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檢舉達人有妨害名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馬克律師在臉書上看到因檢舉違規停車發生爭執,檢舉方事後張貼的現場側錄影片。底下留言有人說,違停方指稱檢舉方為「檢舉達人」,有律師告訴他此舉有妨害名譽之嫌云云。另有一人回應說,指稱別人為「檢舉魔人」才會構成妨害名譽吧。指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真的構成妨害名譽嗎?


先澄清一個觀念,刑法中沒有一個罪名叫做「妨害名譽」,妨害名譽是刑法的一個罪章,下有「誹謗」、「公然侮辱」等罪,前者係造謠說被害人做過一些他沒做過的事,後者則係辱罵被害人。或者我們可以說,誹謗罪關係到虛假的事實,公然侮辱罪則關係到侮辱性的意見。實際會碰到的案件中,行為人可能說了一句話,同時包含虛假事實,以及侮辱性的意見,但兩者還是可以加以區分。此時,行為人的一句話(法律上的術語會稱之為「一行為」)觸犯兩罪名,最後僅會從一重處斷,以下介紹到的其中一件案例就是這種情形。


至於稱別人為「檢舉達人」,首先表示該位仁兄一定檢舉過他人違規停車或有其他犯法行為,可能還反覆為之,如果對方其實沒有,這就涉及到了虛假事實,而可能構成誹謗罪。至於前面臉書留言所謂的妨害名譽,似乎是主張說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


實際檢視相關案例,稱別人為檢舉達人,可能構成誹謗罪。例見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10年度易字第614號(後上訴高等法院,經以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587號刑事判決駁回上訴),行為人將印有被害人即其鄰居照片及「此人車為檢舉達人,大家要小心防範偷拍照相栽贓嫁禍還有共犯說謊18鄰X長所為」等字的傳單塞到附近住戶的信箱及門縫,但經法院調查,被害人並未檢舉他人違規停車,法院即以行為人犯散布文字、圖畫誹謗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


反之,稱別人為檢舉達人,不大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例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260號刑事判決,行為人當面辱罵被害人「檢舉達人」、「不敢見人、戴口罩」等語,法院即認為這些詞語「本身應屬客觀情狀之表述,較屬中性詞彙,不具有侮辱意涵。」最後判決行為人無罪。在另一件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1年度易字第23號刑事判決中,行為人辱罵被害人為「蟑螂」或「檢舉蟑螂」,並於判決中辯稱係意指「告訴人之精神有如蟑螂一般頑強,為中性之陳述,並非妨害名譽」,法院表示「被告如要針對公共事務發表言論,大可以理性之方式、正常之言語表達,例如使用『檢舉常客』、『檢舉達人』來代稱常檢舉之人,竟捨此不為,而選擇使一般人均覺刺耳、反感、普遍『受一般人討厭之動物』作為形容詞、代名詞,顯係以此輕蔑、嘲諷之語達使人難堪為目的,而屬對他人之人格特質所為之攻擊性言論」,判決行為人犯公然侮辱罪,處拘役20日,得易科罰金。


至於稱別人為「檢舉魔人」,除構成誹謗罪外,另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例見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中簡字第1574號刑事簡易判決(行為人上訴後,遭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簡上字第414號刑事判決駁回上訴),行為人指摘被害人為檢舉人,並於line群組張貼文章,標題:「檢舉魔人是自卑?還是自我感覺良好?」文章結尾並道:「這些人是心理病態嗎?」,遭法院認定「暗指告訴人為檢舉魔人,內心自卑或心理病態」,構成公然侮辱。最後從一重處斷,法院判決行為人犯散布文字誹謗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

 

馬克律師的結論是,不論指稱他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最有可能構成的還是誹謗罪,至於是否構成公然侮辱罪,可能還是要看是否有同時用上其他侮辱性的字眼。

 

