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一個人》Primo Levi —— 集中營回憶錄

《如果這是一個人》Primo Levi —— 集中營回憶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於這本書的感受是複雜的,也有一刻不知要如何下筆。

雖說作者活著離開納粹集中營,可一想到在之後的日子裡他因自殺而死就覺得很唏噓。自殺不一定和集中營的經歷有關,但就是忍不住把兩者聯想在一起。

有人說過,人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就算言語有多好,也不可能完全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你認為的意思,旁人所理解的會有些差異。

這本書也一樣,作者所體會到的悲慘一定遠遠不止他在集中營所體會到的吧。

由進入集中營到離開的一刻,作者都以非常精準和簡潔的文字書寫。除去偶爾出現的反思和情感的字句,這本書就像一份實驗報告,記錄一個實驗標本在巨大的社會實驗下所發生的事。序和後記有提到這點和作者身為一個實驗員有關,但我更覺得是因為作者在回憶集中營時已經在當下「抽離」了。「抽離」在集中營中經常發生。人們把自己抽離,帶著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遭遇。失去喜怒哀樂,只有恐懼和身體本能。作者提到,人在集中營裡會失去思考能力。「勞動即自由」,但過量的勞動會使人變成奴隸。而在日復一日的勞動、飢餓、疾病和恐懼之下,人變得和一件物件沒甚麼分別。人每天的目標就只餘下存活下來,甚至連逃跑的動力都沒有。

集中營沒有發生甚麼驚天動地、例如德軍叛變之類的奇蹟,但發生了不同的小小的奇蹟。遇上自己的死黨、被某個好心的陌生人贈予食物、在適當的時候生病……這些小小的奇蹟,都是令作者活下去的關鍵,作者把這歸咎於運氣好。

撇除運氣,作者生存下來的關鍵還有好奇心和嚴謹的規律。貫穿整本書的是不斷出現的問題:為甚麼德國人可以做出這麼殘酷的事情?也因為對環境的好奇心,令作者意外找到食物和物資。嚴謹的規律驅使作者去行動,在極端痛苦的環境下也做好預防疾病的措施。即使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作者也會自主地遵從能幫助他生存下去的規則。

但能活下去,歸根究底的還是因為運氣好,無關乎性別、體格、聰明才智、學識或地位。在集中營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不僅能體會到人的權力極端膨漲,還能體會到人極端的脆弱。再怎麼努力,還是改變不了自身的命運。

作者書寫此書不是為了要怪責任何人,而是為了要反思人性。只有反思過人性以後,才能避免再次出現像集中營這樣的惡。

不要停止理解你的敵人和加害者,即使他有多萬惡不赦。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like、分享及加入沙龍。留言告訴我你對這本書的想法。


那麼,我們下次再見。


已出版電子書作品列表及試閱

訂閱電子報

訂閱後由2024年8月起每月最後一星期將會收到阿雀的電子報,內含阿雀當月所寫的文章彙編、小說推薦、好用的創作相關工具推薦、加拿大風景照和最新消息,以及電子書相關推廣和購買資訊。

其他文章

閱讀心得

《沈默》遠藤周作——歷史沈默,但神不沈默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你滿口正義,卻容許悲劇不斷發生

《Room》Emma Donoghue ——有些傷痕,會伴隨一生

《天使之刃》藥丸岳——少年法下造成的悲劇連鎖

《地下紐約:一個社會學家的性、毒品、底層生活觀察記 》蘇西耶.凡卡德希—當世界相遇時

《和諧》伊藤計劃 ——從殺死人的溫柔到自我意志(含劇透)

《Tista異瞳槍手》遠藤達哉——身處溝裡遙望星星的救贖之旅(含劇透)

《虛無的十字架》東野圭吾 —— 當兇手不想贖罪時(含劇透)

短篇小說

沒用少女與烏鴉王子

Pokemon Go

魚先生

骨頭先生與親愛的小小姐

英雄

英雄 - 續 國王與寵物

英雄 - 終 歐娜

英雄 - 視覺小說

X的戀人

五月的自殺事件

H市

我、妹妹、綁架犯——開端

我、妹妹、綁架犯——我

我、妹妹、綁架犯——妹妹

我、妹妹、綁架犯——綁架犯

我、妹妹、綁架犯——終結

回家

小說創作心得

寫小說基礎:為甚麼要閱讀,以及該閱讀哪些書

寫小說基礎:寫小說如何進步,以及要有甚麼心態

七個我在《My Home Hero 》裡學到的說故事法則(含劇透)

寫小說基礎:如何完成小說,以及如何避免拖延

寫小說基礎:世界觀是甚麼,以及如何在故事中揭示世界觀

寫小說基礎:甚麼是小說開頭,以及如何開頭

寫小說基礎:甚麼是對白,以及如何寫對白

avatar-img
阿雀的創作窩
28會員
50內容數
內含已出版電子書作品及試閱、小說創作心得、閱讀心得、短篇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雀的創作窩 的其他內容
雖然聯合國有明文規定捕獲海豚和鯨魚的配額,但日本打著科研的幌子,捕殺過量的海豚。日本捕豚的方式尤其殘酷,不僅利用海豚不會拋棄同類的天性,還故意製造令海豚恐懼的聲音,再使用會增加痛苦的方式殺死海豚。在大圍捕中沒有死去的海豚會被賣進世界各地不同的水族館,在狹小、孤獨、精神失常、百病纏身下結束短暫的一生。
還記得2015年時曾因為一張照片,導致難民議題鬧得熱烘烘的。年僅三歲的敍利亞男孩俯伏在岸邊,已死去多時。這張照片使人們的焦點一下子集中在難民身上,相關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可是當熱潮過後,人們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只有零星幾個人繼續關注難民議題。 畢竟人是貪新忘舊的生物。
當年紀越來越大,開始漸漸覺得「教育可以使人脫離貧窮、向上流動」是個天大的笑話。沒錯,教育的確可以增加人們在社會上的向上流動率,可是前提是你先要有資本接受教育。當教育商品化時,金錢是一個限制。也有些無論有沒有接受過教育也改變不了的先天性條件,例如種族,就註定了你的地位。
雖然聯合國有明文規定捕獲海豚和鯨魚的配額,但日本打著科研的幌子,捕殺過量的海豚。日本捕豚的方式尤其殘酷,不僅利用海豚不會拋棄同類的天性,還故意製造令海豚恐懼的聲音,再使用會增加痛苦的方式殺死海豚。在大圍捕中沒有死去的海豚會被賣進世界各地不同的水族館,在狹小、孤獨、精神失常、百病纏身下結束短暫的一生。
還記得2015年時曾因為一張照片,導致難民議題鬧得熱烘烘的。年僅三歲的敍利亞男孩俯伏在岸邊,已死去多時。這張照片使人們的焦點一下子集中在難民身上,相關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可是當熱潮過後,人們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只有零星幾個人繼續關注難民議題。 畢竟人是貪新忘舊的生物。
當年紀越來越大,開始漸漸覺得「教育可以使人脫離貧窮、向上流動」是個天大的笑話。沒錯,教育的確可以增加人們在社會上的向上流動率,可是前提是你先要有資本接受教育。當教育商品化時,金錢是一個限制。也有些無論有沒有接受過教育也改變不了的先天性條件,例如種族,就註定了你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