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性治療已經發展多年,人們開始體會到語言所能表達內在的限制,因此開始透過各種媒材來表達自己。
早期會稱為「Expressive Arts Therapy」後來變成「Expressive Therapy」再來後期統稱為「Creative Therapy」。有發現 Art是被拿掉的嗎? 其實目的是要減少人們普遍對「藝術」的刻板印象,而不太敢去接觸(怕自己畫的不好)。而後期改用 Creative (有創意的),我覺得也非常符合人在創作藝術時,那種自然、自發的狀態。
表達性治療與一般口語治療最大的差異,就是媒材可以具象化內在。且藝術本質上其實很好玩,我們更可以透過藝術去打開自己更多的感覺。
治療師要能懂得運用創意,來幫助案主做表達,創意+有效的表達。這也表示了一件事,「就是媒材本身沒有治療效果」,而是有受過訓練的治療師在旁,提供有品質的陪伴,同理的理解,才會達成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想像是,兒童在角落玩玩具,並不會帶來治療效果,而在遊戲治療師陪伴下玩玩具,會有治療效果是一樣的意思。
表達性治療特別適合語言詞彙較少的兒童,或是有沉重感受的成人。也對於成人來說,透過藝術可以照見自己意識中所未能覺察到的自己,幫助自己在情感經驗中,深入地探索生命的經驗。
-----
Hi我是小紗心理師,歡迎一同交流。 IG: @sabrina_mind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