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筆記 |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理解與應對職場上的差異 — 「My priority is not your priority?」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忙著處理一個重要的任務時,發現其他一起參與的團隊似乎沒有那麼用心,拖拖拉拉,讓你覺得他們在扯後腿?

曾經我也對這種事情感到非常生氣,直到某天我發現自己在某些事情上也沒有那麼用心,進度也落後了。我才開始理解背後的原因。事實上,這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合作或不重視,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優先事項不同。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這正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現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先事項。在我的地圖上,這個任務也許至關重要,而對其他團隊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任務。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地圖」,有他們當前要追求的目標。

探索差異可能的原因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家庭背景、成長環境,還是生活經驗,這些因素塑造了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思考方式。這些不同的經歷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並在工作中反映出來,導致每個人對相同任務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我觀察到的幾個常見原因:

1. 職務不同

每個人在團隊中擔任的職務不同,所負責的工作內容也隨之不同。因此,我們自然會從自己職務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這也導致每個人在工作中所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

2. 能力與經歷不同

即便是擔任相同職務,每個人因為能力和過往經歷的不同,思考方式和專長領域也會有所差異。這些差異影響了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同一個問題可能會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視角來理解和處理。

3. 現實狀況不同

每個人的現實情況也有所不同,這往往直接影響到他們對工作的投入。有些人可能已經手頭上有多個專案,忙不過來了;有些人正面臨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如家人生病或小孩出生;有些人是職場新手,還在摸索如何應對挑戰;而有些人則剛接到一個大案子,想藉此機會大展身手。這些現實壓力往往會影響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

4.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每個人的內在動機所處的團隊文化績效指標團隊資源風險承受能力等各種因素也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問題。某些人可能因為個人目標而更加專注於成長和成就感,而團隊文化或資源的差異會使他們在應對挑戰時採取不同的策略。績效指標和組織期望也會影響人們對問題的解讀,而風險承受能力則會影響他們是否願意採取更激進或保守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應對差異的方法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正是這些不同的經歷、能力和看待事情的角度,讓團隊變得更加強大且富有創造力。這種多樣性是團隊的優勢,但也正因如此,容易引發衝突。

理解這些差異後,我們能明白,大多數的衝突並非出於惡意,而是源於我們之間的不同。我們不必讓每個人都變得相同,而是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彼此的獨特之處。透過有效的溝通,了解彼此的視角和背後的脈絡,我們可以減少誤解,找到共識。同時,盡力地讓資訊透明,這能讓每個人對團隊的目標有一致的認知,進而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無論差異多大,找到共同的目標仍然是團隊緊密合作的關鍵。當每個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時,即使方法各異,團隊依然能夠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


----


這算是這些年來慢慢理解的「遊戲規則」吧。當我自己認為至關重要的事情,在別人眼中變得無關緊要時,說不在意是騙人的。但這也讓我開始思考,當我沒有足夠的權力時,該怎麼做才能讓事情順利向前發展?

如同前面提到的,換位思考是一種方式,去理解為何對方無法專注在我所關注議題,找到那些能夠讓對方願意投入的關鍵。


換位思考說起來容易,但也蠻容易有很多自己的成見在裡面,特別是在衝突已經發生以後,要如何靜下心來思考真的不容易。


另外除了換位思考,也許直接向對方請教也是一種方法吧? 「我該怎麼做,你才願意支持我呢?」

“What can I do to make my priority also your priority?”

