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訪談工作坊——擔任訪談者有什麼要注意的?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嗨,大家好我是Lena!好久不見,一轉眼又到了年底,在新的一年前趕快把心得債還一還(X。這次要來分享的是在10月時參加的 獸群之心 / Soking UX工作坊心得。

很幸運的在當月份成功報名了兩場,分別是:使用者訪談與需求分析工作坊,其中以使用者訪談這場更讓我印象深刻和收穫滿滿,那麼我們開始吧!

為什麼要做使用者訪談?

大家一聽到UX,腦中應該會馬上浮現好幾個名詞:需求分析、用戶畫像、使用者旅程…等等,和我們這次的主題:使用者訪談。而每個UX方法都有他的目的,使用者訪談是為了幫助我們了解問題的全貌

  • 避免思考盲點,一個人思考時容易被侷限住。
  • 了解更多沒想到、想不到的部分

而使用者訪談在產品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產品前期為了驗證我們假設的需求與問題、產品中期則有助於釐清方向,到了產品後期則可以協助我們優化產品。

使用者訪談練習

工作坊以三人唯一小組,分別擔任:訪談者、受訪者和紀錄者。而這次我是擔任訪談者的角色,雖然很害怕自己問不好,但既然都來參加工作坊了還是想挑戰一下!

建立訪綱

在訪談開始之前,會有一小段時間讓訪談者和紀錄者根據主題討論訪綱,也就是訪談的核心、脈絡在立訪綱的時候整個毫無頭緒,處於什麼都想問、但有些問題應該更優先,思考應該要怎麼問才能更有架構而不零散?

最後我和紀錄者訪綱的方向大概是:了解受訪者與主題的相關背景、習慣—為什麼,動機?—做什麼,使用什麼方式?—了解最近一次的經驗、痛點。

訪談過程

回想起訪談過程,整體而言還算順利,沒有空氣突然安靜的狀況,而受訪者Vivian也非常樂於分享他自己的經驗。事後也被Soking提點是訪談最為順利的一組。

在受訪者回答的過程裡,我會先在腦海裡記起幾個大要點,先稍以分類成「自己私下想了解的」和「和主題更為相關的」,再利用刪去法在受訪者回答完之前,挑選出下一個問題進行提問,而問題與問題間時常是有延伸性、環環相扣的,較能避免一問一答的呆板形式,且不需要花費太多腦力去思考下一個問題。

舉例:這次的訪談主題是「業餘時間的學習」,受訪者提及曾經參加過某講座和線上課程,那麼我可能會延伸提問「是在哪裡得知講座的呢?」、「實體的講座和線上課程您認為最明顯的差異是?」…。而對於講座內容感興趣但與訪談主題較無關聯,則選擇私下再詢問,不佔用訪談時間。

訪談檢討

各組訪談時間結束後,Soking提及了幾個較常遇到的問題點:

訪綱立得太清楚,且過於注重訪綱,導致準備好的問題庫問完之後,只好提出假設性問題。

過多的假設性問題對於使用者而言,因為是沒有發生過的狀況,通常回答也容易較於簡短,無法引發共鳴回答問題,反而更容易結束話題,回到氣氛尷尬的窘境

解法:建議避免一問一答且避免使用是否問句(容易被受訪者句點),盡量以受訪者的回答延伸話題去提問。

太在意頻率(通常一週幾次、一個月幾次…)

大多數人沒有固定的計畫和實踐,受訪者的回答難以準確。

解法:提問最近一次、這一週、這個月的經驗,請受訪者分享。

眼神飄移不定,容易引起受訪者不安,不敢回答太多。

和受訪者多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關係,訪談者應降低受訪者的戒心,引導受訪者發言,更能幫助訪談過程的順利。

解法:開頭先和受訪者打招呼,建立安全感、取得信任。了解受訪者後試著以興趣找共同話題,讓受訪者感受到「我們是有共通點的」,引發分享動機,讓受訪者了解他是來「分享」而不是來被制式訪問的。

卡片分類法

訪談結束後,各組依照剛剛得到的資訊,寫在便利貼上,讓全體學員一起使用向上分類法,將資訊加以分類。分類的用意在於幫助我們釐清訪談後得知的使用者行為、事實與動機。而在分類過程中,團隊成員間會有一些意見分歧,而這沒有對錯,重要的是透過分類取得共識,也減少日後團隊的溝通成本。

