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百歲》1 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書籍全名:《超越百歲:長壽的科學與藝術》
英文書名:《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


raw-image

作者:彼得˙阿提亞Peter Attia

  1. 加拿大人,畢業於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並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行外科住院醫師訓練(未完成),曾在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癌症免疫療法研究。創立了一家專注於長壽醫學的私人診所。
  2. 專注於預防醫學、營養學、運動科學和代謝疾病,特別關注延長健康壽命和預防慢性病,提倡醫學3.0 (Medicine 3.0)的理念。
  3. 著有《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並通過部落格和Podcast分享健康、營養、運動和長壽策略的專業知識。
    官方網站

(第二作者:比爾˙吉福德Bill Gifford 是健康領域的記者,協助主要作者彼得˙阿提亞讓書籍更易閱讀)

  這是一本講長壽的書。長壽,曾經是人人想要的,但隨著醫學進步,治療與延長壽命變得更簡單,現在你問一個人:「你想要長壽嗎?」他可能還會猶豫一下才回答。想到醫院裡插管的臥床病患,長壽固然不錯,但生活狀態呢?

  長壽Longevity,由兩個部分組成:1. 實際壽命(Lifespan) 2. 健康壽命(Healthspan)。以前的人只關注實際壽命,但隨著醫療越來越先進,很多必死的病痛,透過醫療介入可避免死亡,但卻可能變成長期的臥床折磨。「健康壽命」通常被定義為:「我們一生中沒有殘疾或疾病的時期。」,看到公園裡看護推著輪椅上的老人,這不是我們要的壽命,許多人寧願健康地死去,也不願病痛地活著。所以是時候把焦點轉換成「健康壽命」了。這本書的英文書名Outlive,取的是活得更久,且活得更好的意思。要怎麼增加健康壽命呢?關鍵字是:風險


醫學3.0:「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

什麼是醫學3.0?阿提亞把到目前為止的醫學分成了兩個階段:

  1. 醫學1.0 (約西元前400年~約19世紀)
    代表是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他洞察疾病是由自然引起的,而非像以前認為的,由神靈的行為造成的。此時的醫學多依照觀察和經驗,談不上科學。
  2. 醫學2.0 (19世紀至今)
    循證醫學,依據(臨床/實驗)證據發展的醫學,開始用上了科學。最重要的轉變是發現盤尼西林(抗生素),有了特效藥,真正改變了醫學的比賽規則。 
    主要的兩大醫療領域:手術與藥物

  醫學發展到現在,又進入了新的瓶頸。一百多年前,大部分的死因是因為急性疾病,如受傷、感染,這些在醫學2.0的幫助下大多能有效地克服。但現在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已經改變:慢性病。醫學2.0目前主要仍是對已有症狀的病痛進行干預(中工治已病),對於慢性病仍無法很好的解決。

  中醫有句話「上工治未病」,是指好的醫生在疾病發生前即介入調治,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狀態。同樣的,阿提亞提出醫學3.0的概念,相比於醫學2.0的手術與藥物,醫學3.0則是思維方式的進化: 強調預防,而非治療。 在醫學3.0有五大領域:運動、營養、睡眠、情緒健康、外源性分子(藥物、激素、補充劑),從風險管理的角度進行干預,且更加關注健康壽命、生活品質,如同下圖所示,醫學2.0的干預下,可以治療部分死因,在人生最後幾年延長壽命,但對人的健康壽命改善不大。醫學3.0的任務則是把整個曲線往右移,延長健康壽命。

圖片來自《超越百歲:長壽的科學與藝術》

圖片來自《超越百歲:長壽的科學與藝術》

四騎士疾病

  阿提亞把導致死亡最多的四種慢性病稱為四騎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阿茲海默症年齡是四騎士疾病的共同風險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得到一種或多種疾病的風險呈指數增長。遺憾的是,我們對於年齡無能為力。 隨著年紀,每時每刻,熵每天都在對我們起作用。從現在開始的每10年,保持和改善自己的身體機能、認知功能,否則衰老會發揮作用。

