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大全國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人社講堂講師Umav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你有機會和來自全國各地的2百位高中生談話,你會聊些什麼?


⋯⋯我寫了一整份族群敏感度教案和8份學習單,給14組的同學分組討論,並且他們要上台發表對原住民族相關時事的瞭解!甚至不諱言舉了好幾個臺大出事的例子。


這些同學也不簡單,他們在營隊第一天剛開場,就要和各校的同學討論很難的族群話題,還要在眾教授跟講師本人面前發表他們的討論內容。而且還要聽我談社會對話經驗。

raw-image



⋯⋯文蘭老師說我真的給他們震撼教育!讓他們在後續幾天都有很豐富的反思跟討論。澤玫老師則是很用心的自己默默學好很標準的發音我的名字。


Umav:「同學你們叫我姐姐就好!」(超E)

澤玫:「我也是想被叫姐姐就好啦 但是」威~~


老師真的對我超好的,除了從頭到尾坐在我身邊,結束後還四個人一起陪我走去坐車!一直到上車揮手那樣!感受到滿滿保護慾(或可能我真的很容易迷路在臺大校園,畢竟我第一次來)


在臺灣大學舉辦的「全國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今年已經來到第24屆了,也就是說第一屆是2000年開始!這是來自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的計畫,主辦單位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和社會學系。這是吳澤玫(臺大副教授)、林文蘭(清大副教授)、張正衡(臺大副教授)、謝承諭(清大助理教授)老師們主持的計畫,營隊輔導則是由人社相關科系的博士生擔任。營隊兩個禮拜很多重量級講師,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團隊!

raw-image


他們邀請我擔任本屆營隊「人社講堂」的開幕講者,並在信中說明,隨著自媒體成為主流,青少年透過社群媒體獲取資訊的比例日增,然而,若缺乏獨立思考與媒體識讀能力,容易受到不當言論的影響。而他們認為在經營自媒體上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在族群敏感度、媒體倫理與社會責任方面,能為高中生提供一些指引。

raw-image



原住民族解殖理論學者Linda Tuhiwai Smith曾討論過,「原住民族倡議者跟研究者的關係是什麼?」答案是這兩者角色完全不同,即使很多研究者其實也是倡議者。我這幾年認識了很多為族群研究付出貢獻的老師,他們不僅做研究,也真的關心原住民族人的處境。


其實老師們也擔心我會不會被冒犯,因為青少年在社會議題上可能還很生疏;老實說,多少有些用詞說出來不是很適當⋯⋯但我知道他們還在學習,這也是我來交流的目的。我是覺得他們來參加這個營隊真的先很棒了,這營隊可能會改變某些人的一生!


這場分享,在我所能範圍內,有討論、有分析、有真人真事經驗。我看著台下同學們因我的自嘲而發出笑聲、也因為被批判而震驚,也有恍然大悟的表情,甚至最後還有小鼻酸那種。

raw-image


題外話,上台前文蘭老師坐在我旁邊,她貼心的告訴我,

「Umav,其實他們當中還是有少數幾位原住民同學,所以可能在談的時候⋯⋯」

我理解她的意思,轉過頭笑著說,「放心,我會接住他們。」


———————


合作找umav

ubecca126@hotmail.com

podcast/文章/插畫/演講/社群

Podcast:Umav如何了!

FB: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全民原教不僅是一個政策,更是一項落實的使命。透過相關課綱的制定以及教師知能增能學習,將原住民族的教育議題融入學習課程,並協助學生、教師學習原住民族教育。
Thumbnail
全民原教不僅是一個政策,更是一項落實的使命。透過相關課綱的制定以及教師知能增能學習,將原住民族的教育議題融入學習課程,並協助學生、教師學習原住民族教育。
Thumbnai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Thumbnai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帶著孩子,藉著雨中的校外教學,他們直接接觸了臺灣歷史的真實面向。通過這次校外教學,也使帶來的省思與感受,孩子們也逐漸開放了心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以開闊的胸襟和豐富的知識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