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是對於開口說話感到恐懼,更對於不知道該如何接話而茫然失措,日本作家山口拓朗也從小為此所苦,但因為工作的關係而逐漸領悟說話技巧,於是在《聽懂暗示,回話暖心的聰明接話術》這本書中分享了許多克服說話恐懼的要點,讓我們得以在與人對談的過程中不冷場,還能讓他人對自己感到興趣,而因此成功拓展人際關係。
比如書中提到「坦承示弱」會讓人感到輕鬆自在,除了不懂裝懂很容易露餡之外,也會因為某種程度的自我揭露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我個人認為,若是恰巧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是對方的專業,順勢讚美及請教對方都是非常好的互動方式。
還有一點是「提及對方說過的話」也會讓對方倍感溫暖,因為會讓人感覺到自己被重視。以我個人經驗而言,若對方曾經提及自己有不懂或需要幫助的地方,若當下時間及能力所及,也會給予立即的協助,這都有助於提升彼此的關係,也能在付出的過程中感覺到快樂。
當然,並不見得每一個場合或每一個對象都需要我們費心去營造熱絡的人際關係,作者在書中提到「不說話很糟糕」是先入為主的看法,如果彼此之間能享受沈默而不尷尬,反而代表著關係是穩定且信任的,不一定要為了打破沈默而刻意開啟話題。
至於該如何掌握談話的表情、節奏、內容,其實沒有既定的標準答案,因為我們每一次對話的對象都有著不同的身份背景與個性,但這本書仍舊為我們帶來值得參考的建議,也期許能在每一次的對話練習中逐漸克服恐懼,並找到能拉近彼此距離又讓雙方感到最舒適的談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