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別人會錯意,卻沒有想要解釋的時候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意識到別人會錯意,卻沒有想要解釋的時候〉2024-11-06

 

  大學的時候,有一個系隊的學長到山區的小學服替代役。因緣際會之下,他幫那間學校的校隊約了一場和我們打球的友誼賽。

 

 

  是的,大學生跟小學生的友誼賽。對我們而言,已經是連「有很大的優勢」說起來都有點令人不好意思的程度。比起友誼賽,其實更像是去幫助小朋友練習,讓他們去思考他們未來可以或想要怎麼進步。但小孩之中明顯有人看起來充滿鬥志,他的眼神說明了他並不去想「能不能贏」,而是「我要贏」。我一點也不覺得那是自不量力,一定程度來說,我覺得每個上場打球的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鬥志。

 

  前面大家還在練習與熱身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小的,除了當事人之外大概沒有其他人注意到的插曲。那個看起來最有鬥志的小籃球員說了一段有點複雜的話--由於已經是很多年之前,我其實完全不記得他到底說了什麼,只知道大概是一些關於自己球技之類的事情。

 

  因為有時候對語句比對語句的內容敏感,所以我第一時間的感受是「哇,他講了一個很拗口的句子」。可是當我說出「好拗口」的時候,我看到他的表情和接下來的反應是產生了更大的鬥志,並且在很遠的地方嘗試投了一顆三分球(但沒有進)。我突然理解到,他的辭彙庫裡面可能根本沒有「拗口」這個詞,他聽到的是「傲口」,好像我是在說他沒有他自己說得那麼厲害一樣。

 

 

  現在想起來,因為那句話,也許我在那個時候被他當成了反派一般的人物也說不定。如果因此激勵到他變強,那我大概會覺得值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有些時候,如果別人誤讀了我說的話的意思,除非我和這個人特別熟識,不然只要我不覺得那個誤讀會對我造成什麼影響,解釋起來又麻煩又複雜,就會放任對方誤解。

 

  萍水相逢的人們在閒聊的時候,通常其實沒有那麼在乎真相,這些話題說過去了就是說過去了,所以很多時候,搞錯似乎也不會怎麼樣。就算其中帶有一兩個與事實不符的理解,很快也會因為與他的生活無關,被推到記憶的漆黑邊緣。

 

  但有些時候,話題會在誤解之後持續一小段時間。那前面沒有解釋是誤解的地方,到後面就會變得更不好意思解釋。因為一但解釋了,就會推翻掉前面聊的一小段內容,對我而言是件有些尷尬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我的習慣是:我會說一些不是謊言,但有歧異或解釋空間的話,來盡可能cover到我原來說的意思和「我理解中對方聽成的意思」。

 

  如果順利的話,我就可以繼續不指出「不好意思,大概是我沒講清楚,我剛才的意思其實是OO,但我猜你好像想成是XX了」直到話題結束。又或者對方聽一聽自己想到剛才可能是自己會錯意的話,也免去了一方主動把「搞錯」這件事講出來的尷尬。

 

 

  不過,如果真的聊了很久之後對方才發現會錯意,只要不是太粗線條,好像也能回推地察覺到另一個人一直在維護那個會錯意的泡泡不要破掉。一想到最後有可能變成這樣,說不定一開始就直接講出來才是最不尷尬的。