  阿提亞整理、總結許多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造成人類壽命差異的因素,基因可能只佔20~30%。 年齡越大,基因的作用就越大。 要活超過80歲,主要靠的是你的行為(運動、飲食),要活超過100歲,基因就很重要了。目前研究顯示,壽命不是單一基因的作用,可能有上百個基因共同累加的結果。總和各種研究這些基因的機制, 百歲老人的祕密可歸結一個詞:恢復力resilience。 所以,我們可以靠自己的行為,提前預防,增加自己的恢復力。

  關於四騎士疾病,本書有介紹其治病機轉,這邊文章不會討論這個部分,下面我只取印象較深刻的幾個面向,摘要與大家分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阿茲海默症,這些疾病都是二三十年以上累積的結果,所以等到我們中老年才來預防可能已經來不及了。這些疾病有些核心共通點:代謝


飢餓與長壽

  熱量攝入超出所需,久而久之容易有代謝綜合症。代謝功能有障礙,會大大增加四騎士疾病的風險,所以有多項研究顯示,在沒有營養不良的情況下,進行熱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飲食需包含所有必要營養物質,但總熱量減少25%~30%,許多實驗證實可以延長壽命。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168斷食、吃飯吃七分飽等說法,其實都是一樣的原理。熱量過多,儲存能量的地方──皮下脂肪滿了,脂質就會溢出,堆積在內臟,變成內臟脂肪,除了造成胰島素抵抗,還會在器官附近產生炎症細胞因子。久而久之就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可能與癌症和阿茲海默都有關聯。

  需注意的是,並不是肥胖的人才有代謝問題。肥胖本身不是問題,它只是問題的症狀。 20~40%的非肥胖成年人,也可能存在代謝問題。

代謝綜合症五個標準(摘自衛服部)

  • 高血壓(>130/85)
  • 高三酸甘油脂(>150mg/dL) 
  • 低HDL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 向心性肥胖(central adiposity) (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
  • 空腹血糖(>100mg/dL)

吃太多雞蛋,膽固醇會太高?

被誤解的膽固醇

  在大家的心裡,膽固醇是一個負面詞彙,你的醫生可能皺眉頭說出這個詞。更進一步,你可能知道有好與壞膽固醇,但作者阿提亞認為這些毫無意義,因為問題不在膽固醇,而在攜帶它的顆粒(載脂蛋白apoA、apoB),甚至,總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說無關。 膽固醇是生命不可少的,身體的重要結構都需要它,包含細胞膜以及各種賀爾蒙。 我們吃進去的膽固醇大多會排出體外。血液中的膽固醇幾乎都是我們細胞自己合成的。美國政府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2015):「膽固醇不是需要過度擔心攝入的營養物質。」

那要怎麼避免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 

  • 吸菸和高血壓:會直接損傷內皮細胞,戒菸和控制血壓,無商量餘地。 
  • 改變飲食方式:降低三酸甘油脂,控制胰島素水平。
  • Lp(a) 載脂蛋白a:導致心臟病最普遍的遺傳性風險因素,比apoB更容易卡在血管壁,導致血管鈣化,建議一生做一次檢測(因為是遺傳性,只需做一次檢測即可)


失控的細胞:癌症

  癌症是一種衰老性疾病,隨著年齡,發病率會呈指數級增長。醫學2.0對癌症算是束手無策,早期發現癌症的能力很弱,大多數,只在癌症引起其他症狀時才發現。那時大多已經發展到局部晚期,甚至已擴散。而一旦確診,就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我們衡量治療是否成功的標準,通常是五年生存率,僅此而已。我們不敢說出「治癒」這個詞。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早主動健康檢查、提早發現,相比於一般建議的檢查時間,作者認為可以更早進行(如大腸鏡,三十幾歲就可檢測);而且,並不是沒有「紅字」就沒事,較有風險的指數應盡量降低(如LDL-C),而不是等到超過了標準才開始吃藥。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對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醫學界對發病機轉、治療方式都不清楚,但我們可以就所知,先進行預防。我們的大腦、肌肉都有代償作用,若某些局部大腦損傷的狀況,透過訓練,其他部位的大腦可以"學習"並發展出損傷大腦的功能,所以增加認知儲備(較複雜的任務,如學語言或樂器)可以抵抗阿茲海默的惡化速度;相同的,增加運動儲備,也較能抵抗帕金森病發展。

