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老生常談,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這當然沒啥特別的,其他種類動物不也大部份喜歡群聚!
重點是,人類的特性,只要有群聚,就有可能為私利產生摩擦或是爭奪。這樣的害人,或不利己的人際互動,原始時代都為自身溫飽而滋生。
隨著文明的高度發展,人類的互動進化得更緊密,更為精細。換句話說,人際的互動不只源自為了獲取有形的相互利益,也有不少是為了無形的利益。
當然越是文明的社會,人際的互動就不止是原始時代的「利己」核心,多數人也都會有「利他」的元素在人際交往裡面。至於是否真的「利他」,這還存有不小可議的空間。
善意待人反成他人壓力
社會上不乏假「利他」之名,行「利己」之實的厚黑行徑,而對他人造成傷害。另外,有些是真的為「利他」,但卻給他人帶來很大的壓力。當然,這可能是認知上的誤解,抑或是行使人的個人「感知」使然。無奈的是,現實生活人際互動上,許多造成他人不快的,就因為「過度善意」而不自知。
如果這些人際互動的後續效應,轉變成了他人的情緒反應,或是負面的互動回應,很大程度都會回頭影響到自身的覺察。
舉個例子,給他人過多“善念意圖”,就像放太多乾柴進到爐灶裡一樣。不看當下的火勢,只一味的往裡頭添加。這樣,不看客觀情況的施加,後果不是把火弄熄了,就是突然產生大火往灶口竄,進而燒到燒柴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回火」(Back Fire) ,或是時下謔稱的「回力鏢」。
想太多造成精神「內耗」
明顯的,這些負面的回應, 勢必造成自身的情緒反應,一般人不會對這樣的情況毫無知覺。多數人都會花不少的時間去想,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久而久之,且嚴重的話,它就形成了自身的精神‘’內耗‘’。
在正常的人際互動裡,本來己身具備的「心理資本」(• 註1), 就是用來支應正常精神耗損的。正常的人際互動,一般人都會用心的,也會因而付出相應的心理負擔。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適時的維持平衡。
但是對於很多人,如果因為個人心理素質緣故,轉變成了精神「內耗」,輕者浪費了自己有限的正能量,重者演變成了憂鬱症或躁鬱症,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心理疾病了。
至於,會有什麼是「內耗」的根源呢?
坊間已經有不少心理學有關「內耗」的論述,其中有一個共通的論點,大都指向主觀的因素。也就是說,許多內耗的根源是來自個人不切實際的「希望」,毫無來由的「對比」,還有明顯謬誤的「認知」。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向外界傳達自己的意念。同樣的,也以自身的角度,來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回應。
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例如,自己年輕時曾有過的希望,因為自己過去無法如願,遂轉而把希望放在自己小孩身上。完全不顧小孩本身先天的差異,以及時空已然變遷。倘若,這樣不切實際的「希望」一旦變成了失望,進而成了心中的強烈挫折感,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自己的精神「內耗」。這類過度的心理負擔,說開了,是自己的腦袋想出來的。
日常生活裡,還有許多自己想出來的煩惱。例如,看到朋友事業順利,有錢有聲望,心裡老是嘀咕,這人條件遠不如自己,怎麼自己發展得這麼不堪?心裡老是堵著一口怨氣,揮之不去。
「過度自省」,「庸人自擾」
再小一點的事,例如,一個多年密切交往的朋友,突然對自己的訊息已讀不回,或根本不讀,而且連續好幾天。因此,自已開始日以繼夜的想,到底是怎麼回事?想想,自己有做錯什麼事嗎?甚至,最壞的可能都一起想了。諷刺的是,他朋友或許只是掉了手機,剛買新的,一時半刻還沒恢復舊機上的社群APP罷了。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或許有人會強力辯護,「希望」和「對比」本來就是做人做事,進取、積極的動力泉源之一。拿別人當目標學習、惕勵,何錯之有?
說得是沒錯,但問題就出在太「過度」了,那完全忽略了自身的能力差異和其他的因素,以致形成了強大的心理糾結。嚴重時毀了自身的正常作息,失去了其他可以把握的發展契機,讓自己的人生進程捲進了「惡性螺旋」,而難以自拔。
「適可而止」免「內耗」
古有明訓,君子之行為舉止,適可而止(•註2)。要讓自己活得輕鬆愉快,得先管好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情。若有能力或是意願‘’管‘’他人的事,就不得不倍加謹慎。而且,千萬得牢記,別人的想法,不必然的會和自己的一樣。
若能理解何時該當「適可而止」,凡事別做得太超過,也別自己想太多,相信就能避免「過度自省」的可能,自然也就能化解產生自身精神「內耗」的來源,做一個陽光、正向的人了。
(• 註1), 「心理資本」,根據學術論述(Luthans, Yourself, & Avolio, 2007), 「心理資本」是一種包含自我效能、樂觀、希望與復原力的正向心理狀態。
(•註2),「適可而止」,語出宋朝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鄉黨》。原指「不多食」,後來引申為做人做事,做到恰到好處就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