48會員
62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場合形塑了一種氛圍,氛圍中的許多展現都與我們日常中會做出的行為截然不同。不僅僅是在那些明確的典禮、儀式、宴會。辦公室也是一個場合、大街上也是一個場合。下屬服從上司不合理的指令、行人在義交的催促下在斑馬線上奔跑。你心中知道不需要這麼做,但你讓身體成為命令的容器,推託掉為自己每一刻行為做決定的責任。
  在人的意識習慣中,我們往往能記住比自己以為的更多的訊息,卻通常會很快忘掉訊息源。而在網路時代,我們將我們所有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來源都視為Google。這一方面讓傳統的單一權威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卻讓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與那些有能力透過資本與SEO突出自己的訊息成為新的、可見又不可見的權威。
  戈丁注意到,男性與女性的薪資水準起初經常是相等的,差異卻會從「第一名孩子出生時」開始不斷擴大。不只是因為女性才能懷孕,往往在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中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工作的人還是女性,男性反而從此負擔更少家務。以至於這一造成女性職涯停滯或下降的階段,反而經常是男性薪資與職位提高的上升期。
  於是乎,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的假設之中主動地放棄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而去選擇那「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至少部會落入最差狀況」的方案。於是,這一所謂的經濟理性,在其個人主義式的本性之下,諷刺地總是放棄讓彼此獲得最大利益的機會,而總是選擇「還過得去」的選項。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這一創造討論空間的運動若要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最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從這一刻起就直接去進行公共討論。直接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核心立場,並從討論的過程中和他人的觀點進行互動。一方面在當前的議題上找出更多雙方觀點異同的理由、尋求進步方法,一方面也在這些討論中讓那一可以討論的氛圍一點一點被建立出來。
  場合形塑了一種氛圍,氛圍中的許多展現都與我們日常中會做出的行為截然不同。不僅僅是在那些明確的典禮、儀式、宴會。辦公室也是一個場合、大街上也是一個場合。下屬服從上司不合理的指令、行人在義交的催促下在斑馬線上奔跑。你心中知道不需要這麼做,但你讓身體成為命令的容器,推託掉為自己每一刻行為做決定的責任。
  在人的意識習慣中,我們往往能記住比自己以為的更多的訊息,卻通常會很快忘掉訊息源。而在網路時代,我們將我們所有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來源都視為Google。這一方面讓傳統的單一權威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卻讓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與那些有能力透過資本與SEO突出自己的訊息成為新的、可見又不可見的權威。
  戈丁注意到,男性與女性的薪資水準起初經常是相等的,差異卻會從「第一名孩子出生時」開始不斷擴大。不只是因為女性才能懷孕,往往在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中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工作的人還是女性,男性反而從此負擔更少家務。以至於這一造成女性職涯停滯或下降的階段,反而經常是男性薪資與職位提高的上升期。
  於是乎,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的假設之中主動地放棄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而去選擇那「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至少部會落入最差狀況」的方案。於是,這一所謂的經濟理性,在其個人主義式的本性之下,諷刺地總是放棄讓彼此獲得最大利益的機會,而總是選擇「還過得去」的選項。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這一創造討論空間的運動若要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最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從這一刻起就直接去進行公共討論。直接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核心立場,並從討論的過程中和他人的觀點進行互動。一方面在當前的議題上找出更多雙方觀點異同的理由、尋求進步方法,一方面也在這些討論中讓那一可以討論的氛圍一點一點被建立出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前幾天因為一些事情 自己很糾結找學姊談 學姊說這就是想法而已,去處理就可以解決,然後我就說確實是也考慮直接行動了,但是又開始有很多的想法,學姊就說 你腦袋不能停一下嗎?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生活實驗 六三○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昨天, 我真不想出門; 沒想到, 老師也有其他更急的事; 就這麼巧, 我們都沒有要讓這堂課發生。 而我明白了一件小小的事: 想要的事情是先用想的, 說是後來的事, 目的達到了, 說不說都不太重要了。
Thumbnail
我會不會太得意忘形?說得太過了嗎?的確,自己有時也在反省,剛剛對長輩好像有些沒大沒小,就算他們不懂,就算我知道,也不代表我可以指教他們,我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當,他們不一定要接納,而這種狀況對應年輕人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如果說了一遍兩遍覺得這個人好像對我的幫助不大,基本上就不會繼續說下去了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要是沒犯錯,還真不長記性。 人犯了錯,知錯能改,這叫一般。一錯再錯,知錯還犯,頻頻一直犯,想改,又改不了,這個是常態。 最近接了新業務,頻頻出差錯,雖然已經常常在寫小本本,可經驗這件事,還是真是寫100本都寫不完的。 好不容易學會了什麼,卻又做錯了什麼,好不容易才覺得上手,卻又在低級的錯誤裡來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萬千思緒交雜在一起,最後化為這短短的一句。 就算我再怎麼能說會道,在這種事情上仍是沒有用武之地,畢竟,我的確做錯了。 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實地承認錯誤跟她道歉,然後靜靜地等著對方的處置。 不管是要怒罵還是賠償要求,甚至要打我一頓我都只能乖乖的受著。 乾脆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其實這個問題時常發生,尤其身邊的人包含我自己都發生過幾次,但是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撇除對方刻意貼近的利用,若是我自己貼過去被利用,坦白說真是無言以對,因為說對方不是好像也不對吧?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前幾天因為一些事情 自己很糾結找學姊談 學姊說這就是想法而已,去處理就可以解決,然後我就說確實是也考慮直接行動了,但是又開始有很多的想法,學姊就說 你腦袋不能停一下嗎?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生活實驗 六三○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昨天, 我真不想出門; 沒想到, 老師也有其他更急的事; 就這麼巧, 我們都沒有要讓這堂課發生。 而我明白了一件小小的事: 想要的事情是先用想的, 說是後來的事, 目的達到了, 說不說都不太重要了。
Thumbnail
我會不會太得意忘形?說得太過了嗎?的確,自己有時也在反省,剛剛對長輩好像有些沒大沒小,就算他們不懂,就算我知道,也不代表我可以指教他們,我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當,他們不一定要接納,而這種狀況對應年輕人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如果說了一遍兩遍覺得這個人好像對我的幫助不大,基本上就不會繼續說下去了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要是沒犯錯,還真不長記性。 人犯了錯,知錯能改,這叫一般。一錯再錯,知錯還犯,頻頻一直犯,想改,又改不了,這個是常態。 最近接了新業務,頻頻出差錯,雖然已經常常在寫小本本,可經驗這件事,還是真是寫100本都寫不完的。 好不容易學會了什麼,卻又做錯了什麼,好不容易才覺得上手,卻又在低級的錯誤裡來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萬千思緒交雜在一起,最後化為這短短的一句。 就算我再怎麼能說會道,在這種事情上仍是沒有用武之地,畢竟,我的確做錯了。 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實地承認錯誤跟她道歉,然後靜靜地等著對方的處置。 不管是要怒罵還是賠償要求,甚至要打我一頓我都只能乖乖的受著。 乾脆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