人,結果你也毫無意識——直到有一天,一場意外的遭遇,讓你開始思索這些問題。

你真的了解原住民的困境嗎?

比如說,你參加了一場原住民資源中心的講座。你原本以為聽一場跟原住民有關的講座會很輕鬆,可能會聽到一些打獵或豐年祭的故事,甚至有人會唱歌。然而,講者分享的是一段充滿痛苦的歷程。

他談到自己因為名字拼音被刁難、因為口音被取笑、因為外型被警察攔檢。老師甚至帶頭恥笑他的原住民身分,讓他的青少年求學時期心理承受巨大的壓力。他長大後試圖尋根認識自己的文化,但一句族語也說不好,回到部落卻感到陌生。

都市與部落的雙重疏離

與你同樣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一個青年,靈魂在自己的故鄉裡流浪。他侃侃而談自己從失落到尋回的過程,你在他的臉上看得見歧視與殖民標籤的勒痕——而那是你之前從未覺察的記號。

歧視的標籤與質疑

當你聽完他的故事後,你驚覺社會中的諸多質疑是多麼惡劣與荒謬:你們原住民是不是都愛喝酒唱歌?是不是不愛讀書、不工作?為什麼你是原住民,卻不會說族語、不懂文化?這些問題常常來自你所屬的「多數」群體,而對方所承受的創傷往往源自這些刻板印象的積累。

從無感到自省:改變的契機

你該開始質問自己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已經開始感受到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能不能促使你做出一些改變?每一個勇敢願意拿起麥克風訴說的人,都懷抱著這樣的希望。

.....我也是用這樣的眼光和耳朵來對待每一次錄音活動,並深感榮幸能夠邀請許多朋友來分享他們的故事。最近,我觀察到探討原住民族議題的自媒體平台越來越多,學生與原資中心自主錄製的節目也不在少數。希望大家能夠互相轉播、收聽,因為許多自我揭露的故事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而是作為療癒與互助的過程,這一點至關重要。感謝許多夥伴們,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raw-image


關於都市原住民

特別想推薦兩個最近上架的Podcast節目。首先是我自己的節目「Umav如何了!」第144集:什麼顏色是皮膚色?|Umav、Makai|國立屏東大學原資中心|全民原教

這一集我訪談了排灣族的Makai(廖瑋琳)。Makai 是資深原資專員,長期在大學校園中陪伴原住民學生,此外,她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這次訪談中,我們不僅討論了她在主流社會中如何建構自我認同,也深入探討了身為原住民+女性的一些獨特觀點。

另一個節目是國立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原形必錄」第12集:原資議起聊-都市原住民,啊不都還是原住民?ft.詠安

這一集的三位主持人都是原住民,來自不同的族群和部落,其中也有都市原住民。他們訪談了在校的原住民學生,從不同的處境談到了在都市生活中所面臨的偏見或困境。

從聆聽開始

就從聆聽開始吧!這兩個節目的觀點,誠心推薦給大家。

也歡迎至臉書粉專 看更多貼文與戶動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41會員
108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原住民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挑戰與成就,特別是在身份認同和文化融入方面。透過三位來自國立臺南大學的原民生的分享,讀者得以瞭解他們在學術環境中如何保有自我文化,並面對原漢之間的差異與挑戰。文章深入探討了原住民族教育的不足,以及在主流課程中如何推展原住民族知識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講者在全國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的經驗。透過與學生的討論,講者介紹了族群敏感度、媒體倫理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並引用了原住民族解殖理論學者Linda Tuhiwai Smith的觀點,強調研究者與倡議者的不同角色。這次的交流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影響學生思維與反思的重要契機。
本文探討苗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如何通過自媒體和社群平臺促進對隱微歧視的社會對話。作者分享與大學原資中心的合作經驗,包括族語正名及社會對話的實例。文中提到論壇場次以泰雅族語進行互動,並強調原住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讀者將能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教育的社會意義及其在各面向的實踐。
原住民人口僅佔總數的2.5%,卻在奧運名單中佔有18%的比重。本文探討臺灣原住民運動員在奧運中的突出表現,以及面對的刻板印象與挑戰。同時,文章也呼籲重視運動員的努力與心理素質,而非僅僅偏見地看待他們的「天分」。透過阿爆的發言及都市原住民的自我認同過程,思考標籤對於文化與身份的影響。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太平洋藝術節 (FestPAC )一段現場插曲在社群熱門傳送,閉幕典禮時主持人特別歡迎臺灣團隊,引發社群網路上關於國族認同的焦慮與關注。
這篇文章探討了原住民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挑戰與成就,特別是在身份認同和文化融入方面。透過三位來自國立臺南大學的原民生的分享,讀者得以瞭解他們在學術環境中如何保有自我文化,並面對原漢之間的差異與挑戰。文章深入探討了原住民族教育的不足,以及在主流課程中如何推展原住民族知識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講者在全國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的經驗。透過與學生的討論,講者介紹了族群敏感度、媒體倫理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並引用了原住民族解殖理論學者Linda Tuhiwai Smith的觀點,強調研究者與倡議者的不同角色。這次的交流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影響學生思維與反思的重要契機。
本文探討苗栗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如何通過自媒體和社群平臺促進對隱微歧視的社會對話。作者分享與大學原資中心的合作經驗,包括族語正名及社會對話的實例。文中提到論壇場次以泰雅族語進行互動,並強調原住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讀者將能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教育的社會意義及其在各面向的實踐。
原住民人口僅佔總數的2.5%,卻在奧運名單中佔有18%的比重。本文探討臺灣原住民運動員在奧運中的突出表現,以及面對的刻板印象與挑戰。同時,文章也呼籲重視運動員的努力與心理素質,而非僅僅偏見地看待他們的「天分」。透過阿爆的發言及都市原住民的自我認同過程,思考標籤對於文化與身份的影響。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太平洋藝術節 (FestPAC )一段現場插曲在社群熱門傳送,閉幕典禮時主持人特別歡迎臺灣團隊,引發社群網路上關於國族認同的焦慮與關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Embiyax su hug? (你好嗎?) 我是來自花蓮的太魯閣族,我是Putang Nuku。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umav如何了!第116集的調性輕鬆為主,居然碾壓我們其他一百多集,一舉衝上自己頻道的7天內收聽數冠軍!(看來我們閒聊也是有一片天)。原住民青年獨立製作的自媒體,持續輸出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觀點的播客,來推大家收聽與追蹤。 【內容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打壓另一種語言 在上個節目提到「推行國語運動」也是其中一件很重要的打壓「本省人」的本土方言的統治手法。在現在回憶起來卻是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混淆的開始,以下是我的個人分享: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被允許只能說國語,我卻在心裡覺得驕傲。如果你還記得前一段故事:進入台灣的外省人大多是社會地位較高的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Embiyax su hug? (你好嗎?) 我是來自花蓮的太魯閣族,我是Putang Nuku。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umav如何了!第116集的調性輕鬆為主,居然碾壓我們其他一百多集,一舉衝上自己頻道的7天內收聽數冠軍!(看來我們閒聊也是有一片天)。原住民青年獨立製作的自媒體,持續輸出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觀點的播客,來推大家收聽與追蹤。 【內容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