另外使用便利貼的方法,也能避免產品開發會議中,總會遇到幾位成員特別勇於發表意見、滔滔不絕,導致其他成員的想法沒辦法被看見、或是因為輩份關係而不敢發言的問題(感同身受的我)。

小記

在短短幾小時的工作坊之內,Soking也有提到許多訪談的技巧,也依照自身業界經驗給予學員意見,畢竟大家應該都想說:方法我都知道,難的是怎麼讓公司願意導入使用者研究方法…。

前幾個月因緣際會參與了使用者訪談,而那次的角色是「受訪者」。在不同的角度裡思考的事情也不同,擔任受訪者時更著重在:我該回答什麼能夠幫助到他們?不斷的思考如何將相關的經驗分享給對方。

而擔任訪談者時,則學習在受訪者回答的過程中,一邊記住回答、一邊找重點進行下一個提問,當受訪者回答太長的時候,就會產生好幾個想問的問題XD,這時學著篩選問題也很重要。其實在訪談開頭的時候還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幸好一個起頭之後,一切就水道渠成了( ?

另外這次的受訪者Vivian分享,因本身在業界已經有擔任「訪談者」的經驗,因此在回答的過程中,也會更樂於分享,思考如何的回答可以讓訪談過程更順利且豐富。因此我認為這次練習訪談的經驗之所以順利,也是因為有很厲害的受訪者和紀錄者 :D