另外,本文引用的多數判決都在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公告前做成,之後實務見解會如何變動仍待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律師的沙龍
6會員
24內容數
馬克律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本文探討法院在涉外性騷擾案件中,如何判斷適用法律以及判賠慰撫金的可能性。文章分析了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比較了中華民國民法與日本民法在性騷擾損害賠償方面的差異,並探討了日本民法對於人格法益受侵害請求慰撫金的規定。
Thumbnail
2025/03/17
本文探討法院在涉外性騷擾案件中,如何判斷適用法律以及判賠慰撫金的可能性。文章分析了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比較了中華民國民法與日本民法在性騷擾損害賠償方面的差異,並探討了日本民法對於人格法益受侵害請求慰撫金的規定。
Thumbnail
2025/03/03
本文繼續談論準據法問題。我國規範涉外民事案件應適用的法律之法為:《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在契約關係,首應取決於當事人約定。在侵權行為案件,則首先應取決於侵權行為地。依據實務見解,侵權行為或行為之結果橫跨各國,則各國均算是行為地。本件有部分行為發生時,原告人在臺灣,因此可以適用臺灣法律。
Thumbnail
2025/03/03
本文繼續談論準據法問題。我國規範涉外民事案件應適用的法律之法為:《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在契約關係,首應取決於當事人約定。在侵權行為案件,則首先應取決於侵權行為地。依據實務見解,侵權行為或行為之結果橫跨各國,則各國均算是行為地。本件有部分行為發生時,原告人在臺灣,因此可以適用臺灣法律。
Thumbnail
2025/02/20
本文討論多米多羅性騷擾案件(即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板簡字第2059號民事判決)中的準據法問題。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涉及外國聯繫因素案件中準據法的重要性,本文擬舉例解釋適用不同國家民法可能對案件結果造成的影響,以說明準據法問題的重要性。下一篇再實際討論個案。
Thumbnail
2025/02/20
本文討論多米多羅性騷擾案件(即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板簡字第2059號民事判決)中的準據法問題。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涉及外國聯繫因素案件中準據法的重要性,本文擬舉例解釋適用不同國家民法可能對案件結果造成的影響,以說明準據法問題的重要性。下一篇再實際討論個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構成妨害名譽嗎? 本文自數則法院判決分析,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有可能構成誹謗罪。除檢舉達人、檢舉魔人外,另外使用上侮辱性字眼,則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Thumbnail
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構成妨害名譽嗎? 本文自數則法院判決分析,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有可能構成誹謗罪。除檢舉達人、檢舉魔人外,另外使用上侮辱性字眼,則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Thumbnail
關於開擴音通話能不能提告,這問題其實已經常見到不能再常見,我們也了解被罵是有多麼不爽,以及那種想看對方被告、被罰的想法。但妨害名譽的成立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光是構成要件,就不單單「罵人」二字可概括。
Thumbnail
關於開擴音通話能不能提告,這問題其實已經常見到不能再常見,我們也了解被罵是有多麼不爽,以及那種想看對方被告、被罰的想法。但妨害名譽的成立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光是構成要件,就不單單「罵人」二字可概括。
Thumbnail
「私訊被罵」是現代大多SNS使用者都碰過的問題,不少人仗著網路上不需要使用真名,而且說什麼也查不到,就肆意妄為。這也使得「私訊罵人可否提告」成了相當熱門的法律諮詢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與使用社群網站私訊被罵有關的各種法律問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網友都能更清楚自身狀況是否能告。
Thumbnail
「私訊被罵」是現代大多SNS使用者都碰過的問題,不少人仗著網路上不需要使用真名,而且說什麼也查不到,就肆意妄為。這也使得「私訊罵人可否提告」成了相當熱門的法律諮詢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與使用社群網站私訊被罵有關的各種法律問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網友都能更清楚自身狀況是否能告。
