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下誰對誰錯的評判習慣:找回內心的寧靜(奇蹟課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拋下評判:找回內心的寧靜與真實的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自己、他人,甚至事物進行評判。然而,《奇蹟課程》告訴我們:「評判」不僅無法帶來真實的知識,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內心的平安。這篇文章將探討為何評判無法帶給我們真正的認識,而是根植於一種錯誤的權威感。當我們學會放下這些評判,才真正能走向無條件的仁慈與接納,進而找到內在的平靜。

raw-image


評判的虛妄:選擇「真知」而非「評斷」

《奇蹟課程》指出:「選擇評判而非真知是失去平安的原因。」評判是一種選擇性的過程,我們會依照自己預設的標準去篩選,然後對他人或自己下定論(認為別人「該怎麼樣」)。在這過程中,評判往往會排斥某些特質或行為,不論是對自己的某個缺點還是他人的行為。當我們評判時,專注於「不夠好」的部分,而忽略了人性中的多樣性與真實的整體面貌。

評判其實就像一個「無形的陷阱」:我們以為在評判他人時並不會影響自己,但事實上,每一次評判都加深了內在的不安與自我貶低,讓我們的心被「誰對誰錯」的緊張所困住。無論我們的評判是否「正確」,其實都是基於一個錯誤的信念——「我能決定他人或自己的真實價值」。這種信念讓我們陷入無止盡的矛盾中,無法真正獲得內在的平靜。


接納而非評判:找到深層的和平

只有當我們放下對他人和自己的評判,才能真正體驗到深層的平靜。《奇蹟課程》提醒我們:「當你完全不帶評判地面對自己與弟兄,你會無法想像這種巨大的解脫和平靜。」評判其實剝奪了我們認識他人的機會,因為評判看見的只是表面的行為,忽略了背後更深的原因。

例如,我們可能常常因為某些行為而責備自己或他人,認為這些行為「不該存在」或「不符合應有的標準」。然而,當我們選擇放下這些標準,試著理解自己或他人為什麼會這樣做時,我們反而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放下評判並不等於盲目接納一切,而是學會看見所有人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原因。這樣,我們才能活在當下,而不是陷入誰對誰錯的緊張之中


評判的疲累與痛苦:讓內心從疲勞中解脫

評判不僅讓我們處處感到不安,還帶來了無盡的心靈疲累。當我們笑話他人時,是因為在評判他人不如我們;而當我們責備自己時,也必須對比他人,以避免自己感到更不堪。這樣的評判過程,其實消耗了我們的精力(評判是個無止境的耗能循環),讓我們陷入無法釋懷的挫敗感中。《奇蹟課程》說:「持續的評判帶來的壓力幾乎是無法忍受的。」但我們卻往往執著於評判,因為這讓我們感覺似乎掌控了某種「權威」。

我們內心中的「評判權威感」來自一種錯誤的想法,就是認為「我有權力判定現實中誰對誰錯」。換句話說,我們以為自己能決定他人或自己的價值,並且按照內心的標準來衡量一切。

這種信念會讓我們的內心變得疲累、緊張,甚至害怕。原因是:當我們習慣用評判來維持自己「對的」立場,就會擔心某天這種評判會反過來傷害自己(害怕被他人或自己用相同的標準來評判)。於是,我們常把評判當作「自保」的工具,想要藉此控制他人或保護自我。但這種評判根本無法帶來真正的安全,反而會成為我們與內在平安之間的一道障礙,因為它讓我們無法真正接受自己和他人。


以仁慈取代評判:超越暫時的「正義」

真正的仁慈不依賴於評判,而來自於無條件的接納與理解。《奇蹟課程》說:「上主只給予仁慈。」而我們的話語和行為也應該反映出這份仁慈,因為這是我們所收到的恩賜,也是我們應該給予的。「正義」只是個暫時的工具,它的目的在於引導我們理解仁慈的真諦。

在台灣社會中,常常可以見到「正義哥」的例子。他們會在公車上或網路上要求他人守規矩,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代表。然而,當正義哥用評判的語氣指責別人時,實際上是藉由評判來突顯自己的道德優勢(用評判強化權威感)。這樣的評判行為往往讓他人感到不適,反而不利於真正的和諧。若正義哥選擇以仁慈的態度理解他人,而不是急於指出對方的「不對」,那麼互動中將會充滿溫暖,而不是對立與疏離。


轉向認識:不再掌控,而是理解

評判背後隱藏著一種「掌控」的慾望,但真正的自由來自於「認識」而非「控制」。《奇蹟課程》教導我們:「在真知的臨在中,所有評判都自動暫停。」這句話的意涵是,當我們不再用主觀標準來判定他人或事物,而是單純地去理解它們的真實面貌時,才能真正體會到內在的平靜。

就像「正義哥」一樣,若選擇理解他人的處境,而不是去判定他人的對錯,他會發現自己不再被「正義」的重擔所束縛,而是真正以仁慈心面對世界。當我們看到每個人背後的故事,無論是身體不適、情緒低落、或生活挫折,我們會更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行為與選擇。


