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眼中,你不是寶貝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各書5:11)
  約伯的結局可以證明上帝的慈悲和憐憫?
  先不論肉身的苦難,如果先讓約伯的七男三女死於非命,後來再補生十個,這樣就可以算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那麼我們就只能承認:上帝的標準果然超凡脫俗,上帝的道路果然高過我們的道路。
  當然不是每個基督徒都會有約伯的經歷,要夠「義」才會被上帝這樣玩。不過當我們睜眼看這個世界,這個充滿瘟疫、海嘯、戰爭、N號房、隨機殺人、無數的痛苦和死亡的世界,也可以體會上帝的「愛」遠遠超過我們狹隘的想像。
  當教會雙眼微閉、面帶微笑的喊著「讓我們來稱頌全能慈愛的神!」老亞常常感到遲疑:基督徒真的知道這樣宣稱的時候,隱含什麼意義嗎?
  我們是聽見了那些哀聲,但依然帶著信心宣告嗎?或者我們敬拜的樂聲剛好夠大,可以掩蓋那些麻煩的雜音,不要干擾我們對上帝的美好想像?
  當我們宣告神的全知全能時,代表上帝對這個世界必須負全責;檢視這個世界的模樣之後,不得不說上帝是有那麼一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
  但是,對於虔誠的信徒而言,這一切都不能動搖對上帝的信念。因為這世界並沒有獨立於上帝之外的標準,可以用來論斷上帝。公平是什麼?上帝的作為就是公平。慈愛是什麼?上帝的作為就是慈愛。
  所以除非我們放棄神,不然我們只能說:在這一片哀鴻遍野的世界中,存在著某種公義和慈愛,但是人類無法理解,更無法為其辯護。我們有限的腦袋中想出來的理由,只會把上帝描繪成某種冷血的暴君而已。
  再進一步說,只要還講得出意義或理由,可能都只是在「玩賞」苦難而已,而非真的進入奧秘之中。
  最好的例子,就是神的愛子,耶穌基督。
  對於老亞這種教會老油條而言,每年都過復活節,又無時無刻不被提醒神的寶血洗淨人的罪,對於耶穌的死好像就失去了悲傷或憤慨的理由。「反正他會復活嘛」、「基督必須受害嘛」、「預言必須應驗嘛」。
  於是耶穌之死就好像瑪利歐掉到岩漿裡一樣,何足惋惜?
  為老亞愚頑的石心著想,我們可以試者揣想在耶穌還沒復活之前,他的死對於門徒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
  彌賽亞被這個世界殺死了。
  外來的統治者無意主持正義,為了維穩,判一個無辜的人死也不算什麼。宗教領袖寧願出賣神的兒子,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壟斷宗教的腐敗勢力。神的選民喊著要釘死耶穌。門徒呢?沒有人敢為多年來朝夕相處的師傅挺身而出。
  公義在哪裡?慈愛在哪裡?大能在哪裡?榮耀在哪裡?上帝在哪裡?
「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
一片寂靜。
  我們今天習慣的苦難都是好結局故事的配菜,耶穌的死就是為了復活,於是他死前的呼喊對我們來說也不過是一句台詞,還顯得有點矯情:「過幾天你就活蹦亂跳了,忍耐一下就好,有必要這麼戲劇化嗎?」
  「可是耶穌的確復活了啊!」
  這恰好讓依舊期望在這個世界就可以「逆轉勝」的人汗顏。
  父神為順服至死的愛子所預備的,是什麼?是討回公道嗎?是對那些嘲笑耶穌不能救自己的人顯現,然後逼他們承認自己的褻瀆嗎?是執掌地上的國權嗎?立刻掃除那些腐敗的宗教領袖嗎? 「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
  但是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耶穌被上帝苦待的結果,讓我們看見了真正得勝的道路,是他的道路、苦難的道路;而忍受苦難之後得到的榮耀不是這世界上的榮耀,而是天上的、永不朽壞的。
  然後他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以至於我們在忍受看不到意義的苦難時,已經無可指望了,怎麼想都應該要放棄了,卻因著信仍然有指望。
  這是祝福嗎?比較像咒詛吧!上帝為他的寶貝們預備的是什麼?讓我們看見難以言說的痛苦,甚至親身經歷到,卻不能豁達地宣告「這世界沒有神」,不能享受絕望的自由,而要我們僅僅因著信,繼續在有限之中等待永恆。上帝就是這麼可怕。
  復活的基督對彼得提出的挑戰:「你愛我勝過這些嗎?」對於現今的我們依然像一把抵在脖子上的利刃。
  人和大部分動物不一樣,知道自己會死,但是大部分人活下去的方法是忽視這個事實;基督徒和人不一樣,不只知道自己會死,還知道自己會復活,這個事實對我們的生命又有什麼實質影響呢?「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哥前15:19)
「耶和華啊,求你用手救我脫離世人,
脫離那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
你把你的財寶充滿他們的肚腹;
他們因有兒女就心滿意足,
將其餘的財物留給他們的嬰孩。
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
我醒了的時候,
得見你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
(詩篇17:14-1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61內容數
基本一周一篇,我個人對於基督宗教、聖經、台灣教會文化等等議題的個人心得,文責自負。如標題所示,有些內容對於傳統好基督徒來說可能太過辛辣,請自行斟酌服用。若你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把這系列文當作逛動物園,體會一下這些人在想什麼、經歷些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老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超乎所求所想=失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其實上帝對你沒什麼計畫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反正久了他們自己就消失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教兒童主日學不用備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設計師與業主的萬年爭執:我的紅色不是你的紅色—每個人眼中看到的顏色不一樣?一般人眼感受色彩的細胞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因此一般人的彩色視覺又稱「三原色視覺」。 單一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種深淺不一的顏色變化,雙原色視覺可以看出100 X 100種,約是1萬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覺則增加到100萬種顏色。
Thumbnail
avatar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
2021-02-03
孩子,你是我們的寶貝 ~孩子是霸王?也是天使?   親愛的孩子,由懷胎十月,生產,育嬰,成長,上學了,一路走來,大家都有滿滿的媽媽經,有喜悅與挫折,讓我們來回顧~小小孩的成長歷程😍 酸甜苦辣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與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歷程~~霸王與天使篇~  
Thumbnail
avatar
凡昕老媽
2021-01-07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如何在期待中成長 「貓的孩子」在表現上絲毫沒有討好之意,意圖呈現生命的實相,但我認為它並沒有撕裂親子關係的意思,表現更多的是渴求被了解的疾呼,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想要獲得所愛的人(在此處為母親)的同理。
Thumbnail
avatar
消極心理師的人生改裝工程
2020-12-05
掀開女兒記憶中的潘朵拉之箱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茉莉的最後一天》《中》在上篇,林媽媽看完茉莉最後一天的記憶後,嚇出一身冷汗的她,心中已有定見 — 害死茉莉的,一定就是他! 而那個他,究竟是誰? 信箱中又出現剪報了,這次的內容跟上次收到的剪報一模一樣。 一樣的卡其制服、一樣騎著單車遠去的少年背影。 反覆投遞剪報的少年,會與茉莉的死有關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Thumbnail
avatar
邱婷鈺
2020-12-02
你的正義不是你的正義──從近期精神障礙相關刑案中探討司法判決與社會期待落差的根本(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20-10-20
你的寶石不是你的寶石:《復仇者聯盟4》讓我想起的冷知識(無雷)「沒看過OOO,我看得懂嗎?」 老師替你整理3個不涉及角色互動劇情的「知識」(無雷) 知道這些,你才會看得更有感覺!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4-24