Thumbnail
法律,其實無所不在,若我們沒有足夠的法律概念,極有可能踩到法律的紅線而不自覺。小編從社會中常見的一些觸法狀況並參閱法律用書及法律個案解析網站,從中彙整出我們若要行走江湖總不能沒有的法律概念,期能大家都能成為知法不犯法且也能適時自我保護的社會公民。
Thumbnail
法律,其實無所不在,若我們沒有足夠的法律概念,極有可能踩到法律的紅線而不自覺。小編從社會中常見的一些觸法狀況並參閱法律用書及法律個案解析網站,從中彙整出我們若要行走江湖總不能沒有的法律概念,期能大家都能成為知法不犯法且也能適時自我保護的社會公民。
Thumbnail
怎樣才叫犯法?那條界線在哪? 例如A在公開場合大罵B,此時B認為他的名譽受到損害,所以想告A;但A也不服認為他本就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那誰對誰錯? 這裡牽扯到兩個憲法保障的權利:名譽權、言論自由。 在討論誹謗前你有聽過公然侮辱嗎? 在說誹謗罪之前,你聽過公然侮辱罪嗎(刑法第309條) 簡單區分誹謗跟公
Thumbnail
怎樣才叫犯法?那條界線在哪? 例如A在公開場合大罵B,此時B認為他的名譽受到損害,所以想告A;但A也不服認為他本就有言論自由的權利,那誰對誰錯? 這裡牽扯到兩個憲法保障的權利:名譽權、言論自由。 在討論誹謗前你有聽過公然侮辱嗎? 在說誹謗罪之前,你聽過公然侮辱罪嗎(刑法第309條) 簡單區分誹謗跟公
Thumbnail
實際上會不會成立還是得由司法機關斷定。而當事人能做的,除了是加強手邊的證據及說詞,讓審理結果對自身更有利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見好就收」,如果繼續走訴訟無法拿到更多好處,倒不如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和解結案。
Thumbnail
實際上會不會成立還是得由司法機關斷定。而當事人能做的,除了是加強手邊的證據及說詞,讓審理結果對自身更有利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見好就收」,如果繼續走訴訟無法拿到更多好處,倒不如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和解結案。
Thumbnail
軼聞──馬克吐溫曾說: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娘養的。美國國會議員聽聞後群情激憤,要求馬克吐溫道歉。於是他修正為:「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狗娘養的。」
Thumbnail
軼聞──馬克吐溫曾說:國會中有些議員是狗娘養的。美國國會議員聽聞後群情激憤,要求馬克吐溫道歉。於是他修正為:「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狗娘養的。」
Thumbnail
「妨害名譽」在大眾耳中早已是耳熟能詳的法律名詞,不僅充斥新聞版面,也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社會之中。我們要怎麼發言(文)才不會踩到法律的紅線呢?可以參考本文提供的建議。
Thumbnail
「妨害名譽」在大眾耳中早已是耳熟能詳的法律名詞,不僅充斥新聞版面,也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社會之中。我們要怎麼發言(文)才不會踩到法律的紅線呢?可以參考本文提供的建議。
Thumbnail
告別人誹謗結果不起訴,如果被告誹謗罪的人很不爽,覺得也要讓告他的人跑跑地檢署和當當被告,就可能對告他的人告誣告罪。事實上,不少人告別人誹謗或加重誹謗罪,知道檢察官不起訴後,因為看了些網路資料,就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告誣告罪。這篇分享告人同時如何避免被告誣告還有罪。
Thumbnail
告別人誹謗結果不起訴,如果被告誹謗罪的人很不爽,覺得也要讓告他的人跑跑地檢署和當當被告,就可能對告他的人告誣告罪。事實上,不少人告別人誹謗或加重誹謗罪,知道檢察官不起訴後,因為看了些網路資料,就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告誣告罪。這篇分享告人同時如何避免被告誣告還有罪。
Thumbnail
本次介紹的是詢問機率最高的妨害名譽相關罪,人格是人在社會位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其侮辱或是傳播虛構的事實,都是對其名譽聲望的傷害,所以刑法設有處罰的規定,以維護個人在名譽及信用的法益。而由於攻擊名譽的犯罪與公益無涉,所以如果被害人不願意追究,司法就不介入,此為該罪章需要告訴乃論的原因。 在誹謗
Thumbnail
本次介紹的是詢問機率最高的妨害名譽相關罪,人格是人在社會位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其侮辱或是傳播虛構的事實,都是對其名譽聲望的傷害,所以刑法設有處罰的規定,以維護個人在名譽及信用的法益。而由於攻擊名譽的犯罪與公益無涉,所以如果被害人不願意追究,司法就不介入,此為該罪章需要告訴乃論的原因。 在誹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