(說得容易,但還真的需要很多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chael Wu
1會員
5內容數
我身上的標籤:#工程師 #主管 #外商 #科技業 我寫程式,也紀錄自己的故事。 在程式中找 Bug,也在生活中尋找平衡。 這裡,記錄著我這些年的探索與反思。
Michael Wu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不是什麼成功轉變的故事,只是某一天,我放下筆記,開始專心陪一個人說話。 註:PCC 全名是 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是由國際教練聯盟(ICF, 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所頒發的專業教練認證。
2025/04/06
不是什麼成功轉變的故事,只是某一天,我放下筆記,開始專心陪一個人說話。 註:PCC 全名是 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是由國際教練聯盟(ICF, 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所頒發的專業教練認證。
2024/11/25
不一樣又怎樣? 經驗是我們的資產,而不該成為枷鎖。當我們學會與過去共處,卻不被過去束縛,才能真正迎接未來的更多可能。
2024/11/25
不一樣又怎樣? 經驗是我們的資產,而不該成為枷鎖。當我們學會與過去共處,卻不被過去束縛,才能真正迎接未來的更多可能。
2024/10/03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2024/10/03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主管過度付出,犧牲自身健康和情緒,以致團隊運作依賴其個人,忽略團隊成員成長。文章建議主管學習分配責任、設立界線、建立「健康的自愛」習慣,以及善用外部資源,藉此提升團隊效率及自身福祉。
Thumbnail
主管過度付出,犧牲自身健康和情緒,以致團隊運作依賴其個人,忽略團隊成員成長。文章建議主管學習分配責任、設立界線、建立「健康的自愛」習慣,以及善用外部資源,藉此提升團隊效率及自身福祉。
Thumbnail
理解與應對職場上的差異 — 「My priority is not your priority?」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忙著處理一個重要的任務時,發現其他一起參與的團隊似乎沒有那麼用心,拖拖拉拉,讓你覺得他們在扯後腿?
Thumbnail
理解與應對職場上的差異 — 「My priority is not your priority?」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忙著處理一個重要的任務時,發現其他一起參與的團隊似乎沒有那麼用心,拖拖拉拉,讓你覺得他們在扯後腿?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了會講對錯的下屬,好像也不能說這樣不行,但是總覺得少了一點彈性在裡面。在職場上面講對錯,好像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會製造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如果你一昧堅持自己是對的,那能完成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了。 主管與下屬最大的區別在於,主管很多事情都不能夠很單純就完成,需要考慮的層面太多了,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了會講對錯的下屬,好像也不能說這樣不行,但是總覺得少了一點彈性在裡面。在職場上面講對錯,好像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會製造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如果你一昧堅持自己是對的,那能完成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了。 主管與下屬最大的區別在於,主管很多事情都不能夠很單純就完成,需要考慮的層面太多了,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所以你對某事的看法絕對不是唯一的標準,因此毋須為別人的想法與自己不同而大驚小怪。 譬如說,工作上發現問題時,有一種人第一時間追究肇事者,另一種人一心盡快解決問題。 兩者並無衝突,而且同樣重要,所以沒有誰對誰錯之分。 我屬於問題解決型,覺得與其追究是誰肇禍,不如先解決問題,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所以你對某事的看法絕對不是唯一的標準,因此毋須為別人的想法與自己不同而大驚小怪。 譬如說,工作上發現問題時,有一種人第一時間追究肇事者,另一種人一心盡快解決問題。 兩者並無衝突,而且同樣重要,所以沒有誰對誰錯之分。 我屬於問題解決型,覺得與其追究是誰肇禍,不如先解決問題,
Thumbnail
每間公司都有他難處理的痛點,每個職務角色也都有他難以跨越的障礙。 當組織規模愈來愈成長、成員愈來愈多,如果領導者無法在這個發展階段就先預作準備,等到人員本質學能、獎懲標準不一、介面協調出現狀況時,往往為時已晚。 如果換作是我,我會怎麼做? 要怎麼嘗試修正或避免很多目前看到的問題。
Thumbnail
每間公司都有他難處理的痛點,每個職務角色也都有他難以跨越的障礙。 當組織規模愈來愈成長、成員愈來愈多,如果領導者無法在這個發展階段就先預作準備,等到人員本質學能、獎懲標準不一、介面協調出現狀況時,往往為時已晚。 如果換作是我,我會怎麼做? 要怎麼嘗試修正或避免很多目前看到的問題。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