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有用,但你要先學會掌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知道焦慮的黑猩猩,是群體存活的關鍵嗎?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黛安.佛西(Dian Fossey)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她將焦慮的黑猩猩移出群體,從而觀察群體的發展,結果幾個月後,她發現沒了焦慮猩猩領導的群體都死亡了。

為何會這樣?原來,焦慮的黑猩猩平時會淺眠,牠們能提早覺察危險並通知夥伴。所以少了牠們的群體,經常會因為無法預防危險而受傷。

這項實驗證實,焦慮情緒是有用的——不論是對於黑猩猩還是人類而言。但不同的是,人類要先學會掌控焦慮情緒,才能將焦慮化為助力。

畢竟生而為人,我們總是會因為焦慮而胡思亂想,結果因此引發許多心理和生理疾病,不僅無法提升表現,還會害了身心健康。

要怎麼掌控好焦慮?簡單的三個方法是:靠運動強化大腦情緒調節能力,靠充足睡眠維持清爽的心情,靠健康飲食保持健康的腸胃。

這些簡單的方式,都能讓你掌控好焦慮,讓焦慮變成有用的情緒。

_

💡延伸觀看《改造焦慮大腦》閱讀心得:https://youtu.be/VM0vkRgvZAY

_

✈️其他追蹤浩然的地方

【YouTube】

【部落格】

【方格子】

【Instagram】

【FB 專頁】

【請浩然喝咖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浩然的成長空間
31會員
98內容數
嗨你好,我是浩然,很高興認識你! 這個空間會分享我在閱讀、聽播時學到的知識。 我深知在現今繁忙的時代裡,很多人都沒有辦法長時間專注學習,因此我致力於將有用但冗長的知識,化為簡短好讀的文章,幫助你在短時間內高效學習。 如果你對我分享的內容感興趣,希望你能夠繼續追蹤「浩然的成長空間」,期待與你一起成長💪🏻!
浩然的成長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最近我意外接觸到一篇富有啟發性的文章——準確來說,是一封郵件內容。 這篇內容由多才多藝的美國人 John Perry Barlow 於1977年所撰寫,他是詩人、也是散文家,還是歌詞作者。 但這篇內容無關他的創作,而是有關做人的原則,內容主題是「成人行為原則」(principles of adu
Thumbnail
2025/04/29
最近我意外接觸到一篇富有啟發性的文章——準確來說,是一封郵件內容。 這篇內容由多才多藝的美國人 John Perry Barlow 於1977年所撰寫,他是詩人、也是散文家,還是歌詞作者。 但這篇內容無關他的創作,而是有關做人的原則,內容主題是「成人行為原則」(principles of adu
Thumbnail
2025/04/27
上週,老闆給了我一項緊急任務,要求我在三天內剪輯出一支緊急需要的影片。 這聽起來沒什麼,但其實,類似的影片我平時都得一週才能剪輯好。 這次任務的死線之所以這麼短,都是為了能夠讓這支影片趁到某個熱門話題,進而吸引流量。 以結果來說,最終我確實完成了任務,影片的流量也不差。 但這次任務讓我收穫更
Thumbnail
2025/04/27
上週,老闆給了我一項緊急任務,要求我在三天內剪輯出一支緊急需要的影片。 這聽起來沒什麼,但其實,類似的影片我平時都得一週才能剪輯好。 這次任務的死線之所以這麼短,都是為了能夠讓這支影片趁到某個熱門話題,進而吸引流量。 以結果來說,最終我確實完成了任務,影片的流量也不差。 但這次任務讓我收穫更
Thumbnail
2025/04/15
你有過這種擔憂嗎?即便請假離開了公司一個月,沒有你,公司還是能照常運轉。 這好像是在說明:公司沒有你,好像也沒差。 是的,在職場中,沒有人是真正不可取代的——除非你有屬於自己的特點。 如果我們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 AI 時代——你我就不僅僅是做一個「好員工」,而是要成為那個
Thumbnail
2025/04/15
你有過這種擔憂嗎?即便請假離開了公司一個月,沒有你,公司還是能照常運轉。 這好像是在說明:公司沒有你,好像也沒差。 是的,在職場中,沒有人是真正不可取代的——除非你有屬於自己的特點。 如果我們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 AI 時代——你我就不僅僅是做一個「好員工」,而是要成為那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知道焦慮的黑猩猩,是群體存活的關鍵嗎?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黛安.佛西(Dian Fossey)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她將焦慮的黑猩猩移出群體,從而觀察群體的發展,結果幾個月後,她發現沒了焦慮猩猩領導的群體都死亡了。 為何會這樣?原來,焦慮的黑猩猩平時會淺眠,牠們能提早覺察危險並通知夥伴。所以少了牠
