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老闆給了我一項緊急任務,要求我在三天內剪輯出一支緊急需要的影片。
這聽起來沒什麼,但其實,類似的影片我平時都得一週才能剪輯好。
這次任務的死線之所以這麼短,都是為了能夠讓這支影片趁到某個熱門話題,進而吸引流量。以結果來說,最終我確實完成了任務,影片的流量也不差。
但這次任務讓我收穫更多的,還在於這三天的經歷帶給我的啟發。從中我學到了八件事。
一、工作永遠要保留你的「知識資產」
我發現這次自己之所以能及時完成任務,全仰賴於過去剪輯影片時累積下來的「知識資產」(knowledge assets)。
這個概念是我在讀《打造第二大腦》時學到的,意思是那些我們從過去工作中保存下來的各種中間產物、模板,或工作流程。
比如,我就保留了許多過去使用的字卡模板、動畫轉場、特效等剪輯用的知識資產,讓我在這次的剪輯任務中能夠更快的完成後製。
所以我也推薦你在工作時保留屬於自己的知識資產。
無論是你用過的簡報模板、Email 模板,或是海報設計圖,都應該保留下來。
因為這些知識資產,在未來你需要時,能夠成為幫助你趕工的神器!
二、感恩身邊照顧你的人
在這三天中,我真的忙得沒日沒夜,吃飯也沒時間。
那誰在照顧我呢?當然是我可愛的女朋友啦!(嘻嘻☺️)
也因為有她的悉心照顧,顧好我的兩餐(我沒有吃早餐的習慣),所以才能讓我每天都滿血奮戰。
回看這三天的歷程,我發現,我們真的要好好感恩身邊人對自己的照顧,因為沒有他們的配合,你我都無法全力衝刺工作。
所以,在我們努力工作的同時,也不要忽略身邊的人,反而應該感謝他們對自己的體諒。
去跟他們說聲謝謝、給予他們擁抱,我相信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會是最好的報答。
三、可以睡得少,但不能睡不好
坦白說,趕工時真的很難要求自己睡夠8個小時(這是我睡飽所需的時間)。畢竟誰趕工是可能睡夠的呢?
但我發現,暫時睡得少不用緊,但一定要睡得好。
好比在這三天內,我會盡可能維護自己的睡眠品質。每天起來後我都會發現,雖然自己睡少了,但精神也還算不錯。
我是怎麼做的呢?方法很簡單:睡前兩小時不接觸藍光(手機或電腦),睡前一小時洗熱水澡(散掉體內的熱氣),睡前不要吃宵夜。
四、工作椅子要買好坐的
之前花了一筆錢買了一張很舒服的工作椅,在這次趕工時我就明顯體會到它的好處。
即便是久坐一個小時以上,腰部和屁股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要知道,當你的坐姿不舒服時,這種感覺是會打斷工作專注力的。
所以我發現,要提升自己的工作專注力與效率,配有一張好坐的工作椅非常重要。
五、要有策略的喝咖啡
很多人趕工時,一大早就會喝咖啡,然後下午、傍晚又再喝,好提升自己的精神。
但在趕工時,咖啡不應該這麼喝。
因為照這樣的頻率喝咖啡,我們的身體很難代謝掉咖啡因,最後也會導致晚上睡不好。
個人經驗來說,最好喝咖啡的方法,就是在下午一、兩點吃過午餐後才喝,這樣就能避免下午因為犯困而失去生產力。
那早上累想喝咖啡怎麼辦?
那就撐一撐吧!
之後只要晚上睡得好,第二天早上就不會累了。
然後再來有策略的喝咖啡,你就不會陷入一直靠喝咖啡來提神的不良循環。
六、未必要吃得健康,但一定要吃對順序
趕工時,我們真的很難兼顧飲食健康,但就跟睡不夠的哪一點相似,我想說:吃得不健康不用緊,但一定要吃對順序。
這一點是我閱讀《90%的病,控糖就會好》時學到的。
書中有個顛覆我認知的概念:只要吃東西的順序對了,就能有效提升精氣神。
作者推薦的吃法是這樣的:先吃蔬菜(纖維),再來吃蛋白質,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
按照這樣的順序吃東西,你就能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連帶的也不容易感到疲累。
我就是按照這個順序吃午餐,下午才能很精神的衝刺工作。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用自己的話簡單解釋一下。
先吃蔬菜,纖維會在你的腸道形成一層保護膜;最後吃碳水化合物時,它們的糖分就不容易被身體吸收。這樣你就不會因為血糖飆升而感到疲累。
平時我們之所以吃過午飯後會累,就是因為先吃碳水化合物,導致腸道太快將糖分吸收到身體內,讓自己因血糖驟升而疲累。
詳細的知識,可以參閱《90%的病,控糖就會好》。
七、多進行伸展運動
是的,工作期間偶爾多伸展身體,讓血液循環,這樣你會更精神。
沒有什麼其他的解釋,就是多進行伸展運動。
拉伸一下腰部,雙腿交叉抬起,伸一下懶腰等,這些伸展運動都能幫助你稍微恢復活力。
八、先追求完成,再追求完美
最後一個,就是我發現在趕工時,要先追求完成,而非追求完美。
因為當你追求完美時,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夠時間工作,反而會形成龐大的心理壓力,讓自己做不好工作。
以我為例,我在剪輯這次的緊急任務時,會先看完整支粗剪出來的影片,然後用剪輯軟體裡面的標籤功能(marker),標註哪些地方可以套用以前用過的「知識資產」(還記得前面第一點說過嗎?)。
之後,我會再標註哪些地方可以稍微新增一些設計,然後評估自己能否即時完成這些設計。
如果不能,我就會降低設計的量與質;如果能,那就不用更動。
最後就是開始剪輯了。
當然,當任務進度推進時,如果發現原本的計畫可能趕不上死線,那麼我就會刪除一些原本預定的設計,改換比較簡單的畫面呈現。
到最後完成剪輯時如果離死線還有一些時間,我就會用剩餘的時間來提升和完善影片品質。
正是「先追求完成再追求完美」的概念,我才能在三天內完成原本需時一週的剪輯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