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菜濃湯/牛皮菜煎餅︱痞客邦文章備份

︱牛皮菜濃湯/牛皮菜煎餅︱痞客邦文章備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舊文備份︱不然快被痞客邦刪了…

這是是2014年6月發的,所以照片畫質不太好。那時我正在澳洲的柏斯打工渡假,也是從那時開始做菜的經驗變得愈來愈多。

=======================

︱牛皮菜濃湯/牛皮菜煎餅︱
【台灣少見食材分享】
這次的食材台灣雖然不常看到但很多相似的,所以我其實之前有買過
看,它生的時候看起來很像假的吧,塑膠感超重!

raw-image

這個東西叫「牛皮菜」(Silverbeet,也叫厚皮菜、恭菜)
是甜菜屬的一種,但聽說鐵質很高,所以容易氧化
他的梗很粗,纖維很多
之前我買的時候拿來用蒜素炒
卻覺得很澀,咬下去口感很粗,所以被我認為它不好吃

但這次為了更瞭解它去google後
才發現大多數的食譜都會先用水燙過
將它燙軟後再去炒
這樣的確讓牛皮菜的鮮甜都跑了出來
不過葉子有明顯顏色變深

因為今天特價一把2塊,但實在有點大把
所以我將它分成兩種菜【牛皮菜濃湯】、【牛皮菜煎餅】

raw-image

(這是牛皮菜濃湯)

raw-image

(這是牛皮菜煎餅)

【牛皮菜濃湯】
材料:
牛皮菜、洋蔥、馬鈴薯、鮮奶油、蒜頭、白酒
以上皆適量,意思就是看你想加多少就多少
調味:鹽、胡椒粉、起司粉、義式香料

做法:
1、牛皮菜、洋蔥、馬鈴薯切小塊小段;蒜頭切碎;鮮奶油置室溫
2、牛皮菜下水煮軟

raw-image


3、其它食材加油下鍋炒,炒到洋蔥變軟,但還沒變褐

raw-image


4、上述材料丟到湯鍋裡煮,加半杯白酒(我加約150cc),煮到馬鈴薯變軟,及鍋裡水量少過食材

raw-image


5、將「3」置入食物處理機打碎打勻,加入鮮奶油(但我的鮮奶油已經變成白醬了,所以我就把白醬加進去,放心,我的白醬只有鮮奶油、洋蔥跟麵粉)

raw-image


6、倒出後加鹽調味,胡椒粉、起司粉、香料視個人喜好加入

備註:
1、可以搭法國麵包或大蒜麵包吃,感覺很合
2、濃湯的「濃」是在於馬鈴薯,所以要調整湯的濃淡,就是看你馬鈴薯加多少
3、馬鈴薯一開始炒時,會因為澱粉的關係,稍徵黏鍋底
4、白酒別選太甜,最好是不甜的白酒

【牛皮菜煎餅】
材料
牛皮菜、蛋、麵粉 份量視情況
調味
鹽 隨意
醬汁
魚露、醬油、蒜頭、香油(以上隨意)
檸檬汁or白醋(幾滴就好,不用多)

做法
1、牛皮菜下水煮軟
2、牛皮菜切小塊(別太碎)、與蛋、麵粉、鹽調成麵糊

raw-image
raw-image

3、用一種大阪燒的姿態煎麵糊

raw-image

(以前拍的照片真的好糊)
4、蒜頭切碎,愈碎愈好,加入所有液體類混合即成醬汁

其實牛皮菜真的就很「青菜」的感覺
西方的做法將它做成濃湯後
青菜的鮮甜很明顯,但建議起司粉跟鮮奶油不用太多,會蓋過味道
因為有馬鈴薯,所以是會飽的湯
而東方的煎餅做法…
就是煎麵餅啊…
味道其實滿普通的啦,但不難吃
是換換口味的好選擇XDD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30會員
152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這次試著用簡單的組合海鮮、香菜、橄欖油做地中海風格的料理。也找了一下發現地中海料理多白肉少紅肉、多新鮮香草少乾燥、重橄欖油的特色。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哦。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這次試著用簡單的組合海鮮、香菜、橄欖油做地中海風格的料理。也找了一下發現地中海料理多白肉少紅肉、多新鮮香草少乾燥、重橄欖油的特色。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