Thumbnail
你知道焦慮的黑猩猩,是群體存活的關鍵嗎?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黛安.佛西(Dian Fossey)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她將焦慮的黑猩猩移出群體,從而觀察群體的發展,結果幾個月後,她發現沒了焦慮猩猩領導的群體都死亡了。 為何會這樣?原來,焦慮的黑猩猩平時會淺眠,牠們能提早覺察危險並通知夥伴。所以少了牠
Thumbnail
讓你不再焦慮的三步驟練習,擺脫被控制的人生
Thumbnail
讓你不再焦慮的三步驟練習,擺脫被控制的人生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有時候影響我們的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經驗的結論與評價,而這個經驗有時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Thumbnail
      有時候影響我們的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經驗的結論與評價,而這個經驗有時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Thumbnail
凱撒死後的300年,猩猩們各自分散有自己的家園,而迴聲族(人類)已是稀少物種。猩猩諾亞因為一次失誤的舉動,導致家園遭到同為猩猩的面具族入侵,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殺。為了帶回家人們,諾亞循著足跡追蹤,途中遇到紅毛猩猩拉卡、迴聲族梅,得知許多猩猩與迴聲族的過往歷史……
Thumbnail
凱撒死後的300年,猩猩們各自分散有自己的家園,而迴聲族(人類)已是稀少物種。猩猩諾亞因為一次失誤的舉動,導致家園遭到同為猩猩的面具族入侵,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殺。為了帶回家人們,諾亞循著足跡追蹤,途中遇到紅毛猩猩拉卡、迴聲族梅,得知許多猩猩與迴聲族的過往歷史……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狗狗是我們忠實的伴侶,但有時候狗狗也會感到焦慮和不安。 狗狗焦慮症的症狀包括但不限於分離焦慮、恐懼症、社交焦慮、過度活躍等。 分離焦慮是最常見的,當主人離開時狗狗表現出不安、哀嚎或破壞物品的行為。 恐懼症則是對特定聲音、物品或場景表現出過度的恐懼反應。 社交焦慮則是在與其他狗狗或人類互動時感到
Thumbnail
狗狗是我們忠實的伴侶,但有時候狗狗也會感到焦慮和不安。 狗狗焦慮症的症狀包括但不限於分離焦慮、恐懼症、社交焦慮、過度活躍等。 分離焦慮是最常見的,當主人離開時狗狗表現出不安、哀嚎或破壞物品的行為。 恐懼症則是對特定聲音、物品或場景表現出過度的恐懼反應。 社交焦慮則是在與其他狗狗或人類互動時感到
Thumbnail
★內心感到焦慮時,你要問的不是「我為什麼焦慮」,而是「我該如何中斷焦慮?」
Thumbnail
★內心感到焦慮時,你要問的不是「我為什麼焦慮」,而是「我該如何中斷焦慮?」
Thumbnail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公視新聞網曾報導,澳洲有很多人發現,因為生活模式的改變,家中寵物情緒也出問題了,紛紛帶著寵物向獸醫求助。 寵物心理醫師更表示,動物也能感受到飼主出現焦慮,慢慢的被飼主影響後也焦慮了起來,動物焦慮症發生率約有1/5,且只有少數動物能在訓練師協助下脫離陰影
Thumbnail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公視新聞網曾報導,澳洲有很多人發現,因為生活模式的改變,家中寵物情緒也出問題了,紛紛帶著寵物向獸醫求助。 寵物心理醫師更表示,動物也能感受到飼主出現焦慮,慢慢的被飼主影響後也焦慮了起來,動物焦慮症發生率約有1/5,且只有少數動物能在訓練師協助下脫離陰影
Thumbnail
這很難研究,但許多新聞告訴我們有些貓擁有這種感知能力。可能不只貓,有些哺乳動物可能都有我們不太清楚的能力,只是牠們沒有辦法對我們表達。
Thumbnail
這很難研究,但許多新聞告訴我們有些貓擁有這種感知能力。可能不只貓,有些哺乳動物可能都有我們不太清楚的能力,只是牠們沒有辦法對我們表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