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檢舉達人有妨害名譽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馬克律師在臉書上看到因檢舉違規停車發生爭執,檢舉方事後張貼的現場側錄影片。底下留言有人說,違停方指稱檢舉方為「檢舉達人」,有律師告訴他此舉有妨害名譽之嫌云云。另有一人回應說,指稱別人為「檢舉魔人」才會構成妨害名譽吧。指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真的構成妨害名譽嗎?


先澄清一個觀念,刑法中沒有一個罪名叫做「妨害名譽」,妨害名譽是刑法的一個罪章,下有「誹謗」、「公然侮辱」等罪,前者係造謠說被害人做過一些他沒做過的事,後者則係辱罵被害人。或者我們可以說,誹謗罪關係到虛假的事實,公然侮辱罪則關係到侮辱性的意見。實際會碰到的案件中,行為人可能說了一句話,同時包含虛假事實,以及侮辱性的意見,但兩者還是可以加以區分。此時,行為人的一句話(法律上的術語會稱之為「一行為」)觸犯兩罪名,最後僅會從一重處斷,以下介紹到的其中一件案例就是這種情形。


至於稱別人為「檢舉達人」,首先表示該位仁兄一定檢舉過他人違規停車或有其他犯法行為,可能還反覆為之,如果對方其實沒有,這就涉及到了虛假事實,而可能構成誹謗罪。至於前面臉書留言所謂的妨害名譽,似乎是主張說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


實際檢視相關案例,稱別人為檢舉達人,可能構成誹謗罪。例見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10年度易字第614號(後上訴高等法院,經以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587號刑事判決駁回上訴),行為人將印有被害人即其鄰居照片及「此人車為檢舉達人,大家要小心防範偷拍照相栽贓嫁禍還有共犯說謊18鄰X長所為」等字的傳單塞到附近住戶的信箱及門縫,但經法院調查,被害人並未檢舉他人違規停車,法院即以行為人犯散布文字、圖畫誹謗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


反之,稱別人為檢舉達人,不大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例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260號刑事判決,行為人當面辱罵被害人「檢舉達人」、「不敢見人、戴口罩」等語,法院即認為這些詞語「本身應屬客觀情狀之表述,較屬中性詞彙,不具有侮辱意涵。」最後判決行為人無罪。在另一件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1年度易字第23號刑事判決中,行為人辱罵被害人為「蟑螂」或「檢舉蟑螂」,並於判決中辯稱係意指「告訴人之精神有如蟑螂一般頑強,為中性之陳述,並非妨害名譽」,法院表示「被告如要針對公共事務發表言論,大可以理性之方式、正常之言語表達,例如使用『檢舉常客』、『檢舉達人』來代稱常檢舉之人,竟捨此不為,而選擇使一般人均覺刺耳、反感、普遍『受一般人討厭之動物』作為形容詞、代名詞,顯係以此輕蔑、嘲諷之語達使人難堪為目的,而屬對他人之人格特質所為之攻擊性言論」,判決行為人犯公然侮辱罪,處拘役20日,得易科罰金。


至於稱別人為「檢舉魔人」,除構成誹謗罪外,另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例見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中簡字第1574號刑事簡易判決(行為人上訴後,遭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簡上字第414號刑事判決駁回上訴),行為人指摘被害人為檢舉人,並於line群組張貼文章,標題:「檢舉魔人是自卑?還是自我感覺良好?」文章結尾並道:「這些人是心理病態嗎?」,遭法院認定「暗指告訴人為檢舉魔人,內心自卑或心理病態」,構成公然侮辱。最後從一重處斷,法院判決行為人犯散布文字誹謗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

 

馬克律師的結論是,不論指稱他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最有可能構成的還是誹謗罪,至於是否構成公然侮辱罪,可能還是要看是否有同時用上其他侮辱性的字眼。

 

