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無與有|上帝的真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聆聽之路 作者:茱莉亞•卡麥隆 Julia Cameron 45分種高密度專注閱書。 找到真理。聆聽寂靜的真理。 以下是劃記⭐和⭕的精簡句子。

摘要:探討了解寂靜對心靈的影響和靈性成長的重要性。書中提到透過聆聽寂靜,我們可以獲得深層次的洞察力和指引,瞭解到「無」與「有」的關聯。卡麥隆引用多位哲人的智慧,鼓勵讀者培養靜心的習慣,體驗到生命中的平靜與連結。教導在生活中找到內在的安寧,聆聽心靈深處的呼聲,並理解真正的自我。 P.257|聆聽寂靜。在英文中「listen」(聆聽)與「silent」(寂靜)這兩個詞,包含相同的字母。學習如何在周圍創造寂靜,以及如何從中獲得洞察。將了解寂靜為自己帶來什麼,以及沒有聲音如何創造連結,而非孤立。 P.258|寂靜。正是透過聆聽無聲之聲,我們才能體會到有聲之聲。 寂靜是上帝的語言。其它一切都是糟糕的翻譯。寂靜需要習慣。

體驗到無聲之聲時,就接觸到了更高的智慧。

我們的思緒飛馳,接著慢下來,在安靜中停息

就在那時,我們開始聽到「心靈深處的呼聲」,這樣的聲音可能實際上顯得非常大。隨著時間流逝,會感覺受到指引,有了方向感,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在寂靜中,我們聽到造物主的聲音。一種極大的平靜占據了所有感官。

習慣虛空時,會發現它一點都不空,反而充滿某種仁慈的「存在」

靠近這種存在時,寂靜變得親切。 P.259|道德經-了解「無」包含「有」時,對虛無恐懼就會消失。 村上春樹:我發現,其實你聽得到寂靜。聆聽寂靜,它很快就會來臨。

不到一兩分鐘,我們就在當下。(世人暢導冷靜)我們體驗到心靈深處的呼聲。

我們在靜心。在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一種偉大戰勝一切

將注意力轉回世間,會發現思緒變得清晰。

在寂靜中度過的時間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

感官活躍又警覺:意識清醒與靈性覺醒。 P.262|靜靜坐著,在能找到最安靜的地方聆聽,就能讓感知發生驚人的劇烈轉變。 停下來聆聽寂靜會帶來平靜,以及一切都有可能的感受,其言為真。 P.264|對於所有的罪惡,有兩種補救措施-時間與寂靜。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寂靜有時是最好的答案。 老子:寂靜是偉大力量的源泉。 禁語的傳統(寂靜),它們直接或間隔喚起了某種更偉大的存在,其中包括正在受苦、迷失的人「沉靜片刻」。 P.275|我與周遭的世界連結。而在與周遭世界連結的同時,我聆聽


18歲那年,第一首打動靈魂深處的流行詩歌歌曲:約書亞樂團-第一版本的「安靜」。符合最原始的特性。真實的自我。自然的自己。與25歲那年,聽見harry mack即興演奏rap,讓觀眾隨機出題,freestyle「寂靜」饒舌出世,靈魂覺醒。

最大的改變|由曾經畏懼寂靜,使得雜念頻繁,擾亂大腦,遇到混亂人類,思維混亂。 從害怕空虛到找回內在強大過程。形式上的失去,讓我回到了虛空裡的寂靜,找回自己的真理,脫離理性感性的限制,得與黑暗面與光明面和平共處,沒有任何一方都不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知上帝
2會員
34內容數
🌊•天然共感人|轉化♻️清醒。 🍃•平靜•平安=天堂•🌟•療癒•💛。 ✨•共感:地球•通靈•夢境+預知。 💝•感同身受•跨越線性|婚姻無任何所求。 🏠•習得正確換位思考|深處連結所有靈。 🌱•靈魂天性講真話•共感強烈|不變•歸於本。 ☀️•每一天•表裡一致|悟道•人.神合一。
真知上帝的其他內容
2025/03/08
老神再在1~4.20250308
Thumbnail
2025/03/08
老神再在1~4.20250308
Thumbnail
2025/02/26
JESUS FASHION FAMILY.無所不在|草屯囝仔 Caotun Boyz - 媽祖 Mazu|Meilan - Freedom (feat. Ali Pervez Mehdi)|LEVISTANCE - 'SHOW ME YOUR GLORY' OFFICIAL |善宇.相信光
Thumbnail
2025/02/26
JESUS FASHION FAMILY.無所不在|草屯囝仔 Caotun Boyz - 媽祖 Mazu|Meilan - Freedom (feat. Ali Pervez Mehdi)|LEVISTANCE - 'SHOW ME YOUR GLORY' OFFICIAL |善宇.相信光
Thumbnail
2025/02/26
JESUS FASHION FAMILY.使徒信經.合一的真.『悟』信仰
Thumbnail
2025/02/26
JESUS FASHION FAMILY.使徒信經.合一的真.『悟』信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欲是體的事,引發分別與爭占。如果「意」以為己是體,意即會用體的方式帶來感受與情緒,侯王即不是守在自己的位置。 你是「炁」,你跟體的互動是專注於呼吸之間的感受。「吸」時感受生命的「喜」悅,「呼」時其意由複雜而專一,如此「神」得以示「福」。依著「德慮安靜定」的功夫,於無中「定名」即是「謀」。
Thumbnail
欲是體的事,引發分別與爭占。如果「意」以為己是體,意即會用體的方式帶來感受與情緒,侯王即不是守在自己的位置。 你是「炁」,你跟體的互動是專注於呼吸之間的感受。「吸」時感受生命的「喜」悅,「呼」時其意由複雜而專一,如此「神」得以示「福」。依著「德慮安靜定」的功夫,於無中「定名」即是「謀」。
Thumbnail
唯有靜止,見到與否無關緊要 唯有輕輕柔柔、舒舒服服地靜止下來, 有沒有看見什麼,都無關緊要,就先這樣練習靜坐。 對練習靜坐感到法喜,並做對方法,不久便會自行看見。 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確,便能得見。 法喜與看見皆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閉上雙眼,用對方法練習即可。
Thumbnail
唯有靜止,見到與否無關緊要 唯有輕輕柔柔、舒舒服服地靜止下來, 有沒有看見什麼,都無關緊要,就先這樣練習靜坐。 對練習靜坐感到法喜,並做對方法,不久便會自行看見。 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確,便能得見。 法喜與看見皆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閉上雙眼,用對方法練習即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