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實行三個簡單正念練習」

「每天實行三個簡單正念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何正念練習?

1.壓力管理:

正念可以幫助減少壓力,

因為它引導你專注於當下,

避免過度思考過去或擔憂未來,

從而降低焦慮。


2.改善專注力:

通過練習正念,

你可以訓練大腦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減少分心,提升工作效率。


3.情緒管理:

正念讓你更容易覺察和接受自己的情緒,

這樣你能以更加平靜、

理性的方法回應情緒波動。


4.促進身心健康:

研究顯示,正念練習有助於減輕慢性疼痛、

改善睡眠質量,以及促進心血管健康。


5.提升人際關係:

正念練習還能讓你在與他人互動時更加專注,

培養共情與理解,從而促進更好的人際關係。


一、#用心感受食物


1.放下手機、關掉電視。


2.觀察眼前的食物,

欣賞食物的顏色、香氣,

慢慢咀嚼,品嚐口感和風味。


3.感受食物的方式不僅能提升進食體驗,

還能幫助你更健康地飲食,

避免情緒性進食或過度飲食。

想想為你精心準備餐點的人。


二、#用心感受身體


1.做任何事都用心感受身體,

是正念練習的一部分,

專注於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及其當下的狀態,

這有助於建立更深的自我覺察和與身體的連結。

像是慢跑或重訓時突然分心,

請將注意力重新投入在你的練習、

身體和呼吸上。


2.有助於減少壓力、緊張,

並提高身體和情緒的自我覺知,

特別適合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的人,

不僅能幫助減壓,

還能讓你更敏銳地覺察身體的需要。


三、#珍惜與他人相處


1.無論是你的伴侶、孩子、兄弟姐妹或父母,

在和他們交談時,請保持全神貫注。

暫停手邊的動作,並在特定時刻與他們交流。


2.暫時停止任何形式的判斷,並用心聆聽。

真誠地傾聽他們的想法和認可他們的感受,

每次見面都當成最後一次,

就能避免說出不好聽的話。


「我們嫻熟於為生活作準備,

卻並不擅長於生活。」

|一行禪師


我是冰淇霖,感謝閱讀,

彼此都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正念生活

#健康生活

#閱讀寫作

avatar-img
冰淇霖的正念生活
39會員
113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書籍筆記、運動及興趣,自我創作的正念文章,凝聚相信的力量,擁有更好的自己,期望自己成為閱讀中繼的我,幫助需要突破人生低潮的朋友,從運動和閱讀中再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冰淇霖的正念生活 的其他內容
為了追求健康目標, 不外乎是要活得更久、 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健康」往往被指向「減肥」, 但是,健康不等於減肥, 這是思維上需要做的改變。 為什麼健康不等於減肥? 因為健康是一個全面的概念, 而減肥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部分。 以下是幾個原因說明健康和減肥的區別: 1.
最近有 #運動 嗎? 「#寫下來」更有執行的行動力, 就好像跟自己打契約, 承諾自己、然後去執行。 完成後獲得反饋的自信, 自信自己可以辦得到, 就這樣完成習慣迴圈。 #行動力 是,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理由就不會拖延, 告訴自己,這一秒我要穿上跑鞋, 帶上水壺、鑰匙、手機、戴上
那天,志工大哥說, 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男生, 從機場過來的行李推車上, 大大小小的行李大約有五件, 要進機場捷運站閘門口時, 停駐在那邊一動也不動。 志工大哥: 「這個不能推進捷運,就算你推進站, 那出站以後該怎麼辦?」 推行李的人有無口出惡言不得而知, 但據我所知, 有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消費」在資本主義世界, 它身懷絕技、 它變化多端、 它無所遁形地潛入人的意識, 讓你毫無招架之力, 更遑論它被人賦予行銷幻術 或是人造的集體意識時的力量。 可以讓你從口袋掏出錢來的 理由有千百種, 破除消費魔術的唯一方法, 只有回歸原始的人性「需求」。 花錢的邏輯一是
小孩愛吃甜食; 貓咪愛吃肉泥; 你愛開心的滑手機, 大家都愛不費力的事、 大家都只見眼前最近的利益。 這沒有錯,這是原始機制。 但是,你得利用誘惑綑綁, 去打擊愛雙曲折現的自己。 不斷讓你想重複做的事情是什麼? 是追劇也好、是玩一場遊戲也罷。 可是,在做這些快樂的事情之前
為了追求健康目標, 不外乎是要活得更久、 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健康」往往被指向「減肥」, 但是,健康不等於減肥, 這是思維上需要做的改變。 為什麼健康不等於減肥? 因為健康是一個全面的概念, 而減肥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部分。 以下是幾個原因說明健康和減肥的區別: 1.
最近有 #運動 嗎? 「#寫下來」更有執行的行動力, 就好像跟自己打契約, 承諾自己、然後去執行。 完成後獲得反饋的自信, 自信自己可以辦得到, 就這樣完成習慣迴圈。 #行動力 是,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理由就不會拖延, 告訴自己,這一秒我要穿上跑鞋, 帶上水壺、鑰匙、手機、戴上
那天,志工大哥說, 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男生, 從機場過來的行李推車上, 大大小小的行李大約有五件, 要進機場捷運站閘門口時, 停駐在那邊一動也不動。 志工大哥: 「這個不能推進捷運,就算你推進站, 那出站以後該怎麼辦?」 推行李的人有無口出惡言不得而知, 但據我所知, 有
舒適圈(Comfort zone), 它是指心理狀態, 一個人對外在環境有控制感, 內在心理不焦慮、不內耗, 可以穩定實現工作和生活目標。 離開或者跳脫舒適圈, 是不甘受限於現狀,為的是成長, 為了追求更高、更遠的工作 或是生活目標, 往理想的人生目標前進。 與 成長型思
「消費」在資本主義世界, 它身懷絕技、 它變化多端、 它無所遁形地潛入人的意識, 讓你毫無招架之力, 更遑論它被人賦予行銷幻術 或是人造的集體意識時的力量。 可以讓你從口袋掏出錢來的 理由有千百種, 破除消費魔術的唯一方法, 只有回歸原始的人性「需求」。 花錢的邏輯一是
小孩愛吃甜食; 貓咪愛吃肉泥; 你愛開心的滑手機, 大家都愛不費力的事、 大家都只見眼前最近的利益。 這沒有錯,這是原始機制。 但是,你得利用誘惑綑綁, 去打擊愛雙曲折現的自己。 不斷讓你想重複做的事情是什麼? 是追劇也好、是玩一場遊戲也罷。 可是,在做這些快樂的事情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