那麼這篇文章就到這裡囉,謝謝大家對我的耐心等候和包容!期許明年也有更好的內容分享給大家。想看更多的人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 帳號lenaaaa.design,上面會定期分享UI筆記懶人包和我的日常生活,快來找我玩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na 哩那 | UIUX 設計 | 生涯設計
23會員
54內容數
跨領域自學轉職的 UI/UX Designer,目前是名自由工作者,善於輔導零基礎新手轉職成為 UI/UX 設計師。另外也喜歡不斷探索生涯,挖掘不同的可能性! E-mail: [email protected] | ig: lenaaaa.design
2025/04/04
有越來越多人選擇 UI/UX 做為轉職的目標,但也發現許多學員在不全然了解 UI/UX 設計的情況下,就花了大筆金錢買仿間的各種課程了。沒有一個領域是絕對的好與壞,以下這些特性,你能接受嗎?
Thumbnail
2025/04/04
有越來越多人選擇 UI/UX 做為轉職的目標,但也發現許多學員在不全然了解 UI/UX 設計的情況下,就花了大筆金錢買仿間的各種課程了。沒有一個領域是絕對的好與壞,以下這些特性,你能接受嗎?
Thumbnail
2025/03/03
一起來了解一個專案是如何開始的,以及設計師可能會需要參與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3/03
一起來了解一個專案是如何開始的,以及設計師可能會需要參與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2/07
這篇整理了許多初學 UI/UX 設計的學員們,最常詢問的 8 個快問快答。
Thumbnail
2025/02/07
這篇整理了許多初學 UI/UX 設計的學員們,最常詢問的 8 個快問快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 junior 在面試前做的準備。包括如何應對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你有類似的經驗嗎?」和「你為什麼想來這裡?」作者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個人的準備策略和心得,並分享了在面試前的資料蒐集及模擬面試的做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 junior 在面試前做的準備。包括如何應對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你有類似的經驗嗎?」和「你為什麼想來這裡?」作者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個人的準備策略和心得,並分享了在面試前的資料蒐集及模擬面試的做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試中常詢問的後續流程和時間相關問題,包括詢問後續面試關卡和流程、預計通知下一關面試時間等問題。建議在面試中詢問這些問題,以便掌握招募後續流程和時間,並展現對職缺的熱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試中常詢問的後續流程和時間相關問題,包括詢問後續面試關卡和流程、預計通知下一關面試時間等問題。建議在面試中詢問這些問題,以便掌握招募後續流程和時間,並展現對職缺的熱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有效回答面試中的工作經驗問題。指出直接描述工作內容缺乏吸引力,建議用故事性包裝經驗。面試問題旨在評估應試者的經驗、溝通能力和與職務的匹配度。文章提供三個回答策略:一是重點突出並舉例;二是展示成長曲線;三是有結構地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應注意公司文化適應性,並避免抱怨過去同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有效回答面試中的工作經驗問題。指出直接描述工作內容缺乏吸引力,建議用故事性包裝經驗。面試問題旨在評估應試者的經驗、溝通能力和與職務的匹配度。文章提供三個回答策略:一是重點突出並舉例;二是展示成長曲線;三是有結構地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應注意公司文化適應性,並避免抱怨過去同事。
Thumbnail
職涯諮詢到底會談些什麼,我又能獲得什麼呢? 就從第一次諮詢開始介紹,初談會從深入了解來訪者背景開始,藉由深度的理解細節,才能真正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討論更符合的規劃,甚至點出來訪者從未察覺的自我認識。
Thumbnail
職涯諮詢到底會談些什麼,我又能獲得什麼呢? 就從第一次諮詢開始介紹,初談會從深入了解來訪者背景開始,藉由深度的理解細節,才能真正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討論更符合的規劃,甚至點出來訪者從未察覺的自我認識。
Thumbnail
在面試的尾聲,提問主管、人資和執行長/副理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模式。文章介紹了針對不同對象的提問策略,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在面試的尾聲,提問主管、人資和執行長/副理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模式。文章介紹了針對不同對象的提問策略,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討論UX設計師面試中的常見問題,並提供有效的回答建議。這些問題涉及個人介紹、職位申請動機、貢獻、擅長項目、薪酬期望、職業發展計劃等。
Thumbnail
本文討論UX設計師面試中的常見問題,並提供有效的回答建議。這些問題涉及個人介紹、職位申請動機、貢獻、擅長項目、薪酬期望、職業發展計劃等。
Thumbnail
這週有幾個求職者不約而同的詢問該如何應對求職流程中遇到的情境考題, 大部分的候選人遇到這種問題都很緊張, 其實情境題也是能事先做準備的, 我把給提問者的回覆整理成這篇文章,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該如何準備、應對這種類型的情境題。同時, 我也會從面試官的角度分享, 這類型問題的回覆通常會怎麼被評估。
Thumbnail
這週有幾個求職者不約而同的詢問該如何應對求職流程中遇到的情境考題, 大部分的候選人遇到這種問題都很緊張, 其實情境題也是能事先做準備的, 我把給提問者的回覆整理成這篇文章,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該如何準備、應對這種類型的情境題。同時, 我也會從面試官的角度分享, 這類型問題的回覆通常會怎麼被評估。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 好,其實我本來想寫,我自己去評估新工作和原本工作,然後做取捨的部分,但想到這篇還沒寫完,決定來寫一下😅 然後有沒有覺得好奇,我怎麼這一陣子都在寫面試、換工作之類的? 因為,我最近在換工作(大笑)。 那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5. 如果允許,做個簡報(或帶個作品) 後語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 好,其實我本來想寫,我自己去評估新工作和原本工作,然後做取捨的部分,但想到這篇還沒寫完,決定來寫一下😅 然後有沒有覺得好奇,我怎麼這一陣子都在寫面試、換工作之類的? 因為,我最近在換工作(大笑)。 那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5. 如果允許,做個簡報(或帶個作品) 後語
Thumbnail
面試新人目標在維持平衡在誠實與維護公司形象確實表達公司的優點、缺點給面試者是很重要的! 站在同為“求職者”的角度,我是願意提供“實際情況”給有可能的應徵者知道,畢竟告知得越透明,越能協助應徵者明白自己的期望工作環境與現實的落差!
Thumbnail
面試新人目標在維持平衡在誠實與維護公司形象確實表達公司的優點、缺點給面試者是很重要的! 站在同為“求職者”的角度,我是願意提供“實際情況”給有可能的應徵者知道,畢竟告知得越透明,越能協助應徵者明白自己的期望工作環境與現實的落差!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設計師新卒面試中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以及回答時候的注意點! 這些注意點不是我個人的心得,而是我們team的面試的長官以及同事整理出來的,所以應該會蠻具有參考價值!(我個人的面試經驗與感想會放在另一篇文章) 哈囉大家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設計師新卒面試中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以及回答時候的注意點! 這些注意點不是我個人的心得,而是我們team的面試的長官以及同事整理出來的,所以應該會蠻具有參考價值!(我個人的面試經驗與感想會放在另一篇文章) 哈囉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