  除了我們常在網路上看到的「打麻將、玩遊戲」等認知活動可以預防阿茲海默,書中有提到兩點風險,是一般較少見的:基因與代謝。APOE(載脂蛋白E)基因有三種亞型e2, e3, e4,其中e3最常見。擁有一個或兩個e4會讓阿茲海默風險增加2~12倍。e4影響膽固醇運送進出大腦的效率,可能更容易有腦損傷。e2會讓風險降低,且與長壽密切相關。此外,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患阿茲海默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3倍,所以我們可以從改善代謝、胰島素抵抗著手。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作者讓一位中年女性檢測,發現她有兩個e4基因。該患者深受打擊,想到未來很大機率會得阿茲海默症,消沉了好幾個月。但透過持續溝通,作者幫她制定了預防策略,這些策略雖然還需要幾十年才能知道效果,但阿提亞相信,積極且盡早介入,絕對會比老了發病再來治療的好。她的預防清單如下:

  1. 改善葡萄糖代謝、炎症、氧化應急反應(飲食健康,如地中海飲食)
  2. 戒掉酒精
  3. 鍛鍊計畫,重點放在有氧耐力運動,以提高粒線體效率,並改善壓力引起的高皮質醇
  4. 力量訓練,如握力
  5. 良好睡眠:加強大腦自我修復
  6. 避免聽力損失 (老年聽力損失會減少與外界互動,造成大腦萎縮)
  7. 桑拿浴(82度C,每週4次,每次20分鐘),可降低阿茲海默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說完醫學3.0的概念,下篇文章會介紹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可以執行。

avatar-img
32會員
77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半拍成長日誌 的其他內容
《沒有Email的世界》一書探討瞭如何在過度溝通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工作方式。作者紐波特提出使用看板管理工具(如Trello)取代傳統的Email溝通。通過減少任務背景轉換和通訊超載,團隊能夠有效協作,並提升工作成果。為什麼使用看板管理可以改善溝通流程?個人生活又應該怎麼管理呢?
4/5沒有Email的世界
你的一天應該要大多花在認真工作,而不是討論工作。 在《沒有Email的世界》中,紐波特深入探討了在信息過載的時代,email是怎麼造成過度溝通、如何降低工作效率的。這本書使我們重新思考在數位通訊盛行的環境中,如何有效地管理訊息流,而不是像蜜蜂一樣,在蜂巢不停來回穿梭,難以專注於一項具體任務。
4/5沒有Email的世界
你是否覺得每天花在手機和網路上的時間過多?在數位成癮的時代,如何重新掌握時間和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教你如何篩選真正有價值的技術,並透過數位斷捨離的實踐步驟,重新定義你與科技的關係,讓生活更有意義。
3/5深度數位大掃除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5/5深度工作力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4/5語言本能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4/5被討厭的勇氣
《沒有Email的世界》一書探討瞭如何在過度溝通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工作方式。作者紐波特提出使用看板管理工具(如Trello)取代傳統的Email溝通。通過減少任務背景轉換和通訊超載,團隊能夠有效協作,並提升工作成果。為什麼使用看板管理可以改善溝通流程?個人生活又應該怎麼管理呢?
4/5沒有Email的世界
你的一天應該要大多花在認真工作,而不是討論工作。 在《沒有Email的世界》中,紐波特深入探討了在信息過載的時代,email是怎麼造成過度溝通、如何降低工作效率的。這本書使我們重新思考在數位通訊盛行的環境中,如何有效地管理訊息流,而不是像蜜蜂一樣,在蜂巢不停來回穿梭,難以專注於一項具體任務。
4/5沒有Email的世界
你是否覺得每天花在手機和網路上的時間過多?在數位成癮的時代,如何重新掌握時間和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教你如何篩選真正有價值的技術,並透過數位斷捨離的實踐步驟,重新定義你與科技的關係,讓生活更有意義。
3/5深度數位大掃除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5/5深度工作力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4/5語言本能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4/5被討厭的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老人不知從哪得到「小道消息」: 如果能不領年金、自費醫藥費、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就可以領到免死金牌。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老人不知從哪得到「小道消息」: 如果能不領年金、自費醫藥費、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就可以領到免死金牌。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