另外,本文引用的多數判決都在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公告前做成,之後實務見解會如何變動仍待觀察。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克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104台上1455。 這個案件值得討論之處在於,這是一件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案件。通常在請求離婚案件或侵害配偶權案件才會出現涉及當事人隱密行為,而有不法取證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本件的第二審判決依然以侵害隱私為由排除使用錄音錄影證物,但第二審法院的判斷未為最高法院及更審法院所接受。
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最高法院109年度臺上字第2607號判決,包括離婚案件的事實背景、法院對證據使用的見解以及隱私權與訴訟權的權衡。文章探討了朱女提出的證據如何影響判決,特別是在不正當交往的指控上,以及法院對於證據能力的審查標準。此判決也為未來類似案件提供了指導,尤其是涉及私人取證的情況。
這個題目要來介紹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07號判決,也就是上一篇文章引用為民事訴訟上禁止使用私人不法取得證據的依據,第一篇先來介紹一些背景知識。    
本篇文章討論的配偶權相關案件,涉及「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得證物有無證據能力」的問題。
自實務案例分析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案件中,共同侵權與連帶債務相關的法律問題。
本文深入分析了109年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中對配偶權的否定,並探討民法第184條的適用背景和條件。文章提到配偶權的爭議,以及律師在出軌案件中如何依據該法條請求損害賠償,並對於配偶權的存在提出不同的觀點。透過判例的討論,幫助讀者理解法律實務中的複雜性。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104台上1455。 這個案件值得討論之處在於,這是一件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案件。通常在請求離婚案件或侵害配偶權案件才會出現涉及當事人隱密行為,而有不法取證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本件的第二審判決依然以侵害隱私為由排除使用錄音錄影證物,但第二審法院的判斷未為最高法院及更審法院所接受。
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最高法院109年度臺上字第2607號判決,包括離婚案件的事實背景、法院對證據使用的見解以及隱私權與訴訟權的權衡。文章探討了朱女提出的證據如何影響判決,特別是在不正當交往的指控上,以及法院對於證據能力的審查標準。此判決也為未來類似案件提供了指導,尤其是涉及私人取證的情況。
這個題目要來介紹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07號判決,也就是上一篇文章引用為民事訴訟上禁止使用私人不法取得證據的依據,第一篇先來介紹一些背景知識。    
本篇文章討論的配偶權相關案件,涉及「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得證物有無證據能力」的問題。
自實務案例分析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案件中,共同侵權與連帶債務相關的法律問題。
本文深入分析了109年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中對配偶權的否定,並探討民法第184條的適用背景和條件。文章提到配偶權的爭議,以及律師在出軌案件中如何依據該法條請求損害賠償,並對於配偶權的存在提出不同的觀點。透過判例的討論,幫助讀者理解法律實務中的複雜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被騙過的人,另一種則還沒被騙過。兩種人都痛恨騙子,但被騙過的人還會痛恨自己,恨自己笨,還懷疑自己貪,或者質疑自己自作多情,不然怎麼被騙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自己?再怎麼善良正面的人,一但受騙,都會有段時間對人性喪失信心,也懷疑起自己的各種判斷。此時或許可資安慰的是,騙子是
Thumbnail
今天在某平台上 真的是命運的安排 一則大言不慚的貼文就這樣推送到我眼前 看了熟悉的職涯經歷 瞄了一下帳號 果然是那位曾經跟我共事過的騙子 之所以會用騙子稱呼對方 是因為涵蓋目前服務的公司 我一共待過了三間外商 遇到過這麼多優秀的業務同事裡面 只有這一位 會虛報職稱...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很多人在遭受伴侶劈腿、外遇、背叛時,會因為一時氣憤,而在網路上謾罵伴侶及小三或小王,明明是事實卻反而被告妨害名譽,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因為被罵而獲得賠償的新聞?聽到有錢拿,似乎偶爾被罵幾句也無所謂了。但等真的到法院去提告,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告,從證據到訴狀都不知道怎麼準備,甚至連最重要的賠償金也不會開,在踏進法院前就問題滿滿,能不能順利打完官司實在令人堪憂。
Thumbnail
A公司為新聞媒體,其所刊登之某篇報導未經查證,侵害B女的名譽,B女憤而提告。B女可以請求A公司公開道歉嗎?或是請求A公司刊登勝訴判決書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被騙過的人,另一種則還沒被騙過。兩種人都痛恨騙子,但被騙過的人還會痛恨自己,恨自己笨,還懷疑自己貪,或者質疑自己自作多情,不然怎麼被騙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自己?再怎麼善良正面的人,一但受騙,都會有段時間對人性喪失信心,也懷疑起自己的各種判斷。此時或許可資安慰的是,騙子是
Thumbnail
今天在某平台上 真的是命運的安排 一則大言不慚的貼文就這樣推送到我眼前 看了熟悉的職涯經歷 瞄了一下帳號 果然是那位曾經跟我共事過的騙子 之所以會用騙子稱呼對方 是因為涵蓋目前服務的公司 我一共待過了三間外商 遇到過這麼多優秀的業務同事裡面 只有這一位 會虛報職稱...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很多人在遭受伴侶劈腿、外遇、背叛時,會因為一時氣憤,而在網路上謾罵伴侶及小三或小王,明明是事實卻反而被告妨害名譽,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電話上的辱罵行為大多無法提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成立公然侮辱罪。此外,即使無法成立公然侮辱罪,仍可能觸犯強制罪、跟騷法或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建議除非是很頻繁被罵或很嚴重的羞辱,否則不建議浪費時間糾結。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因為被罵而獲得賠償的新聞?聽到有錢拿,似乎偶爾被罵幾句也無所謂了。但等真的到法院去提告,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告,從證據到訴狀都不知道怎麼準備,甚至連最重要的賠償金也不會開,在踏進法院前就問題滿滿,能不能順利打完官司實在令人堪憂。
Thumbnail
A公司為新聞媒體,其所刊登之某篇報導未經查證,侵害B女的名譽,B女憤而提告。B女可以請求A公司公開道歉嗎?或是請求A公司刊登勝訴判決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