結語:以仁慈取代評判,走向內心的平靜

評判是內心不安的根源,而仁慈則是通往平安的橋樑。當我們選擇放下評判,用仁慈去看待自己與他人,就會發現內心的負擔逐漸減輕,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層的平靜與接納。真正的平安不是試圖掌控或批評他人,而是選擇與一切共存。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練習放下每一個評判的念頭,用仁慈和理解來看待周遭的人事物。這樣的選擇將讓我們逐漸體驗到《奇蹟課程》所說的「深層的釋放與和平」,並最終走向與靈性合一的生活。

65會員
12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奇蹟祈禱」不同於一般請求外在改變的祈禱方式,它是一種回歸內在的練習。奇蹟祈禱的核心在於放下對外界結果的執著,專注於「看清真相」與內心的平安,而非尋求外在的控制或改變。透過奇蹟祈禱
從糾正到接納:靈性覺醒的溫柔之路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看到別人犯錯,或說出我們認為不合適的話,做出不恰當的行為。這時候,我們通常會覺得有義務指出這些錯誤,甚至認為這樣做是在幫助對方進步。然而,《奇蹟課程》卻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錯誤的真正根源不在行為或話語上,而是在更深的小我層次。
擺脫匱乏信念:從假性品味到真豐盛 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感受到匱乏,不僅是物質上的不足,還有情感、價值和幸福感的缺失。這種匱乏信念影響著我們對待金錢、人際關係,甚至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奇蹟課程》教導我們,這些匱乏感並非源自外在環境,而是我們對自我錯誤的認知,以及與內在豐盛源頭的脫節。我們被這個
學生:老師,最近我讀《奇蹟課程》,裡面提到「小我投射」和「上主推恩」,但我有點搞不清楚這兩者到底是什麼?尤其是它們怎麼影響我們的感知和內在狀態? 老師:很好的問題!簡單來說,這兩個概念關係到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和世界。我們可以從一種比較淺顯的例子開始。 學生:好啊,我需要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幫助理
悟入真正的愛:超越局限,連結無限源頭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對愛的理解往往來自於經驗、文化和人際關係的影響。這些對愛的認知常常是有限的、有條件的,愛似乎變成一種我們必須小心分配、珍惜的資源。然而,當我們開始打破這些局限性的想法,並認識到愛的無限性時,我們就能真正體驗到來自內心深處的愛——那個永恆不變
耶穌十字架事件的真正意涵 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十字架常被視為耶穌犧牲的象徵,似乎代表著上主願意為了人類的罪孽而「犧牲」自己聖子。然而,這樣的觀念卻在無形中強化了對上主的恐懼,也讓許多虔誠的信徒在心靈上背負著對罪惡的負擔。《奇蹟課程》指出,真正帶來救贖的並不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是他的復活,且
「奇蹟祈禱」不同於一般請求外在改變的祈禱方式,它是一種回歸內在的練習。奇蹟祈禱的核心在於放下對外界結果的執著,專注於「看清真相」與內心的平安,而非尋求外在的控制或改變。透過奇蹟祈禱
從糾正到接納:靈性覺醒的溫柔之路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看到別人犯錯,或說出我們認為不合適的話,做出不恰當的行為。這時候,我們通常會覺得有義務指出這些錯誤,甚至認為這樣做是在幫助對方進步。然而,《奇蹟課程》卻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錯誤的真正根源不在行為或話語上,而是在更深的小我層次。
擺脫匱乏信念:從假性品味到真豐盛 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感受到匱乏,不僅是物質上的不足,還有情感、價值和幸福感的缺失。這種匱乏信念影響著我們對待金錢、人際關係,甚至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奇蹟課程》教導我們,這些匱乏感並非源自外在環境,而是我們對自我錯誤的認知,以及與內在豐盛源頭的脫節。我們被這個
學生:老師,最近我讀《奇蹟課程》,裡面提到「小我投射」和「上主推恩」,但我有點搞不清楚這兩者到底是什麼?尤其是它們怎麼影響我們的感知和內在狀態? 老師:很好的問題!簡單來說,這兩個概念關係到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和世界。我們可以從一種比較淺顯的例子開始。 學生:好啊,我需要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幫助理
悟入真正的愛:超越局限,連結無限源頭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對愛的理解往往來自於經驗、文化和人際關係的影響。這些對愛的認知常常是有限的、有條件的,愛似乎變成一種我們必須小心分配、珍惜的資源。然而,當我們開始打破這些局限性的想法,並認識到愛的無限性時,我們就能真正體驗到來自內心深處的愛——那個永恆不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從原罪中的嫉妒走向無為而治,樂天是心態、給予是關鍵,而擁有能給予的歡喜,無論是有為無為,終能大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如何放下過往他人對自己的成見,對自己的信心進行喊話,並提出了放下成見、原諒自己或他人,並為自己而活的建議。文章內容深入淺出、易讀易懂。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從原罪中的嫉妒走向無為而治,樂天是心態、給予是關鍵,而擁有能給予的歡喜,無論是有為無為,終能大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如何放下過往他人對自己的成見,對自己的信心進行喊話,並提出了放下成見、原諒自己或他人,並為自己而活的建議。文章內容深入淺出、易讀易懂。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