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中國雲貴高原與印緬一帶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現在可是全世界最多人喝的飲料囉!不管是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都有人愛喝。不過,最多人喝的,應該還是綠茶與紅茶。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其實還是有一些差別的。目前我們將茶樹分為「大葉種」(C. sinensis var. assamica)與「小葉種」(C. sinensis var. sinensis),大葉種就是當初英國人在印度發現的茶樹,比較怕冷,主要用來製作紅茶;小葉種則是在中國廣為栽種,可以種在高海拔的山上,主要用來製作綠茶。
過去的一些研究已經發現,UDP-依賴性糖基轉移酶(UDP-dependent glycosyltransferase, UGT)對茶的風味有影響。UGT的作用是把糖基(通常是葡萄糖)連接到不同的小分子上,這個反應被稱為「糖基化」。藉著將小分子糖基化,UGT可以改變這些化合物的特性。而這些化合物也包括了對茶葉風味很重要的次級代謝物們。
研究團隊針對野生茶樹、小葉種、大葉種的UGT們做了分析。他們發現,兩種茶樹中的UGT的基因數量都大幅增加,不論是小葉種或大葉種,都可以找到將近30個G組的UGT,但是野生茶樹裡面只有2個。這意味著UGT對茶葉的風味有相當大的影響,造成它在茶樹培育的過程中被放大了。
研究團隊還發現,小葉種茶樹的某些UGT顯示出人工選擇的特徵,意味著這些UGT的確對茶的風味有影響。另外,他們還發現小葉種的有些UGT與植物對冷的耐受度相關,這可能是為什麼小葉種可以種在高海拔地區,成為「高山茶」的緣故。
總而言之,UGT不僅影響茶葉的風味,還對茶樹的耐寒性造成影響。未來可以針對這個方向繼續研究,也可以建立分子標誌,以加速茶樹的培育。
參考文獻:
Howe, V. (2024). The difference is black and green: How 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an enzyme family gave us diverse teas. The Plant Cel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